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林二婶和林二叔还在吵架,里正娘子本来想多听一会儿,可北风实在是吹的人头阵阵发懵,只能挥了手回去,“明天怕是要降温了。” 林春燕就想起来冬至的时候,烧饼婆婆说的那句谚语,细想起来还真觉得有几分道理。 即便他们家里不种地了,可也十分盼着庄稼能长得好好的。 这样的天气真在外面站上一晚,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还是三郎把他们给劝住了,这大晚上的路上根本就看不清,且听那北风呼啸的声音,怕是雪已经下来了。 三郎平日里对二郎他的事不做太多的理会,心里只想着怎么把钱赶紧挣了,且白天在外面走街串巷的时候已经花费了他太多的心力,也没时间想那么多。 “爹娘,你们看我哥心意这样坚决,你们还是早些答应了吧,一直别着劲也不是办法。” 林二婶狐疑的看过来,“她可是和你来套近乎了?” 即便李梅娘嫁过人,可也是好多人都想要娶的对象呢。 第二天开门一看,地上果然白茫茫一大片,天空还在飘飘洒洒着小雪花。 听说汴京乱了之后,县太爷这边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想着别的倒是不怕,他们这地方倒也没有重要到需要几个争权夺位的人来这里打。 这些他也在其他地方呆过,也见识过那些乱民穷凶极恶的样子,虽然知道他们从前也不过是普通的老百姓,走投无路了才这个样子,可也不想让自己管辖的地方出现乱民。 这来汇报的就是和孙捕快不对付的一个申捕快 ,他这个人有些不大机灵,不过胜在为人老实的很。 申捕快早就想着怎么把孙捕快给比下去了。 县太爷一听人也紧张起来,赶紧穿衣服让他带着人去看一看。 孙捕快过来的时候看到他们这样还诧异,“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这时候几个衙役才不管申捕快是怎么想的,赶紧和孙捕快告起状来,“那青山村我们去看了一圈,什么也没发现,倒是看到他们在种树。” 申捕快脸色还是不好看,一来是昨天晚上给冻着的,二来就是他办了这样的事一点好处也没得到,还让下面的人对他怨声载道的。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孙捕快的脸色就耷拉下来,“这样说可是不大好吧,人家愿意做什么也不是咱们能管得着的,倒是咱们带着这么些人去闹闹一通,回头想想怎么交代吧。” 果然没多长时间,县太爷就过来找人回话,申捕快只能硬着头皮过去,把昨天晚上无功而返的事情说了。 他这还是想给孙捕快上眼药,县太爷却看了一眼申捕快,“平日里好好当差就是了,小心思多收敛一些。” 申捕快被训斥了也只能低着头认错,点头哈腰的从县太爷屋子里出来,把孙捕快叫了进去。 那雪花还在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看着山上的雪就要比山下要厚上不少,林春燕就让林二婶和村里人说一声,要是不能上山的话就歇一天。 又托林春燕到了镇上去看看二郎,“让他早些回来,还得干活呢。” “知道了婶子,我去了先去找二郎哥。” “大娘,让我来扫就行。” 她也没有客气,还问孙安元有没有吃饭。 孙安元早就习惯了,到灶间先给李大娘煮了一碗面条放好,也随便吃了几口才来。 张大娘就笑眯眯的说,“那就在家里再吃点,今儿个早上我们包的是馄饨。” 灶间里,林桃红一边干活一边往外伸着头看,悄悄的捅了捅王英娘的胳膊,“你看咱娘那样子,这是真把他当成女婿看了。” “还真是,平日里可没见干娘这样热络。” 馄饨是虾肉馅儿的,是林二叔一早上去池塘里捞回来的,给他们送了不少。着煮了这鲜虾馄饨之后放在紫菜汤里,味道应该十分鲜美。 他们家地里的胡萝卜种的太晚了,一颗苗也没有长上来,村里人不少人都知道这事,陆陆续续的总有人给他们送胡萝卜。 大家都是好意,林春燕笑笑就接受了。 这时候,林桃红也把水给烧开了,这些混沌一个个的放进去等着煮熟飘起来,再把紫菜和一些虾皮盐放进去。 “可是能吃了?” “人大老远的过来也不容易,每天都这样接送咱们。”怕林春燕生气了,张大娘还找了个借口。 “这紫菜说来还是你给带回来的,尝尝味道怎么样。” 靠近外面的那一面积了不少的雪,孙安元也不在意,朝林春燕露了个笑之后就大口吃起来。 “这个好吃!”张大娘吃了不住点头,“连汤也是好喝的。” “剩下的那些可是要做海苔碎?”王英娘时刻惦记着她的那些点心,催着林春燕什么时候有空了得做出来。 林桃红今天不想去镇上帮忙干活,她想着跟着赵沐阳他们一块儿去上山。 毕竟还是个孩子,一到下雪就欢喜的不行,林春燕就高高兴兴的同意了,“只是要注意安全,别妨碍了大人们干活。” 张大娘也没说什么,叮嘱她晌午的时候去隔壁二房吃饭。 吃完又抢着去刷碗,大家也都没人让他,自顾自的去屋里换好了衣裳。 林桃红和他们挥了手告别,蹦蹦跳跳的往赵沐阳家里去。 地上厚厚的一层雪并不好走,孙安元拿着铲子在前面先产出了一条小路,他们才在后面跟上。 张大娘让他歇一歇,“你们村子那边怎么说的?” 周围村子大部分都是这样,青山村这样直接建了围墙的还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