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剑的发现 小小在巫院一门心思地捣鼓着硝酸钾,而暂住在外城的剑却心急如焚,焦急不已。 那天,小小把剑安排在紧邻一条商业街的平民区后,留言便离开了。剑一直睡到晚上才悠悠转醒。醒来后,发现小小已经不在,她正打算出去打听小小的住处,这时看到了小小的留言。只见留言上写着:“剑姐姐,你先在这儿好好休息,我帮你交了一个月的房租,那可是三个铜币哦,等我明天来找你,记得还我啊!” 看到这条留言,剑不禁莞尔一笑,她知道小小是在和她打趣,所以也没太在意。汉部落的钱币其实是分元角分的,只是很多族人都不习惯这么称呼,大家都把“元”统称为铜币,把“角”叫做陶币。由于没有其他材质的货币,“分”也是陶币,只是样式有所不同。 这三个铜币的房租,还是因为小小租的是部落的福利房。这些房子是专门为那些没有自己住房的游人民团成员准备的,所以房租十分低廉。要不是这样,别说三个铜币,就算三十个铜币,恐怕都不够租一个月。 别看这些出租房租金便宜,但设施还挺齐全。房子都是砖瓦房,带有一个小厨房。卧室里有土炕,还有取暖用的炉子。只不过不是独门独院,而是几家人共用一个院子。 当然,也有些出租房没有院子,位于商业街一些店铺的三层。这些房子全是独立的房间,楼梯不在店铺前边,而是设在后边,与店铺隔开;下边两层则是商业店铺,楼梯在前边。这种房子是在内城全部建好之后才修建的,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 剑见天色已晚,自己刚睡醒又没什么睡意,便走出了房间。此时,院子早已热闹了起来,因为大多数在外做工的人都回来了。 这个院子少说也住了五户人家,其中有三户是成家的,有大人也有孩子。大家刚下班,顺手买了些菜,正忙着开火做饭呢,有的甚至直接在院子外面做饭。虽说这些人的厨艺算不上精湛,但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也是十分诱人。 这时,剑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新鲜厨具——铁锅。汉部落在冬天就开始铸造铁锅了,经过这么长时间,一些家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铁锅。不过,铁锅并非每家都有。毕竟铁锅才出现不久,价格不菲,只有稍微富裕些的家庭才买得起。巧的是,这个院子里就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在这里做工时间较长,有点积蓄,又是新组建的家庭,所以两人商量后就买了一口铁锅。 “这不是陶锅吧?”剑有些好奇,上前问道。 “你是新来的吧?这是铁锅,现在用的人还不多,难怪你不认识。”一个年轻的妇人用铲子翻了翻锅里的鱼,语气中略带一丝得意。妇人的肚子微微隆起,显然是有了身孕。 她的丈夫在部落的捕鱼队工作,所以她家经常能吃到新鲜的鱼。这是捕鱼队的一项福利,只要捕捞的鱼足够多,一般都会给队员们分一些。 妇人直起腰,拿起旁边的陶壶往锅里倒了些水,又撒了一把盐,这才接着说道:“你刚来,估计好多东西都还没备齐吧?我们家那位也快回来了,一会儿到我家吃吧!反正这么大一条鱼,我们也吃不完。” 妇人说的倒是实情,剑的房间里除了小小给准备的一床麻丝混织布料做的被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其实也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缺吃的,要是放在以前,这些人绝对不会这么热情地邀请一个陌生人来家里吃饭。 “不了,我一会儿到外面吃。”剑以为对方只是客气一下,便笑着摇了摇头拒绝了。 “那好吧,不过这附近的小吃也不贵,两三个小陶币就能吃饱。”妇人所说的“不贵”,也只是相对他们这些人而言。虽然他们只是给汉部落做工的游民,但加入了民团,就是被汉部落承认的子民。他们虽不属于汉部落的正式族人,但也能享受不少福利。她丈夫在捕鱼队工作,几乎每天都能带回一条鱼,而且每个月还有三十个小铜币的收入。 一个小铜币能兑换十个小陶币。可剑的情况不一样,她虽是剑部落的巫,但剑部落与汉部落的交易并不多,出售的东西也很少,所以就算是她这个巫,手头也不宽裕。她现在虽然有几十个大铜币,但还想着从汉部落购买一些农具,自然舍不得乱花钱。 汉部落的钱币,不管是铜币还是陶币,都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小铜币面值是一块,中铜币是五块,大铜币为十块;陶币以角为单位,同样分三个等级,面额和铜币类似,不过大陶币自然不可能是十毛,而是九毛。还有一种以分为单位的陶币,被族人们称为“土币”。因为这种陶币没有上釉,颜色和泥土一样,所以才得了这么个称呼。 可别小瞧这些看似普通的货币,它们内部暗藏玄机,全都有严格的防伪标识。就拿最小的土币来说,虽然外表不起眼,但上面严丝合缝地镶嵌着微小而复杂的青铜纹路,在这个世界,几乎没人能仿制出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剑和年轻妇人聊了一会儿后,便走出房门,绕过几排房子,从一条小胡同走了出去,来到了那条商业街。 虽说天色已晚,但街上依旧热闹非凡。许多店铺前都挂起了灯笼,里面点着蜡烛,微弱的烛光将附近的地方照亮。 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三层,只有少部分是两层。此时正值许多人下班回家,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叫卖声、交谈声,伴随着人们匆匆赶路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要是不了解情况的人看到这番景象,绝对想不到这里竟然是一个原始世界。 剑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店铺林立的街道上,心中满是感慨。 “哎,包子,刚出锅的包子……” “哎,吃馄饨啦,热乎的馄饨……” “豆腐脑,吃豆腐脑啦!” 一路上,除了那些固定的店铺和餐馆,还有不少摆摊卖小吃的。这些小吃的价格和刚才年轻妇人说的一样,并不贵,一个包子只要一个小陶币,吃上三个就能填饱肚子。当然,如果饭量大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剑来到一家餐馆附近,看了看,并没有进去。这家餐馆虽然没有小小带她去的那家大,但规模也不小,是一栋精致的三层小楼,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哎,包子,卖包子啦!”在这家餐馆不远处,一个推着小车卖包子的小贩正在叫卖,不时有人上前购买。 剑慢慢走过去,问道:“这包子多少钱一个?” “一个小陶币一个,吃三个保证能吃饱。” “一个小陶币一个?”说实话,剑还真没吃过包子,这是因为她去过的岩石桥集市上几乎没有卖包子的,自然也就没机会品尝。 其实也不是集市上完全没有,只是数量极少,而且几乎都在餐馆里卖,集市上并没有摆摊卖包子的。这主要是因为汉部落的食用碱几乎不在外面出售,所以集市上才没有摆摊卖包子的,只有汉部落开的餐馆才有。 这倒不是汉部落吝啬,不愿意分享,而是食用碱出现的时间不长,外族人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所以只能在城池内出售。 剑一听一个陶币一个包子,就想买两个尝尝,可尴尬的是,她口袋里只有铜币,没有陶币。剑看了看手中的铜币,正打算离开,却被热情的小贩拦住了。 “哎,这位姑娘,你要几个包子呀?咱这包子可是韭菜肉馅的,你在别处可不一定能吃到。”小贩说的倒是实话,这个季节韭菜才刚发芽。他之所以有韭菜,是因为他有个兄弟在玻璃作坊做事,能便宜买到残次品的玻璃。 虽然是残次品,但用这些玻璃做几个简易的玻璃房还是没问题的。也正因如此,他们家的韭菜才能这么早上市。 其实,他这个兄弟也是受陆远尘的启发。陆远尘去玻璃作坊视察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过玻璃房的事。只可惜现在没有合适的材料固定玻璃,陆远尘才没有进一步考虑建造玻璃房。 陆远尘想的是建造大型玻璃房,不过做一个相对简单的微型玻璃房还是可行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这点,只有他这位思维敏捷的兄弟,根据陆远尘当时说过的话,建了一个简易玻璃房。 不过那个玻璃房十分简陋,保温性能很差,只能让一些蔬菜提前发芽、开花结果,并不能像现代那样在冬季种植。 “韭菜?”剑对韭菜这种东西倒是有所了解,他们部落也种了少量韭菜,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发芽。 “是啊,韭菜肉馅的包子可香了!不信你买一个尝尝。” “可是,这样行吗?”剑有些犹豫,看了看手中的铜币说道。 “哎呀,这有什么不行的。”说着,小贩拿出一个包子放到剑的手里,同时拿出九枚陶币递给剑,又拿走了剑手中的铜币。 看到小贩这一连串的操作,剑愣住了。剑倒不是不懂让对方找钱,只是在这个原始世界,只有巫才有计算的能力,普通人根本不识数,可这个卖包子的年轻人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难道他也是一位巫?”剑看着手中的包子和陶币,心里不禁这样想道。喜欢原始至尊化修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原始至尊化修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