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沈玉耀的性子,如果宗亲一直不配合,沈玉耀绝对不会顾及什么血脉亲情,她只会送这些绊脚石上西天。 他们不是看不见,他们只是从来不觉得,自己和秦术等人是一个等级。 他们是皇帝的亲戚啊,皇帝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草原,跟他们翻脸,甚至还对他们下手? 隔一日早朝之上,沈玉耀又提起了草原的事情。 吏部尚书费有道短短几日,人老了十岁不止,他这边正在脚不沾地的筹备科举只是,谁知道沈玉耀连科举结束都等不到,现在就要抽调官员离开了。 到时候那些人走了,各部门都要忙活好一阵,一直到有新人补充才行。 费有道张嘴就想跟沈玉耀哭手里没人,沈玉耀先堵了他的嘴,“吏部负责拟第一版名册,后日早朝前递上来,这件事已经提过很多次了,费尚书应该心中早有打算吧?” 沈玉耀从第一天就开始告诉他,要选一批官员去草原上。 十天时间,已经划出去大半了,他跟重新拟定一个名单没什么区别。 但他前脚敢把小舅子送去草原,后脚夫人就能让他睡大街上去。 不敢跟沈玉耀解释,费有道老老实实低头应是,眼珠在百官之中来回看。 草原那个地方,又穷又乱,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可不是为了去受罪的。 秦劭行觉得他还挺喜欢草原那边的气氛的,在方家村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或许是因为那边环境恶劣,所以每个人为了活下去,都拼尽全力。 是繁华迷人眼的京城不具备的美丽,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去看看。 就是那些宗亲,可真是太烦人了。 今天甚至还有人来上朝了。 今日出现的宗亲,是沈珉玥经常打交道的那个人,在看到这个人的时候,沈珉玥的脸色就不太好了。 果然,在费有道接下差事后,肃王便站了出来,大张旗鼓的开始反驳沈玉耀的决定。 肃王的话说的很严重,上来就用祖宗礼法压制沈玉耀,恨不得将沈玉耀所作所为上升到与整个大庄的礼制相对抗的地步。 这是沈氏内部乱了? 毕竟皇帝的热闹,可没那么好看。 要不他们告退吧? 完全不管这热闹会不会让皇帝记恨他们。 皇帝身上发生的事情,就没有小事,因为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国家的未来方向,一旦她被宗亲说服,那就成了宗亲手中的傀儡。 干脆让宗亲出个人当皇帝啊! 沈玉耀对沈氏宗亲的不满已经不是一点两点了,从她被立为太女后,这些宗亲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沈玉耀就很烦听人说什么祖制。 如果固步自封,一切遵循古制,并不会让社会环境回归到古时圣贤时期,反倒会造成天下大乱。 肃王听不太懂沈玉耀在说什么,他说的又不是殉葬的事情。 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就是周氏天下。 甚至一点儿余地都没有,直接全盘否定了他的话,还给他扣上了一个想要还江山社稷给周氏的帽子。 “陛下,臣绝无此意!只是草原蛮荒之地,怎配与我大庄相提并论,甚至还让大庄官员前往,悉心教化,这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古有圣人,教化众生,今有大庄学子,提笔入蛮,为国拓疆,均是大善之举,何谈浪费?肃王,朕看你是老糊涂了,来人啊,送肃王回府。肃王就在府上抄写启蒙书籍十万本,为草原上不通教化的蛮人,带去文字吧。”手让禁军上前,将人扣下去。 等与肃王相熟的朝臣想求情的时候,肃王人都没影儿了。 一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必须听陛下的话,赶紧把草原那边稳定下来! 觉得这件事真的不能提,一个字都不能说。 “陛下竟然要让肃王手抄十万本,这抄到人咽气都不一定能抄完啊。” “真去啊?” 一些大官已经认命了,上头的官员尚且如此,底下的官员更是没有任何要说的。 甚至连宗亲都没办法左右沈玉耀的想法,他们难道能比宗亲说话硬气吗? 这跟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沈玉耀要的就是这种速度。 就是拖后腿的拖! 沈玉耀要培养世界上最优秀的大臣,以此来稳定大庄日后逐步扩大的地盘。 此刻满朝文武并不知道沈玉耀的期许,他们正在为了草原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而在驿馆中的哈撒西与西西怒赤,很快也拿到了肃王被沈玉耀软禁的情报。 夜晚,两人又碰了面。他们对坐无言,好像是陷入困境的野兽,焦躁难安的卧着,想要找一个逃出生天的机会。 “殿下,王有命,若是不能带回王族珍珠,那便舍弃一切,草原上的狼群,绝对不会听命于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