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9章 崇祯受困
襄阳府,崇祯终究还是说服了襄王爷,然后带着护卫,准备一同进京了。
因为一路上两千里的艰难跋涉,所以襄王朱翊铭让人准备的东西许多,除了夏天的东西之外,他还让人准备了秋季和冬季的衣物。
箱子、笼子、麻袋……各种各样的东西堆积如小山一般。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准备给皇帝的礼物,以及拜见朝中一些大臣所需的物资。
林林总总,一个下午的时间,队伍又壮大了许多,多了五十匹马,赶得上一个商队了。
“护卫营千户吕庭诲拜见王爷、世子,已经准备好了。”一个穿着护卫衣饰的人进来,猛地抱拳行礼道。
来人正是王府的护卫头领,千户吕庭诲。
太祖制,每王府设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百户五人人。
可如今,襄王府只有象征性的一个千户,一个百户,另外有护卫74人,拢共加起来76人。
“起来吧!”崇祯摆手让吕庭诲起来,“听说你还雇佣了一些民间的人手?”
“回世子,如今大明并不太平,所以就雇了几十号人。”
上次襄王朱翊铭说过将护卫交给崇祯来管理,所以吕庭诲主要向崇祯汇报。
崇祯还没有说什么,却听着襄王朱翊铭说道:“多带一些人也是好的,我们这一次走的太远,路上还是小心一点好。”
吕庭诲回答道:“王爷说的是,所以我让他们在襄阳城外等着,也不曾让他们知晓王爷和世子的身份。”
“……”崇祯看着哄哄嚷嚷的队伍,沉默了半天,却终于没有说出来。
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这一来一回,谁知道要多长时间?”襄王朱翊铭摸着襄王府庭院里面的一颗玉兰树,“今年许是看不到它开了。”
良久,听着前面的吕庭诲大喊道:“走了,出发了!”
为了不耽误儿子的考期,襄王襄翊铭深吸一口气,钻入了马车。
毅然决然的出发了。
……
通州,多尔衮在接到皇太极的命令之后,终于动了起来,他们朝着山东方向动了起来。
他们没有选择再次朝着京师的,即昌平、平谷、宝坻、巨鹿的路线,而是直接冲着着宝坻、天津的方向冲了过来。
他们的动向第一时间就被锦衣卫察觉到并且报给了曹化淳。
曹化淳听着锦衣卫的汇报,不由点了点头,“竟然真的如陛下所料,他们竟然真的没有退?反而继续南下?”
在军机处,皇帝曾和他们说,“人最难接受的就是自己的失败,特别是之前一直胜利的人,他打一次败仗之后,不会那么容易服软,而这正是你们的机会。”
扭头看着营帐内的地图,“告诉卢象升等人,让他们不要与八旗骑兵正面交锋,只要缠住对方即可。”
他现在不担心京营、勇卫营、白杆兵的战力,唯一担心的是其他各部的边军抢先与清军交手。
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士气,不能因为他们胡搞而掉下去。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和自信。
对于这一点,他也只能尽力的避免,因为满蒙骑兵一向以野战凶狠著称,一旦被他们发现战机,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李邦华此刻也看着地图,“督师,还是要到德州再开战吗?”
曹化淳点头,“对,等包围圈再缩小一些。”
德州,
孙承宗和兵部尚书杨嗣昌都将这个城市视作清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传令让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
然而军队刚刚开拔没有多久,锦衣卫就再次来报。
“报!天津的七千兵马和清兵遭遇了。”
……
领着天津七千兵马是副总兵武景泰,由5000步兵和2000余骑兵组成。
当听说是要和满清鞑子打仗的时候,他是极度不愿意的,所以一路上拖延不前。
当听闻探马回报,说是清军朝着天津方向前来的时候,惊的他头盖骨都差点被掀开。
“快,回撤!”
可他们大部分是步兵,怎么能跑得过满清鞑子的骑兵,仅仅一个时辰之后,就被追上了。
“这才是我们印象里面的明军嘛!”多尔衮旗下的白旗的固山额真,额尔赫狞笑着吼道:“儿郎们,给我杀!”
他们几次入关,明军看到他们无不望风而逃。
即便偶尔遇到顽强的抵抗,也是零星的,少数的,对于这种人,他们就只有一个宗旨。
那就是杀!
破城之后,屠杀殆尽。
“杀~~”随着这位固山额真的一声令下,他手下的七千多骑兵如洪水一般朝着明军淹没了过去。
奔逃的明军压根就不敢和满清鞑子正面交锋,以至于鞑子毫无压力。
战场极其的惨烈。
“嘶哈!”
“杀!”
额尔赫简直太喜欢这种纵马驰骋,杀敌的感觉了,当弯刀扎入敌人身体的时候,那种感觉尤其的美妙。
在通州憋了三天,他们的怒火终于得到了宣泄。
一个个明军倒地。
“大明的军队的火炮和?”
“能打一百多步的火铳呢?”
“岳託贝勒不会是吓唬咱们的吧?”
“……”
……
曹化淳就在清军鞑子后面几十里处跟着,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大骂:
“蠢货,他们早就从天津出来了,两天时间只走了四十里?”
如果按照定好的计划,天津的7000多人应该早已经赶到通州与曹化淳他们汇合的。
“呼~”
好半天曹化淳才缓过劲来。
不得不说,指挥勇卫营、京营和白杆兵之后,他竟一时之间忘记了大明朝的边军到底烂成什么样子了。
“卢象升他们到哪儿了?”
“他们已经到牛栏山了。”秦良玉回道。
李邦华沉吟了一番,“相差一百多里,我们要不要先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