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的事情处理完了,夏先衍召集起来众人,准备启程。上次匆匆在观星台被调回,这次第一站还是观星台,之后的行程就选在了洛京。 夏先衍重返观星台灵源基地,冯鹏先已经从这里离开了,毕竟作为一个中州军区的司令他需要统筹全局。 再一次来到这里,发现核心之地的云雷纹并没有扩散,稳定在了这片区域,只是变得更加逼真了,仿佛在地面活过来一样。 几座重要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已经被灵源修复完成,尤其是观星台,既保留了历史的沧桑感,又得到“翻新”修复,完全不见之前的破败的模样。 因为是白天,夏先衍只是在观星台下看看了,并没有登上去,这是最开始悟到修行功法的地方。 时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只是少了那个凭自己能力顿悟觉醒灵觉,抓住机会的王富力,也不知道他修行的怎么样了,看他的报告感觉这家伙挺悠闲的,看出来他很喜欢这个工作。 夏先衍想了想自己整天忙的脚不沾地,突然有种想给他加加担子的恶趣味。 在这个基地转了一圈,发现除了灵源将景区覆盖,其他的变化并不大。挨着镇子的一侧有一片区域已经对外开放,或许是白天,来的人并不多。 没有新的发现,夏先衍也说不上来遗憾什么,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惊喜的感觉了。或许看着灵源的不断出现,新鲜感已经过去了。 离开观星台灵源基地,一行人赶往了洛京。 洛京是一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华夏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一字排开,“五都荟洛”、世所罕见。现有龙门石窟、大运河、丝绸之路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54项),中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46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9000余处,各类特色博物馆、纪念馆102家,馆藏文物60多万件(套)。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都诞生于此,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测量仪器——地动仪发明于此。 华夏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一部农业科技专着《齐民要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等均着作于此。 洛京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洛阳是河洛之源、客家祖地,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 也正是因为洛京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因此这里灵源诞生的比较多。代表东周王城历史遗迹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龙门石窟、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以及邙山翠云峰。 夏先衍一行人到达洛京后先去了邙山翠云峰,至于为何先去这里,是因为昨天跟曾老此行的时候,有人托曾老跟他联系,到翠云峰的道观里见一位道士。 当初邙山翠云峰有上清宫、下清宫、玉清宫、吕祖庙(俗称吕祖庵)等诸多宫观,建筑群规模宏大,上了邙山就能看见。这些道观仅下清保存完好,上清已破败些许,玉清已经被毁。 上清宫,位于中州洛京洛京老城区G310(邙岭大道)邙山翠云峰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座以“宫”命名的道观。 因道家鼻祖老子与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修道而被尊为“道源”、“祖庭”。 上清宫原为隋炀帝时期所建的老子祠,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建为上清宫,是当时的国家级建筑,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以“上清宫”名字出现的道教名观。 后相继改名为太微宫、玄元皇帝庙、太上玄元皇帝宫。宋朝时期,宋太宗仿建洛京上清宫于汴梁城,继而普及全国。 金元时期荒废,后多次重修,民国时亦曾整修。抗日战争期间惨遭日军炸弹破坏,仅翠云洞和洞上平台、三间五脊歇山顶老君殿幸存。 下清宫位于洛京市老城区状元红路邙山翠云峰森林公园,原名青牛观,是老子炼丹拴牛的地方,老子在此拴了青牛后,步行上山到位于翠云峰上清宫处炼丹,青牛就在此等候老子。后人为纪念青牛,在此建观,所以下清宫又名青牛观。 夏先衍来到翠云峰后,并没有直接去找那位道士,而是先在这里调查灵源诞生后造成的变化。 他们先去了山脚下的下清宫,道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而不失雅致,红墙灰瓦显得格外醒目。道观大门两旁的青牛,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 走入山门,下清宫的全景映入眼帘。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香火味与松木清香交织的气息,让人心神宁静,杂念顿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此刻,道观中正传来阵阵诵经之声,唱诵玄门早课经。 进门口处左右两侧分布着鼓楼和钟楼、还有侧殿和孔子问礼台,前方是混元洞,洞内香火鼎盛,供奉着道家至高无上的神只——太上老君,即华夏所熟知的老子。 沿着混元洞前的台阶缓缓而上,一座雄伟的大殿映入眼帘——这便是下清宫最高端的三清殿。殿内供奉着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只——上清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他们的神像庄严神圣,是道家信仰的至高象征。 三清殿前香烟缭绕,殿内三清尊神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面容慈祥,宝相庄严,金光闪闪的神像与周围古朴的装饰相得益彰。 翠云峰所诞生的一处灵源就在这座道观之下,夏先衍运用神识探查发现,这里的灵源与之前的有所不同,它是由道教文化所诞生的。 进入这座道观后,夏先衍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异样感觉,仿佛冥冥中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在默默关注着此地。 然而,他环顾四周却并未察觉到任何异常之处。于是,他向身旁的人询问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结果得到的答案皆是肯定。众人皆觉得宁静祥和的下清宫似乎受到了某种未知力量的庇佑和守护。 夏先衍定了定神,尝试去感应自己识海中的华夏守护之灵,但并未感受到任何异动。至此,他才稍稍放下心来。或许真如自己所想那般,这里确实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华夏守护之灵的神秘存在,只不过由于其力量相对微弱,所以暂时还无法显现身形罢了。夏先衍对这一处奇妙的灵源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期待。 想到此处,他觉得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参拜主殿的三清尊神。待进入殿内,他方才惊觉供奉于此处的三清尊神神像之上竟泛起丝丝缕缕若隐若现的灵光。 他赶忙轻声道了句“失礼”,随即便将自己的神识悄然投注于神像之上。刹那间,一股强烈的震撼涌上心头——原来,这三清神像竟然与灵源之间凭借着浓郁的灵气构筑起一条神秘莫测的通道!更为惊人的是,源源不断的灵力正透过这条通道源源不断地滋养着神像。 他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端详起这座神像来。渐渐地,他察觉到神像似乎发生了某种微妙的改变。夏先衍心念电转,迅速掏出手机,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下清宫”三个字,很快便找到一段关于此宫的视频,并从中截取到当初所拍摄的三清尊神神像画面。 经过一番细致比对,他惊愕地发现眼前所见之神像的容貌已然和视频中的大相径庭。此时此刻,一种难以言喻的异样感受在心底油然而生:或许,唯有此刻呈现在眼前的,方才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三清尊神法像吧! 弄明白了缘由他领着众人拜了拜,之后又重新看了其他神像,果不其然,这些神像或多或少也都产生了一些变化。 满心疑惑的他随即向此间的工作人员探询此事,但得到的答复却令人颇感意外——那些人对此浑然不觉,仿佛根本未曾留意到任何异常之处。 李风禾捋了捋额头的碎发,若有所思地开口说道:“会不会是因为他们每日都与那神像接触,不知不觉间便受到了影响,潜移默化接受了新的神像形象?” 夏先衍听完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嗯,或许正是如此。那些时常前来参拜祈福之人,同样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纳了这变化后的神像形象。正因如此,众人并未察觉到其中有任何异样之处。” 随后,一行人走出了下清宫,踏入了翠云峰。沿着公园里主路前行,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只见山中的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宛如一片茂密的绿色海洋,将整座山峰紧紧包裹其中。这片生机勃勃的森林仿佛充满了无尽的生命力,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此处的植被呈现出一种反常的生长态势,不受季节更替的束缚。似乎每一处灵源之所,冬季来得格外迟缓,而春天却早早降临。若非还有些落叶乔木点缀其间,恐怕这里将会四季常绿,始终保持着青翠欲滴的姿态。 翠云峰上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翠云阁,站在翠云阁上,可以俯瞰洛阳城区,是"邙山晚眺"最佳的观赏地点。 翠云峰上修建的翠云阁与定鼎门、应天门、明堂、天堂的风格保持一致,互为呼应,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最北端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整体设计采用唐代建筑风格,一共9层,高59.9米, 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 这座翠云阁乃是十余年前方才新建而成,故而尚未有灵源在此诞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两端的灵源不断蔓延扩展,并最终相互交融汇聚。假以时日,此处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灵源的中心位置所在之处。 过了翠云阁继续前进,山里面倒是没有新的发现。随后夏先衍联系了那位道士,他此时正在上清宫等待众人的到来。 上清宫坐落在邙山翠云峰的北端,占据着洛京北郊的制高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邙山翠云峰边缘。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资料上对这里的描述简直就是轻描淡写!这哪里是什么破败呀,简直就是一片荒芜!远远望去,那曾经辉煌无比的老君殿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小殿,仿佛是被时间遗忘的弃儿。而原本应该宏伟壮观的上清宫,此刻也萎缩成了微不足道的一小片建筑,甚至比起下清宫来都要逊色许多。 就在夏先衍一行人愣神的功夫,一个身着道袍的身影出现在前方。他步履轻盈地朝他们走来,很快便到了跟前。这位年轻的道士先拱手施礼,礼貌地开口询问:“敢问各位可是夏部长及其随行人员?” 众人定睛一看,不禁暗自赞叹。眼前的这位年轻道士身形高挑,笔直如松,恰似屹立于山巅之上的青松一般傲然挺立。他面庞清秀,五官精致,面部线条柔美却不失刚毅,轮廓匀称协调,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那双眼睛犹如深邃的夜空之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星星,熠熠生辉;高挺的鼻梁则为整个面容勾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为整张脸庞增添了几分俊朗之气;薄唇微抿,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 身着一袭素色道袍,衣袂飘飘,随风而动,透出一股不染尘埃的仙逸之气。往这一站年轻的道士有着一股不属于这个年龄段超凡脱俗的气质。 夏先衍点了点头,“我就是夏先衍,你是那道长的徒弟吧,可真是玉树临风的美少年!” 这位年轻的道士闻言,脸色瞬间泛起一抹红晕,略带尴尬地解释道:“夏部长,你有所误解,其实……我便是那位道长本人。” 夏先衍不禁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歉意的笑容,轻咳两声说道:“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啊,道长莫怪。曾老先生未曾提及您的年纪,只是简略地描述了一下您颇具特色,说是一见便能认出。如今看来,的确如此呢。”说着,他又仔细端详了一番眼前的道士,由衷赞叹道:“嗯,确实很好辨认。” 年轻道士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唉,曾老还是那般喜爱戏弄他人啊。都怪我的容貌过于稚嫩,实在难以让人不产生误会呀。”言语之间,流露出几分自嘲之意。 “道长的长相太显年轻了,很难不让人误会。“ “哎,没办法啊,时间长了都习惯啦!,走,咱们还是先去弄清楚上清宫灵源到底是什么状况吧!” 说话间,两人便已迈步前行,夏先衍在前,道士稍微落后半身距离,绕过老君殿径直朝着上清宫走去。而王言、孙嘉以及赵绍铭三人,则稍微放慢脚步,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前方二人。落在最后的,则是李风禾、历忱雨和石韫玉他们三个。 这时候石韫玉拉近两人,悄悄的说道:“哎,这道长是不是一位驻颜有术的老人家,就是那种通过修行,将容颜一直保持着十八岁的模样。” 正在前方带路的那位道长,将石韫玉的这番窃窃私语听得一清二楚。只听他的声音悠悠传来:“小姑娘啊,贫僧今年恰好正值而立之年,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般年老哦。” 听闻此言,石韫玉惊呼道:“啊,道长可以听到我说悄悄话啊!” 那位道长微微一笑,回应道:“呵呵,姑娘啊,我不聋,哪有你这样大声说悄悄话的即便是再远点我也能听到。” “嘻嘻,道长你一直的容貌一直没有变化吗?”石韫玉娇笑着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没有,我少年的时候还是很正常的!” “也是现在这样?” “对啊,很正常吧!” “呃,是挺正常的,风度翩翩少年郎。” “谢谢夸奖!” 这位容貌年轻的道士,其俗世之名唤作李钟山,道号青山,金陵玄武区人, 乃是一名历经拜师传度之礼的正统道教正一派道士。 平日里,李钟山与人交往时更倾向于让他人以本名相称。此次云游至此,行至邙翠云峰之际,竟意外觉醒了灵觉。 正好跟夏先衍他们差不多的年龄,加上可以聊灵源与灵气修行的话题,李钟山像是憋了好久没说话似的,绕过上清宫宫门,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跟夏先衍一行人聊了起来。 夏先衍他们难得遇到可以自悟的天才,虽然没有功法可以修行,但是李钟山凭借自我顿悟,修为超过了历忱雨等人。 启灵境这一境界比较特殊,不用修行功法一样可以吸收灵气修行。所以可以通过紫府之内修炼灵气的多寡来衡量修为。 在闲谈之际,李钟山亦将其中原委一一道出。自从他觉醒灵觉以来,便误以为自身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以至于突然间开窍、大彻大悟。他跟师父说的时候兴奋过头了,有些得意忘形,于是就被师父敲打了一番,然后告知他这是觉醒灵觉。 李钟山的师父是燕京东岳庙,在燕京灵源开始大范围有诞生迹象的时候,御灵部与几处有灵源诞生端倪的道观道长打好了招呼,所以这些道长也了解了灵源与修行的基本情况。 李钟山刚告诉他师父后,东岳庙的道长就急忙联系了御灵部,正好东岳庙的道长与曾庆真是好友,正因如此,才促成了后来夏先衍返回洛京后首站选择前往邙山翠云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燕京东岳庙位于燕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141号,整体院落坐北朝南,由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主祀东岳大帝。燕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教大宗师张留孙与弟子吴全节自元延佑六年(1319) 募资始建,至治三年(1323)竣工,初赐名东岳仁圣宫。 聊到尽兴处李钟山忽地猛拍一下自己的脑门儿,想起了夏先衍来这里的目的,这才回到了上清宫。 东周时期,老子李耳在洛京北邙翠云峰上清宫之地炼丹养生,创立了道家思想,被认为是道教的始祖,上清宫因而成为道教的发祥地。 张陵修道:继老子之后,中国道教的开山祖师张陵也来到上清宫之地修炼。张陵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辞官后北上洛阳,在翠云峰住了下来,一心修炼。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正一道”,成为道祖。 进入上清宫后,这里虽然小,但是已经没有了视频上那种破败之象,在灵源的滋养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的神像也拥有了些许灵光,与下清宫若有若无的有着某种联系。 出了上清宫,夏先衍转头对身旁的李钟山言道:“走吧,再陪我们于这邙山翠云峰周遭转转,顺道我也好将功法传授予你。” 闻听此言,李钟山赶忙抱拳施礼,口中连声道谢:“多谢了。” 夏先衍见状,不禁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怎么又客套起来了!” 李钟山却是一脸郑重其事地回应道:“虽说咱俩可谓一见如故,但于礼数之上,该道谢时还是理应道谢的。否则,平白无故得了这等珍贵的修行功法,我着实学得心中难安啊!” 说完他回头看了一眼上清宫继续说道:“其实最主要的是,不知为何,我总有种错觉,仿佛自家祖师爷已然显灵,正默默注视着我呢。” 夏先衍只是会心一笑,并未向其透露真相,李钟山这跳脱的性格,得知真相后,真的敢去叨扰他家祖师爷的尊神法象。 李钟山是一位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或许正是这种率真的天性让他可以得到此地守护灵的认可。 李钟山选择了功法《斗极心经》,谁也没有料到,自此而始,华夏文明开辟了第三条修行之路,这一条新的修行之路与道教息息相关。喜欢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