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把艾草塞进布袋时,指腹蹭到片带锯齿的叶子,有点扎手,像朵朵视频里举着的野蔷薇枝。风从纱窗钻进来,卷着炒豌豆的焦香往楼道里跑,三楼的娃娃准是又在哭闹——这孩子闻到香味就不老实,非要娘抱着来讨吃的。 果然没片刻,门被轻轻推开,三楼媳妇抱着娃娃站在门口,小家伙伸着胳膊要抓布袋。“您看这馋样,”媳妇笑着把娃往怀里按,“刚闻到香味就拽着我往这儿跑,说要给朵朵妹妹留两颗豌豆。”阿婆往娃娃手里塞了把炒豌豆,又往媳妇兜里装了袋艾草:“回去给娃缝个香包,驱虫睡得香,就说是朵朵妹妹的太奶奶给的。” 小杨来送菜时,筐里躺着把嫩苋菜,红得像染了色。“阿婆,俺娘说苋菜煮面最养人,”他蹲在灶台边帮着择菜,“小丫头打电话说,把您寄的艾草晒成了粉,说要掺在面粉里蒸馒头,这样咬一口,全是太奶奶的味。”阿婆往他兜里塞了个艾草团:“回你娘的话,就说她的苋菜鲜,我留了把嫩的,等寄东西时给小丫头捎去。” 姑娘抱着罐紫苏酱来串门,是用新采的紫苏叶腌的,绿得发亮。“阿婆,这酱拌面条吃最好,”她帮着把苋菜装进保鲜袋,“您看这紫苏的香,混着艾草的味,像不像城里和山里的风撞在了一起?”阿婆往酱罐里少放了半勺盐:“小丫头吃不了太咸,这样淡点正好。” 芒种那天,阿婆收到儿子寄来的包裹,里面是朵朵缝的小枕头,用蓝布拼了片艾草叶,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妈,朵朵说这是‘安神枕’,太奶奶枕着就能梦见山里的月亮。”儿子在电话里笑,“她还把艾草粉缝在了枕芯里,说这样梦都是香的。”阿婆把枕头放在床头,艾草的清香味混着棉布的暖,像有人在耳边轻轻哼歌。 视频里,朵朵举着个绿馒头:“太奶奶,这是艾草馒头!”小丫头的脸颊沾着面粉,背后的竹匾里摆着十几个馒头,“奶奶说吃了这个,蚊子就不咬了,甜也跑不了。”阿婆指着锅里的苋菜面:“太奶奶也煮了面,等你来了就着馒头吃,让烟火里的甜往骨头里钻。” 夏至那天,小区的百家宴摆了长桌,阿婆的艾草青团被抢着尝,小杨的苋菜豆腐汤鲜得掉眉毛,姑娘的紫苏拌黄瓜脆生生的,三楼的媳妇蒸了艾草糕,说要给朵朵寄去。有人说阿婆的青团里有山的味,有人说小杨的汤里有城的暖,阿婆忽然觉得,这满桌的味道,都是艾草牵着的甜——风把城里的香往南送,线把山里的暖往北牵,牵挂像团看不见的线,把两处世道缝成了一块布。 夜里,阿婆把两个布袋并排挂在床头。城里的布袋装着炒豌豆、嫩苋菜、紫苏酱;山里的布袋想必盛着艾草馒头、野草莓干、茶籽油。月光落在上面,蓝印花布的纹路里像撒了把星星。她仿佛看见大别山的院子里,朵朵正往布袋里塞新晒的艾草,小辫梢沾着草屑,小嘴里念叨着:“太奶奶的甜顺着风来了,我要把山里的香也送过去……” 厨房的灯亮到深夜,阿婆在揉面团,要做些艾草馒头寄给朵朵。面团在手里转着,混着艾草的清和面粉的甜,像在揉一团小小的岁月。风从纱窗钻进来,带着布袋的轻响,像在数着艾草叶的锯齿:一片是城里的炒豆香,两片是山里的蒸馍暖,三片是跨山越水的牵挂……数着数着,就把山水间的距离,数成了绕指的甜。 阿婆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她的笑。她知道,这艾草的香会一直飘,这布袋的甜会一直钻,顺着风、顺着线、顺着没说出口的惦念,往大别山的灶台上钻,往朵朵揉面的小手里钻,往彼此往后的每个日子里钻——就像田埂上的草永远长,就像灶膛里的火永远旺,这烟火里的甜,从来都没被山水挡住过。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幽谷怨灵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