可要怎么来分化他们,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与其提出来被对方拒绝,不妨做的更疯狂一些。
咱们来换太子。
京师的文官、武将几乎都已经都在太子的身上下注了,重新洗牌的工程量,就问你们愿不愿意再来一次?
当你们面临站队问题的时候,会不会又是血雨腥风?
你们愿不愿意用自己的身价再赌一次?
自己不慌,让子弹再飞几天,到那时候自己再提出什么要求出来,抵触情绪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开创理论,即你说这间房子太暗,必须开一扇窗,其他人大概率是不同意的,但你直接站出来说要拆掉屋顶,他们便会过来调和,当有人提出来开一扇窗户的时候,大家都会同意。
而朱常淦的手下写着纸条上写着:
“朕欲欲减陕西、山西、河南……之赋税差役,除正粮九方石之外,辽饷,均输,剿饷,全部免三年。与此同时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江浙、南直隶……数省来承担。”
他看了看,哪怕已经够努力模仿了,但还是和崇祯的字相差很大。
然后便扔在火上烧了。
除此之外,朱常淦要利用这次机会,进一步的分化文官集团,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是有间隙的。
毕竟只要有利益分配,就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一锅饭里面,就有吃的多的,就有吃的少的。
那自己就在这缝隙之上,再狠狠的砸上一拳。
让他们彼此防备,让他们奔走,让这些朝廷的大员不再那么稳如老狗,自己的诉求也就达到了。
更何况,南直隶、江浙一带得乱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将匪患给赶过去。
等王承恩从外面回来,却见这货小心翼翼的回道:“皇爷,皇后娘娘在外面候着。”
“她来干什么?”
“宫里……都在传皇爷要换太子的事情,皇所以……”
“不见,让她回去好好给朱慈烺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满脑子大明祖制,圣人之言,胳膊肘往外拐,调炮往里揍的主儿,即便成长起来了,也是如崇祯一样的货色。
“朕这是为他好,这叫言传身教。”
就在此时,突然脚步声响起,“急报,急报,八百里加急……”
朱常淦和王承恩两人此刻不约而同的站起身,看向乾清宫门的方向。
只见一个锦衣卫策马来到宫门前面,然后一个小黄门快速的接过来,小跑着往里面送,一边跑,一边喊道。
所有的宫女、太监们纷纷侧目,并让开位置。
王承恩第一时间赶过去,接过来展开,放在皇帝的面前,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小字,但朱常淦却只看到了一些关键字眼:
“满清贼首皇太极哀毁过度,情志不舒,痰火上攻,血热上涌,头昏眩而归天了……”
皇太极提前下线了?
朱常淦之前和豪格所说的那些话,全都是在诈他,自己压根就没有一点的把握,只因为他曾经在一些史料上见过几个字眼,“崇德二年,七月丙午,圣躬违和,率皇后诸妃于申刻出德盛门,幸安山温泉……”
这个原本应该是在六年之后才死的人,如今竟然真的死了。
看来此次满清入关之战,对他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朱常淦很快又看了一遍,上面写着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的斗争彻底陷入白热化。
随即猛地将这张纸排在了桌子上,喊道:“好,此乃天赐良机,命令军机处进入战时状态,四大营即可起兵,北伐蒙古!”
……
盛京,
因为皇太极“走”的太过突然,没有确立下一代继承人,以至于朝局震荡。
以多尔衮和豪格为首的两大人选,斗争异常激烈。
满清所有的王爷、重臣,无一例外,全都被裹挟进了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争夺漩涡之中。
正蓝旗和两白旗甚至一度出现了剑拔弩张的危局。
宫廷之内更是火药味浓郁,所有人都防范着,紧张着,稍微不小心,便可能擦枪走火。
肃王府中,豪格攥着手指不断的走了走去,眉头紧锁,面色难看至极。
“怎么可能?”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如今皇阿玛殡天,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引发如此境地只是一方面。
他更大的震惊则来自于明朝皇帝。
对方是如何知晓皇阿玛病重的?又是如何知晓多尔衮夺位之心的?
为什么自己作为满清的肃亲王都不了解的事情,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皇帝却知晓?!
不仅如此,自己在夺大位的过程之中,可能会稍稍占据优势的事情,对方也早早做了预测。
两黄旗,两蓝旗,正红旗都或明或暗的支持自己,而多尔衮那边则主要来自于两白旗,镶红旗摇摆没有站队。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一切都与大明皇帝说的一致无二。
他为什么想让自己上位?是不是自己上位对大明朝更有利?
想到这背后一层层、一环环的时候,豪格背后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他有种被人捏在手心、按在水底的感觉,黑暗封闭,无法喘息……
他甚至都想放弃争夺皇位。
可在下一刻,自己的脑海里面突然又想起了大明皇帝说的另外一些话。
“若你此次失去荣登大位的机会,不用几年便会被多尔衮给下狱致死,且你死后,福晋为多尔衮所纳……”
不行,还是得争!
……
ps:看到书友说红娘子这就完了,下线了?
她没有下线,这条线才刚刚开始,前面只是铺垫了一下,后面才会慢慢展开。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