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9章一脸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
这次对模拟巡航导弹目标软杀伤测试的划定空域,选在了距离琼省大约600公里以外的中沙海域附近。
也就是这两年海军航空兵,尤其是南海舰队航空兵的装备更新比较迅速,如果早个四五年时间,都没有几架飞机能安稳地飞到那里,进行一番低空测试之后再返航……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选这么远的一个地方……
自然也是测试之前徐洋和常浩南商量过的结果。
这架歼轰7的飞行高度比唐一平的01号机低不少,所以飞行员把几乎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海面上,并没有回应后面压舱配重物的牢骚。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只因为有一名安南电视台的记者正在随舰进行采访,需要拍摄一系列展示舰长形象的照片。
唐一平很快判断出了目标的性质。
在确认能够稳定搜索目标之后,唐一平在进入干扰距离之前先尝试着把雷达调整到了跟踪模式。
再说,就算是更早些年间发生过的视距内海战,安南海军也从来没赢过。
武器控制官还想再说点什么,但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那三枚导弹突然几乎同步开始下降高度。
实际上,由于华夏长期以来完全无法对南部海域进行有效实控,因此这类对南部海域的运输任务一般被认为没有任何风险。
其实对于海面上空的飞行来说,500米已经不算高了(1000米以下就算低空)。
正常的反舰导弹在导引头搜索到目标,进入攻击末端时也会下降高度,但这三发靶弹并没有这个功能。
按照设定,将会一直保持造大约100-150米飞行,直到被干扰,或者燃料和速度都完全耗尽。
如今它们的火箭发动机甚至还没完全停止工作,显然不可能是后面一种情况。
谁也没数。
“我去……好像真有效果……”
这种在人民海军序列中并未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型号使用了颇为特殊的武器布置,搭载的所有反舰导弹可以同时向侧前方发射,也成为被选定参与测试的原因之一。
虽然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这个“软杀伤自卫反制系统”的作用距离仅仅被标定在20-30km之间,但是电子设备和机械结构之间的情况实在不同。
最终,又过了大约40秒之后,三个目标接连坠入海中,瞬间被水面巨大的冲击力拍碎,在平静的海面上掀起一片细碎的水花。
此时的南海舰队,甚至没有一艘处在待命状态下、又能发射鹰击8a的水面舰艇,不得已从东海舰队调来了一艘053h2护卫舰黄石号。
所以,他必须得在设计的时候留出足够的冗余。
确认自己的位置无误,又按照基地指示调整好飞行方位之后,唐一平轻推操纵杆,把飞机下降到了约500米的高度——
也符合干扰模式3的工作逻辑。
再说,他下降高度的目的是给火控雷达和自卫反制系统提供一个比较温和的电磁波发射角度,而不是像之前面对皇家海军舰队时候那样低空突防。
当然不可能是靶弹。
鹰击8a体积很小,又大体上是个圆柱形,雷达反射面积本就不大,对于1472这种中规中矩90年代初技术水平的雷达而言,不可能在80公里的距离上抓到目标。
靶弹的飞行姿态并不像是在俯冲,更像是发现自己没有处在预设飞行高度之后的飞行姿态微调。
它出现在这里完全是碰巧,跟华夏这边的测试无关,只是例行向南华礁上驻扎在一个掩体中的大约一个排运送补充物资和轮换人员。
好在这两年海航部队进行的远海飞行训练,比过去几十年加起来都要多,所以对于刚刚架机起飞的唐一平来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记者放下手中的照相机: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这样的没有参照物的茫茫大海上,要如何确定我们的位置呢?”
电子战的魅力就在于此,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御敌于无形之中。
后座的武器控制官举着相机,把镜头对准飞机右侧。
虽然肉眼看不到太多东西,但是通过取景窗中被放大之后的画面,可以看到有三枚被刷成黑白相间格子外形的导弹正拖着尾焰高速向前飞行。
“可以了,准备进行第二轮测试。”
当然不是为了搜索什么目标。
“不过现在可以直接用卫星定位系统,在这里,现在我们几乎每艘船都会……”
因此,6枚靶弹将会分成两轮发射。
况且,在他的预计当中,这个设备发挥作用的地方,应该是处于战火中的城市,信号环境极度复杂,甚至本身就有可能面临交战双方的电磁干扰。
不过,在80年代末与美国关系缓和之后,对这艘老船进行了有限的改进,因此得以继续服役下去。
经过大约40分钟的飞行之后,唐一平终于在视野中的海面上看到了一处半隐于蓝色海面下,大体呈现“门”字型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