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旭和阿锦两人都很兴奋,阿旭抱着陶罐,阿锦抱着熏香和盘子,小步伐跟紧许黟。
他们出来长生库,又去到一家打铁铺。
许黟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图纸,递过去给打铁师傅:“老师傅,你看能不能帮我打一件这样的刀具?”
图纸上面画着的,是老式的切药刀,把手是木制的,上面除了刀身,还有两条支撑的腿部,只是少了下面稳住刀子的条凳,只有上面铁制的部分。
打铁师傅打开图片看了片刻,想了想说道:“是可以打,不过你这样式的刀具我可没见过。”
许黟笑笑,没说什么。
中药在炮制过程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工具,不过在明朝之前,中医对切割药材方面的工具还不够先进。这会切药的工具,一般用砍刀,或者药臼敲碎等,许黟在经过这段时间的炮制药材后,便觉得他还缺一把切药刀。
有切药刀的话,切割药材的效率会变高,许黟便可以把多余时间安排在其他事情上面。
许黟在切药刀的支撑处做了细节处理,要在上面煅打出两个孔。
这两个孔则是用来固定在木墩板上面的,两者结合起来,这切药刀就做成了。
确定好打铁师傅能做出来后,许黟便问他打造这样的一把刀具是什么价钱。
打铁师傅报了个价格,又跟许黟说一旬时长才能做出来。
时间不算短,许黟还是答应了。
……
第二天,许黟照旧在家里制药丸。
阿旭在一旁挑拣药材,如今他在许黟的指导下,能识得更多的药材了。
许黟便把一些好认的药材交给他处理。
他先将挖回来的药材洗净根部的泥巴,再将上面枯黄的叶片清理掉。全根都可以入药的药材,要区分每个部位是否功效不同,不同的话,还要根部和茎部分出来,不能放在一处晒。
临近初秋,日光没那么强烈,晒药材却是不能耽搁。
阿旭把部分药材整理好铺到簸箕上面,抱着去到灶房里询问许黟。
“郎君,我将这些药材都分好了,你且看看。”阿旭说道。
他每次处理好的药材,还需要经过许黟的确认,以防出现错漏的地方。
许黟检查无误后,他就能将簸箕置放到院子里的货架上面,让它们自然晒干。
如今阿旭有活要忙,喂养小黄,带着它溜达的任务便交到阿锦身上。
阿锦牵着小黄出门,会先绕着石井巷绕一圈,再到附近熟悉的巷子。周围的街坊都识得阿锦了,见着她,有的喜爱小孩的,还会逗她玩乐几句。
“乖乖,可要吃饼子?”一个阿婆见着她,突然把她叫住。
阿锦愣了下,见这阿婆是个眼生的,警惕地摇了摇头。
那阿婆手中挎着个篮子,用一块布盖着,不晓得里头都装了什么。
她一只手伸到篮子里面,另一只还在朝着阿锦挥了挥手臂,皱巴巴的脸笑着说道:“乖姐儿别害怕,我就住在南街呢,是在隔壁的水井巷,我就是做多了饼子,想着问问谁想买了去吃。”
阿锦紧绷着肩膀,抿嘴不说话。
见那婆子说完还要凑近过来,连忙去拉手中牵着的绳子。
小黄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朝着着婆子“汪汪汪”地吠叫起来。
“哎呦,这狗好生猛。”那婆子被吓得后腿两步,难受地拍着胸口说,“我就是瞧着你是个乖姐儿,想着免费给你吃块饼,你怎么能使唤狗来吓唬老人。”
说罢,就是一副指责的面孔盯着阿锦看。
阿锦听后,立即解释:“我没使唤小黄,是你靠、靠得太近了。”
那婆子叹气:“我不是拐子,你要是不信我,可以跟着我去我家里瞧瞧,看我是不是住在南街哩。”
她又说,自己的乖孙女也跟阿锦这般大,可惜福薄,得了病去世了。
阿锦本来还算警惕,听她这么说,就问她:“得了什么病?怎么不叫大夫?”
婆子:……
她捂着嘴咳了两声:“人烧糊涂了,大夫过来瞧也不见好,没两日就去了。”
阿锦的眉头皱起来,这婆子的孙女好可怜。
要是遇上郎君,肯定不会生病死掉的。
“婆婆你别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请节哀顺变。”她轻声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