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史子眇仍是摇头。 没好气地说:“贫道即刻便要离开此处,到哪去寻那兵书战策、神兵利器?” 听了这话,刘辩在心里埋怨,“你个穷道士,真的是一点好处都不给留。 你真的是为了护卫苍生吗?我现在好歹算是你的代理人吧?” 史子眇也是沉思良久,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 说道:“也罢,也罢。既然小友如此执于要些益处。 那贫道于临行前,便告知小友一事,可消小友之忧也。 小友来至此地之时,贫道已于小友身上另种下一因一果。 日后,若小友能为苍生谋福祉,定天下安稳之基业,便可获得回转后世之果。 小友切切谨记,行事务须谨慎,珍视此难得之机缘也。” 听了这话,刘辩忍不住一喜,竟然还有机会回去,你这臭老道,为什么刚才不说? 刘辩再度追问:“那史仙人,如果我真的完成了目标。 又应该怎么操作才能返回后世呢? 难道是在我统一天下、登基称帝的时候,就会自动回去了?” 史子眇见刘辩依旧喋喋不休地追问,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只说:“贫道言尽于此,后事究竟作何发展,取决于小友自身之所为。 今时辰已至,贫道便与小友作别也。望小友能竭尽心力,护佑世间太平。” 言罢,没等刘辩再开口,刘辩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等再回过神来,哪里还能看到史子眇的身影? 刘辩心里想,别人穿越,要么身边名臣武将云集。 要么自身学富五车、勇力过人,收复天下仿若探囊取物般轻松。 可再瞧瞧自己,身边既无可用的人,自身又缺乏出众的能力。真算是孤苦伶仃、举目无援。 想想记载中,自董卓于 189 年入京以后,先是自封司空。 因为刘辩见到他时就哭泣不止、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对答如流。 再加上董卓与董太后同属一族,这董卓就萌生了废黜刘辩、改立刘协为帝的念头。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189 年 9 月 28 日),董卓强迫何太后下诏。 废黜了刘辩的皇位,改立刘协为帝,也就是汉献帝。 刘辩被降为弘农王,押送他到弘农居住。 初平元年(190 年),山东各地义兵纷纷会集,共同讨伐董卓。 董卓担心刘辩会被迎回京城复位,于是在正月十二日,命令李儒用毒酒害死刘辩。 刘辩与妻子唐姬等人饮宴诀别以后,喝毒酒而亡。 同年的二月,刘辩被葬于已死的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之中。直到后来,汉献帝追封刘辩为怀王。 一想到历史上刘辩悲惨的命运,刘辩就感觉头疼。 东汉末年,各地群雄并起,各方势力表面上对皇室恭敬。实际上都各怀鬼胎。 有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有人挟持天子以令诸侯。 而皇室早就名存实亡,沦为有名无实的傀儡,让别人随意支配。 现在朝堂上,灵帝刘宏沉迷于饮酒作乐,还听信谗言,彻底就是个昏君。 朝堂内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是越来越激烈。 卖官卖爵、任人唯亲的丑恶行径已经成为常态。 而且,据历史记载,刘辩能够登上皇位,并不是灵帝的本意。 而是依靠刘辩的舅舅何大将军的势力硬扶持上去的。 由此可见,灵帝活着的时候,对刘辩也不怎么地嘛。 估计此刻想要进宫面见他一面,恐怕都是难如登天。 至于何大将军,虽说和刘辩之间是血缘至亲。但要是刘辩不听话,估计也没什么好下场。 再看看其他官员臣子,他们要么依附于宦官十常侍一党,可这一党并没什么人才。 基本都是些追逐私利、品行低劣的奸诈的人。 而其余的臣子呢,多数又都是何大将军的下属。 就比如后来声名显赫的曹操、袁绍等人,这时候也都在何大将军麾下效力。 他们又怎么会听刘辩这个还未及冠,年幼皇子的差遣与吩咐呢? 还有些正统的保皇派,比如卢植、皇甫嵩、朱儁等。 在刘辩还没有展现出足够潜力之前,恐怕也不会格外看重吧。 再有那些,前期无主的武将和谋士。 他们这时大多数也已经在各个世家府邸中,或是充当着侍卫,或是担任着文书先生了。 这样看来,刘辩未来即将面对的局面可真是困难重重,荆棘密布啊。 :“唉!”刘辩叹息一声,想到自己只是个文科生,对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一窍不通。 更别提什么发明创造了。像什么火药制造、武器改良这类的事情,更是无从下手。 此刻想想,还是老话说的对啊!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全天下。喜欢再兴大汉四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再兴大汉四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