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 每斤以2480元成交! 至于说是一个人包圆买回去,还是组团买回去后他们再分,那是他们的事情,卫宏可不管。 这个价格,可以说卖了个高价,毕竟也没有细分大小,大的贵一些,一千可以卖到3000元左右,小的话,卖到1500多元的样子,但总体上,个头比较大的居多,小个头的少一些,打一个平均,一斤卖到2000元左右就差不多。 却是硬生生的一斤卖到480元,溢价已经不低。 这里头,有诸多的因素,一是干货补品店那些人的骚操作,买回去不会第一时间卖掉,而是保存起来,过几年再卖出去,价格会高许多。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一点,便是野生的海鳗鱼胶确实不多见。 说是市场正常水平价,新胶一斤在1500元到3000元之间,指的是养殖海鳗的鱼胶价,野生的自然要更贵,这里头有价格的加成。 如此一来! 每斤2480元,还真没有想象中的黑心,甚至可以说只是市场正常水平价格而已。 不过那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价格卫宏挺满意的,那些干货补品店的老板勉强也能接受,好货谁都想要,贵点也舍得掏大钱买回去,反正他们有很大的赚头,可错过这个机会,下一次说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开秤! 用的绝对不是一般的秤,是那种以克为单位的秤,还是精准到小数点两位数的那种。 “66万4987.96克!” 卫宏在这方面绝对不会大方,就因为单价太高了,少了一两重,就相当于248元呢,两百多块钱可以买不少东西:“换算过来的话,就是1329斤,还面还有9.75两,四舍五入,1330斤整!” “……” “……” 一群干货补品店的老板很想骂人,好歹也是一个拥有一艘中型渔船的船长,听说最近出海还赚了几千万元,怎么到这里那么一点重量还要跟他们计算呢? 更过分的是,还四舍五入,没有抹零就不说了,还往上加? 可是! 没有一个人吱声,加那么2.5钱重,不是多大的事。 这里头有大利润,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大家没有异议的话,那么就开始算钱了。” 卫宏环视一周,停顿好大一会,没有人吱声,他也就拨动计算器:“每斤是2480元,那么加起来的话,就是329万又8400元整!” 鱼胶值大钱,特别是数量不少的情况下。 果不其然! 那么些鱼胶,卖出去超过329万元,差一千多块钱都要达到330万元了,可不是一笔小钱。 只是问题又来了,虽然捕到的海鳗鱼不少,可鱼鳔只有那么大,再泡制晒一下,重量会大幅度的缩水,怎么还有达到1330斤呢? 千万不要忘记了! 通过泡制,再暴晒,重量上是会大幅度的缩水,但卫二婶可只晒了八成干,换言之,每一个鱼胶里头还有不少的水份,在这种情况下,重量自然也就重些,只有晒到十成干,没有一丝一毫的水份,才会大幅度的缩水,只是干货补品店的人,卖的鱼胶也不可能是十成干,同样有水份。 八成? 别逗了,哪怕是关系特别好,也不可能买到八成干的鱼胶,就因为那是鱼胶类的潜规则,都达不到八成干。 现在卫二婶是晒到八成干,可人家拿回去,不是再拿去晒,而是第一时间就放进恒温冻库里,冻库里就算是恒温的,也是有温度的,那些鱼胶还会吸收水份,八成干可就会变七成干,六成干到五成干了。 关系特别好的,才会卖七成干的鱼胶给你,至于说正常的做生意,有个六成干就是人家发善心了。 不要怀疑! 哪怕你去买的时候,表皮感觉不到任何的湿润,也就是没有任何的水份,可里头绝对含有水份。 不信的话,买回来剪开,再拿到大太阳底下去暴晒个三五天,再拿去秤的话,重量上绝对会缩水。 做生意的潜规则也好,还是商人黑心也罢! 都与卫宏无关,反正他卖出去的是八成干的海鳗鱼胶,其他的不管。 如此来说,卖八成干的鱼胶,已经是大大的良心了。 鱼胶售出,回收了将近330万! 没有什么好说的。 “二叔,这边算330万元,那边算513万元,就是843万元了。” 卫宏算了一笔账,该给船员们分红,毕竟昨晚就已经说好:“分红的话,有8万4300元。个人分2万1000元!” “行!”卫二叔没有意见。 “你那边的钱够不够?”卫宏还是得多问一句。 “够了。” 卫二叔摆了摆手,鱼胶卖出去,也算是解决了一件事情,那么值钱的东西卖出去换成钱才是王道,没卖出去难免会记挂在心里:“我等下就去银行里,也给你转回100万,还有剩余不少,支撑到下一次出海也没有问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行!” 卫宏不再多说些什么,从小到大二叔和二婶就对自己非常不错,自己的父母走后,更加不用说,他全看在眼里:“我等下去县里,把房子的事情敲定下来,然后就不回家了,直接开车去粤州市那边。” “行,我也下午就走,现在就订高铁票,现在太方便了,可以直达,也才三个多小时就到。”卫二叔也有自己的事情,跟侄子说一声。 “好!” “小宏,你去粤州准备呆几天?”卫二婶在边上问了一句。 “不太确定。” 卫宏也确实不确定,是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可很清楚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粤州市后与船厂接触,存在着不少未知之数:“快的话两天,慢的话有可能要三四天,五天也有可能。” “这样呀!” 卫二婶明显是有什么事情,对侄子也无需客气:“要是赶得上的话,顺便把卫顺给接回来,他再过三天就放假了。” “行!” 卫宏这才反应过来,很清楚二婶是什么想法,无非就是节俭习惯,能省就省:“我到粤州市后再跟卫顺联系,反正他现在也有手机,到时候让他坐我的车回来就成。” “好!” 卫二婶笑了,如此一来,儿子回家可以省一张车票钱,尽管车票钱不贵,但也要两百多块,而侄子反正也要开车一个来回,顺道的事,这就省下来了。 三言两语的事情。 说完,就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卫宏的第一站是县上的建筑公司。 “卫先生,这是我们做的核算表…”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