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越说越气,脸上的横肉都跟着抖动起来,“他这般肆意妄为,眼中还有我这个大将军否? 再有那董重,仗着董太后的权势,处处与我作对。 此次又欲凭借督战的由头安插人手,简直是不把朝廷规矩放在眼里!” 贾诩见何进情绪激动,适时递上一杯茶。 轻声劝道:“大将军请息怒,为今之计,生气无用,还需从长计议。” 接过茶杯,何进猛灌一口,稍稍平复了些情绪。 看向贾诩问道:“文和,那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贾诩目光一凛,说道:“何公,如今虽袁家与阉党于此事暗通款曲。 但还不敢真就与阉党为伍。至于董太后一党,虽在一旁虎视眈眈,但无实权从属。 现如今须对他等,分而治之。首先,袁家看重利益,何公可许以更大的好处。 让袁家在关键时刻保持中立,至少不能再与阉党联手。” 何进微微点头,示意贾诩继续说。 “其次,”贾诩顿了顿接着道:“对于董太后一方,其所借助者乃十常侍曹节也。 大将军不妨借殿下与冯芳之事,扳倒冯芳,去曹节一臂。 另外,再借此机会抬高大皇子于朝堂中的威望,打压董太后。” 贾诩说到这,又顿了顿,看何进听得专注,点头表示认可。 于是故弄玄虚的继续说道:“属下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完,拿起茶杯,皱眉慢慢喝了起来,那表情像是在沉思纠结,又像是在等何进主动开口央求他说一样。 见贾诩这样神情,听到关键处的何进迫切想听完他所有的意见。 便忙不迭的对贾诩说道:“如今你我都为一家人已。 何来的当讲不当讲,文和先生但说无妨,本将军洗耳恭听便是。” 贾诩要的就是何进的态度,重视他的态度。 缓缓放下手中茶杯,对何进说道:“大将军勿怪属下。 全因属下要说之事有些大逆不道,故而需得到大将军事先赦免耳。” 何进又一次肯定说道:“文和先生但说无妨,无论何言,本将军皆不怪罪先生。” 贾诩这才缓缓开口说道:“属下为大将军谋,主要在殿下耳。 观灵帝每日沉沦酒色,身体已大不如前。 大将军如今只需帮助殿下造势,为其铲除异己,为殿下铺路。 待陛下驾崩之时,什么阉党,董太后一党,袁家皆不足为虑也。 整个朝堂也会对大将军马首是瞻,到时大将军可助殿下重整山河。 剑锋所指,可讨伐不臣,使天下归心,皆赖大将军之功也。” 卢植在一旁补充:“文和所言极是,大将军手握重兵,又有众多智谋之士辅佐。 若全力扶持大皇子,来日必能令江山社稷重兴。 只是当下要分化各方势力,还需小心谨慎行事。” 何进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急切:“文和先生智谋虽好,然具体该如何行事? 比如,如何方能尽快扳倒冯芳,让曹节有所忌惮?” 贾诩微微欠身,神色恭敬却透着自信:“大将军。如今可派人暗中调查冯芳是否有贪赃枉法等罪行,若有查得,那冯芳当插翅难飞也。” 何进眉头紧皱,追问道:“本将军也知冯芳乃攀龙附凤之辈。 前日为结交拉拢袁家,更是将女儿嫁与袁术为妾。 只是冯芳为大司农,不受我等节制,此等隐秘之事该如何查得?” 贾诩面露微笑,语气却是郑重严肃:“不瞒何公,属下平日喜爱玉器珍宝。 常于街市处流连观赏,也因此结交一人。 此人偶然间与属下提及过冯芳,言其总于他出贩卖珍宝以换钱财。 据他言说,有些看似是宫中之物,不知若是在冯芳再去售卖时,何公带人将其当场捉拿,可定其罪否?” 这时,卢植想起一事,说道:“何公,卢某也曾于少府鲍丹处听闻过。 那冯芳为陛下修缮宫中楼阁时,鲍丹查阅材料账目,所提供的多有盈余。 至于那些盈余之材料后来所归何处,因职责不同,少府鲍丹也未知晓。 因其次数过多,心有疑虑,偶然向卢某提及过。” 听闻此事,何进猛然醒悟,说道:“若是真如卢公,文和所说。 前后对照来看,其冯芳必是私贪宫中之物售卖,中饱私囊无疑。 待明日,本将军便寻少府鲍丹以问之。文和先生可替本将军盯紧冯芳。 他何时再会去街市售卖赃物便可。” 听到何进按着他给冯芳设计好的断头路执行。 贾诩嘴角处不不经意的微微上翘了一下,随即压下奸计得逞的雀跃。 很恭敬的向何进拱手行礼,说道:“全凭大将军裁断,诩听命行事便可。” 卢植也在一旁说道:“何公明断,冯芳之事虽有议定。然而如今殿下还在受困中,不知何公可有打算?” 何进听完卢植提起前几日刘辩被陛下追查之事。虽然几日来,何进也没少与身边的这些谋臣商议。 但终究都说跳不开阉人赵忠这一关,何进最近也是在为此事发愁。见卢植提起,何进不由自主的就将目光移向贾诩。 但他不确定贾诩对这件事了解多少,于是问道:“文和先生对于此事可有谋划?不妨试说一下。” 贾诩故意说道:“属下对此事也算有耳闻,然诩如今终是草民。对当场之事知之不多,略有愚见,还请何公明断。 属下听闻起因,是那袁家嫡子袁术与殿下当街对峙。被殿下怒斥,之后怀恨在心,便挑拨冯芳诬陷殿下。 其中不难看出,中间推波助澜者乃袁术借助袁家嫡子身份。请其叔父袁隗协助阉党曹节行事,这才有此困局。 要想破局,还需给予袁家好处,稳住袁家,使其不再从中作梗。只需让袁家观望便可,待冯芳下狱之时,曹节为自保。 阉党必会默不作声,殿下之困自解也。” 何进又问:“那文和先生,袁家那里,许以何种好处,才能让其保持观望?” 贾诩思索片刻,娓娓道来:“袁家世代为官,最看重家族荣耀与子弟前程。 而且嫡子袁术与庶出袁绍向来不和,大将军不妨承诺,待日后可提拔袁绍在军中职务。”喜欢再兴大汉四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再兴大汉四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