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1 / 1)

石采文见沈玉耀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坚持。 石采文揉了揉肚子,感觉腹腔已经在隐隐作响,她不光今天早上没吃饭,昨天晚上也没怎么吃东西。 石采文在去左州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会牵扯到那么多人,而且那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位居高位。 反正是已经发生的事,知道了也不能改变以前,不如养精蓄锐,对抗未来。 两人对着吃完一桌子早饭后,正式开始工作,沈玉耀看了眼时间,差不多八点左右。 石采文先是给了沈玉耀一张记满了名字的名单,“殿下,此名单上,是当年参与过此事的人。” 上面大概记了二十余人的名字,只有三四个后面写着,依旧在世。 “这些活着的人,而今都在哪儿?” “回殿下,有的人如同外祖父一样,归隐山林了,有的则是下落不明,不知人在何处,需要再仔细去查查。” “外祖父说,当年江家不敌郑家,嫡系四散飘零,只留旁支在随兴苟延残喘,至于那个孩子,似乎是随着嫡系一脉的传人,西南去了。” 其实那么多年过去,很难去找一个特意藏起来的人。 “多半会吧,世上之人皆是生来就有父母,一个孩子无父无母,总是要寻根求源的。” “慈幼堂、道教、佛寺,这些地方出现孤儿,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道教、佛寺,这些地方的人捡到孤儿,就直接为他们安排新的信仰,每日修道念佛就够了,谁会去想自己的父母是谁? “所以,那人出家为僧了?” “不知道,我之前猜是如此。但你外祖父都不清楚的话,那这世上就再也没人清楚他的下落了。” 身为母亲,太后又那么重情,她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去了何方吗? 石采文略有些低落,第一次给沈玉耀办事,却没有办的完美,以后还会有这种机会吗? 如果是现代,四五十年还不算太久,因为人大部分可以活到七八十岁。 “多谢殿下宽慰,虽然有关普乐的事,臣女没有查到下文,但有关于县令的事,倒是有些线索,殿下可要听听?” 沈玉耀是想过于靖被人害了,没想到还真让她给想对了。 于靖曾是江朱韬的弟子,但是江朱韬身为大理寺卿,最擅长的是办案,而于靖更擅长治理。 于是他通过科举,进入了朝廷为官。 毕竟江朱韬虽说出身的江家有点儿名气,但他不是嫡系那一支,况且江家之所以败落就是因为郑家,两家是有仇怨的。 当初杨成业的好友杜高俊,就是靠着杨家,也就是世家的人脉被分到左州去的,可见左州那个地方,世家当道,官场比京城还黑暗呢。 身为江家族地,随兴虽然也属于左州,但它并不是那些世家大族能掌控的地方。 五年了,一直是一个小县令,同时期高中的人,有的都已经调回京城当京官了,他还是一个小县令。 空有满怀报国之志,却偏偏被人摁在一处,动弹不得。 石采文说到此事时,语气很沉重,她和于靖偶尔也碰过面,比较于靖是她舅舅的弟子嘛。 为了不让官员在地方上形成强大势力,所以官员任职是三年一换,或五年一换,且不能回自己的家乡为官。 这次江朱韬也比较给力,直接运作一番,让弟子回京来了,而不是顺着吏部尚书的心,去更加凄凉偏僻的穷山恶水继续当县令。 明明差一点就可以重新回到朝堂,实现抱负,结果却被人害得一头栽进了汹涌的洪水中,再也没有上来。 沈玉耀这才算是明白,为什么江朱韬和石炳生会一直拽着敬王和太子的事情不放。 “你说于县令是被人推下去的,可有证据?” 好巧啊,沈玉耀问:“那人如何了?” 怎么跑才能腿脚胳膊受伤? “从那人口中问到是何人下的手了吗?”盾,一般也不会直接下狠手,那可是一朝命官,老师还是大理寺卿,不是无名小卒,不可能死的悄无声息。 石采文说罢,起身对沈玉耀行了一个大礼,“采文请求殿下,为于县令主持公道。” “殿下已经将漏网之鱼抓到了?” “恩,我不是同你去信时说过了吗,我在这边抓了几个逃犯,还有包庇他们的县令。” “为何郑家人会逃出来?他们不是应该都……” “是啊,都应该死了才对。他们是怎么逃出来的,这就应该问问京城的那群人了。” 杀人犯都敢用移花接木的手段调换,那死的人是谁?做这件事的人又是谁。 石采文既然已经到了,稍作休息,一行人就可以回京了。 朗沪宁一听太女不带他,差点儿以为他这辈子都回不去京城了!他都好久没有回去看看家里人了! “此事乃是父皇交给朗大人的差事,耽搁这么久迟迟未曾完工,父皇本就很不满了,若是朗大人还临阵脱逃,那这后果,不是朗大人能承担的。” 但皇帝才不管那些,他只知道这是臣子无能。 护卫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小心说道:“大人,海风寒凉,您可要小心身子,造船厂上上下下的人,可都要仰赖大人关照啊。” “去叫所有匠人过来,我有事吩咐他们。”快别在这儿卖丑了,笑的忒不自然。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