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不是已经忘了,他们之所以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全都是靠着石采文的提拔? 真是枉费大人的一片苦心。 石采文失笑摇头,“我当是什么事呢,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各人有志强求不得,没听说过中原的那句话吗?强扭的瓜不甜。” 苏丹才不管瓜甜不甜呢,只要瓜能长出来就行,她的目的又不是吃甜瓜,她只是想要瓜! 苏丹之前可没有如此搞笑,性格活泼,现在应该算是在她身边养出了性格。 石采文笑完,认真的看着苏丹,希望苏丹能看明白她眼底的郑重。 不管石采文说什么,她都会坚定的认为那些人是白眼狼!那些人就是辜负了石采文的一片苦心!不值得大人的栽培! 石采文也算是一手将苏丹教了出来,虽说两人也只不过是相处了一年不足,但两人已然有了师徒之情。 和杨可卿这种心眼多还嘴硬的家伙完全不同! 人的想法千变万化,今天想着这样,明天可能就会想着那样。 石采文不想在人心上算计太多,因为当一个人去算计人心的时候,往往就代表着输得彻底。 当感情里充满了算计时,感情就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苏丹不懂得石采文口中的未完之意,她没有经历过亲近之人背叛的痛苦,也没有经历过富贵之家骤然获罪落魄,想尽办法去寻一条生路的折磨。 她只是下意识的没有再去多问,不再触及石采文那些不愿意说起的过往。 石采文没有再说什么,话题一转到了其他事情上。 “愿意的,不管大人去哪儿,苏丹都会陪在大人左右!” 石采文见苏丹面露关切之色,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果然听石采文说不会自己单独去,苏丹明显神情松快不少。 “大人会与谁同行?” 所有人都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这个在边关被无数人议论的京城女子,她的过往就如同她的能力一样神秘。 石采文当然不能说出那些过往,她的父亲她的家族,她的亲人都犯了错。 苏丹疑惑不解,她曾经见过的人有很多啊,石采文口中的熟人是谁? 但她只遥遥见过一面啊! 征西将军的名号还是沈玉耀给曲川封的,算是一种恩典,同时也是一种荣誉。 每一个生活在边关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位将军的事迹,苏丹更是从小听到大。 因为她小的时候,曲川的名字就已经响彻边关,这位大庄的战神将军,在边关用军功铸造了属于他的城墙。 “大人要与征西将军一起去古城?若是那群人知道了,必定肠子都悔青了!” 苏丹的表现,让石采文在与曲川聊天的时候,不禁调侃了两句。 石采文在从周塞关到西南关的路上,遇到过不少劫匪,那些沙匪就盘踞在无边的沙漠中,等待着猎物走上门来。 之前西南关没有做起来互市,和西南关周边沙匪横行有很大的关系。 而曲川又不可能带着大部队在沙漠里追那么几个穷的身上一个子儿都拿不出来的沙匪跑,消耗的粮草和人力,沙匪抢一辈子的货物,都不一定能补上。 这本来是他的职责,是他没能尽职。 曲川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军报上记载的事件,石采文手底下是没有兵将的,她只有路上雇佣的护卫与镖师。 若是手底下都是这些杂兵,曲川都不确定自己能靠他们将匪徒剿灭。 这份派兵遣将的能力,绝对是独一份的厉害。 要不是石采文现在为陛下办事,要建立互市,曲川都想将人直接拉到军营里去了。 曲川想着想着,看向石采文时,眼睛里充满了惋惜。 要不是顾忌曲川是接下来一路上的依仗,石采文都想直接问问对方,她哪句话说的不对,让曲将军心 又寒暄了两句,一行人开始踏上往古城去的路。 然后她发现,这位曲将军在人情世故上,有些莫名的单纯。 结果曲川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人情世故天赋,他基本上是有什么说什么。 曲川的“直爽”,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不是心里不满。 曾经当面真的问出口的元石陆表示,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尴尬! “……所以钢铁琉璃厂那边,需要再制造水泥和烧出红砖,这两样东西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务必尽快做出来,元统领,朕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他也不知道自己算是听明白了还是没有听明白。 元石陆迟疑的半跪下身,拱手应道:“属下定不负陛下所托,尽快实现陛下所愿!” 好吧,她这个姨兄大部分天赋都点在了武学上,看来在工匠上确实没什么天赋,也不太明白什么科学道理。 元石陆没有天赋不要紧,沈玉耀选择不要中间商赚差价,她直接和工匠们面对面商量。 身为皇宫守卫,元石陆表示工匠不能放进来。 “明日,姨兄同朕出宫一趟,就去琉璃窑看看吧。” 那一片都要建成工业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