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绍听到这声音, 微微一愣, 偏过头问道, “逸少, 这王隐, 是你们家的亲戚?”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未曾听说。” 司马绍回头又看看王承的儿子王述, 问道, “蓝田侯, 这是你的相识?” 王述自来不爱说话, 他父亲王承死后, 话就更少了, 说道, “不曾。” 司马绍问清了出身, 转回身来, 问道, “这位高贤, 是哪位卿家带来的? 怎么好没规矩?” 这句话, 让祖逖想解释, 又不好解释。 这要是去解释了, 太子反问一句—— 祖刺史, 你怎么无诏进京了? 那不是又是麻烦吗? 可要是不出去, 被别人掀出来, 不是更加被动嘛? 就在祖逖犹豫的时候, 温峤还是站出来, 在司马绍身边耳语道, “殿下, 昨天臣和您说的那个治史的良才。 就是他。 现在在晋昌公那里做幕僚。” 司马绍勾起一点印象, 好像温峤是和自己讲过, 两京沦陷, 好多史料都被烧了个干净, 这王隐父子有修史的习惯, 保存了不少史籍下来。 眼下, 晋王正准备择日登基, 一应礼数也是众说纷纭, 没个定数, 要是能在史籍中找到答案, 那就能平息纷争, 加快进程。 司马绍点了点头, 说道, “哦,是他啊? 我记得让祖刺史也一起过来, 他到了嘛?” 温峤点了点头, 说道, “到是到了, 只不过他现在没奉明诏, 不便出来解释。” 司马绍一拍脑袋, 说道, “看我这个脑子, 我让你给祖刺史补一道手谕, 你补了没有?” 温峤从袖子中抽出来, 递给司马绍, 说道, “还请殿下御览。” 司马绍看也没看, 翻到最后, 在角上盖上自己的印, 说道, “你把这个交给祖刺史, 让他放宽心。” 温峤接过手谕, 转身挤过人群, 在一个快落灰的旮旯里, 把祖逖找到, 将手谕递给了对方, 说道, “记住了, 殿下召你来, 是询问许昌国子监、太庙的一些事情。 别说错了。” 祖逖接过手谕, 展开来观瞧, 里面果然写着一些礼制上的事情。 这下有了旨意, 也就能站出去了, 祖逖拨开人群, 走到太子面前, 说道, “殿下, 这是臣带来的。 殿下命臣收集许昌散落的前朝典籍时遇到的。” 司马绍点了点头, 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 我说看着面生。 有这样的贤才, 为什么不推荐给孤, 反倒是自己藏在家哪?” 祖逖顺着太子司马绍的意思往下说, “臣当时只是偶然撞到, 不知道他是偷书贼, 还是真有治史之才, 就麻烦家兄探探其虚实。” 司马绍赞许的看了祖逖一眼, 说道, “哦?结果如何?” 祖逖一皱眉, 说道, “人是没什么问题, 就是有点太直了。 恐一时言语过激, 冲撞到殿下。” 司马绍大度的摆了摆手, 说道, “你这话该早说嘛, 让孤好有个准备。 这份直, 孤是感受到了。 不过修史之人, 本来就是要秉笔直书嘛, 倒也不奇怪。” 祖逖一拉王隐的袖子, 说道, “处叔, 还不快谢殿下宽宏, 不和你计较?” 王隐脖子一挺, 说道, “殿下还没答臣的问题?” 司马绍再次被气笑了, 说道, “要是每个人都来问孤, 孤是不是都要一一答复, 不然就算轻贤慢士了哪?” 司马绍甩了甩袖子, 又坐回了台子上, 其他人也是该喝喝,该唱唱, 只留下祖逖陪着王隐站在舞娘中间。 看着王隐不但没有离开的意思, 还坐到了地上, 祖逖劝道, “处叔, 我知道你说的在理, 殿下也知道, 但很多话要看场合, 这个场合不合适说那样的话。 你要是真想说心里的话, 就把它们写到史书里去。 以史为鉴嘛。” 王隐觉得祖逖说得有道理, 就算他在这里饿死, 太子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他看着高台上和太子樗蒲的王羲之、王述二人, 问道, “刺史大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两个人是什么人? 看起来也才十五六岁的模样, 怎么就能坐到台上?” 祖逖先是把王隐从中间拉回到座位上, 给他递了一杯酒, 说道, “巧了, 他们也姓王, 只不过, 一个是琅琊王氏, 一个是太原王氏。” 王隐恍然大悟, 一拍脑门, 说道, “怪不得哪, 刚才殿下知道我姓王时, 回头问了他们两个是否认得我。 原来是这个意思, 假若我是琅琊或者太原王氏, 那是不是殿下就会回答我了哪?” 祖逖摇了摇头, 说道, “怎么会哪? 你要是那两郡的王家, 根本就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就在王隐还在思考祖逖话里话时, 虞茂走了过来, 说道, “吆,我当是谁哪? 原来是抄袭我文章, 还不承认, 被我戳破了, 反过来污蔑我的陈郡单家子。” 王隐正要和虞茂对质, 被祖逖压住了手腕。 王隐不解的看向祖逖, 祖逖笑着摇了摇头, 说道, “是叔宁啊, 听说你服丧期间, 还不忘修史明志, 这在余姚都传成美谈了, 道明兄(诸葛恢)也是多次写信来, 夸赞你。” 虞茂一看这旁边坐着是祖逖, 自然不敢多说, 就退到了一边去。 看虞茂走后, 王隐才问道, “刺史大人为什么不让我和他对质?” 祖逖笑了笑, 说道, “殿下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嘛? 刚才那个小子, 是余姚虞家, 他们可是隐匿了万户人家, 你猜朝廷怎么处罚他们的?” 王隐想了想, 说道, “冲没家产?流放千里?” 祖逖摇了摇头, 说道, “什么都没有, 而且还减免了他们家三年的税赋。” 王隐怒了, 说道, “刑律里都有的, 藏匿五户以上都是死罪, 像他们这种不灭族都是法外开恩了, 怎么还会减免他们的税赋?” 祖逖按住王隐两只手, 防止他跳起来, 说道, “事情就是这样的, 那你说, 现在你要和他起了争执, 殿下是偏向你, 还是偏向他, 来拉拢余姚虞家哪?” 王隐低下了头, 他知道了答案, 说道, “那就没有办法了嘛?” 祖逖拍了拍王隐的背, 说道, “有啊? 不和他去争就好了啊?” 王隐说道, “可我心里憋屈, 而且我能证明, 抄袭那个让是他不是我。 家父讳铨, 铨选官吏的铨, 我在写到这个字的时候, 都会少上一笔, 虞茂抄得时候没有注意, 也一起抄了过去, 只要我翻出来, 真相立刻大白。” 祖逖苦笑了一下, 说道, “殿下刚才的态度还不明显吗? 你是有理, 但谁听你说话哪?” 王隐越想越气, 问道, “难道就没办法了嘛?” 祖逖摇了摇头, 说道, “我劝你不要去争, 越是去争, 越是麻烦。 这事情不但牵扯到虞茂一个人, 还绑上了余姚虞家的清誉。 虞茂正是吃准了这一点, 才敢恶人先告状的, 你要是和他去争辩, 那你面对的就是整个虞家, 乃至和他们有联姻关系的江南世族们, 到那时候, 即便你再有道理, 也没有他们声音大。 或者说得再直白些, 即便是殿下肯为你主持公道, 赢了这场官司, 你也会不明不白的消失, 然后舆情就会反转, 而你身后将永远背负这个骂名。 所以, 殿下什么都没有说, 其实, 是在保护你。” 王隐听了这一番说, 才明白祖纳为什么每天宁愿背着棋盘去输钱, 也不肯花时间写一些对社稷百姓有好处的奏疏。 说道, “所以, 晋昌公也是因为这个, 才痴迷于博弈的?” 祖逖点了点头, 说道, “你能想到这个, 说明你在治史上下了功夫。” 王隐还是不甘心, 问道, “那我该怎么办?” 祖逖笑了笑, 说道, “处叔, 你既然在史学上下了大功夫, 想来是知道王翦讨封的典故吧?” 王隐点了点头, 说道, “秦灭六国, 王翦将大军在外, 讨封自污,以求自保。 大人是让我也行自污之道? 可我该怎么行哪?” 祖逖笑了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道, “这个简单, 你多用一些怪字错字, 甚至你自己可以造一些, 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字, 这样即便他们再把你的文稿骗去了, 也和看天书一样, 久了, 他们就不会打你的主意了。” 王隐给祖逖行了一个大礼, 说道, “多谢大人救我。” 祖逖摆了摆手, 说道, “说来惭愧啊, 你所深恶痛绝的事情, 我也一直在做。 用不了多久, 我的子侄也会成为太守。” 王隐愣了一下, 说道, “大人不必事事和我说的。” 祖逖叹了一口气, 和王隐碰了一下杯, 说道, “说出来感觉还能好受一些。” 祖逖在那里伤感着原则如流水一去不复还的时候, 台上的司马绍和王羲之已经勾兑完了治下八州的郡守名单, 最后司马绍还是把目光移到寻阳郡, 问道, “就非得把这个寻阳太守, 给周光吗? 我倒不是说他不好? 他不是才十一岁嘛? 这会不会让人笑话啊?”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殿下, 寻阳郡就两个小县, 淮南郡都让东宫的人去了, 你还不能宽一手?” 司马绍还是有些为难, 说道, “这不是宽一手窄一手的事情,” 王羲之又说道, “殿下,差不多了吧? 左右卫率都派了太守, 还把候选太守的张茂调到了太子卫率, 以后再放到吴郡去, 怎么算, 你也不亏。” 司马绍还是不死心, 说道, “这些都可以让回去, 你看这丹杨尹, 能不能让太真去做, 大连那个人, 太死板, 以后我怕是连微服私访都要被他管上一管。” 王羲之摇了摇头, 说道, “殿下,差不多得了? 怎么说晋王也是你的父王, 你怎么也得给你父王的亲信留一两个肥差吧?” 司马绍还是在犹豫, 说道, “这扬州就这样吧, 可你看看这江州, 清一色的大将军嫡系, 针插不进, 水泼不进。 要是这样, 你们还让我斟酌什么? 我也不能白白担了这事。” 王羲之白了对方一眼, 说道, “这不是嘛,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 鄱阳太守顾众是谁的人。 最多这样, 虞潭不是回来当宗正了嘛, 这南康太守, 你再安排的信得过的。” 司马绍一喜, 说道, “那这可是你说的啊, 要是到时候大将军翻脸不认, 可别怪我不配合。 那就顾荣的儿子顾毗吧, 他在建康待了够久的了。”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放心, 大将军不会为了这一个小郡和殿下翻脸的。” 司马绍又皱了皱眉头, 说道, “还是不行, 你看这湘州、荆州, 一个我的人都没有。 这要是他们想合谋害我, 我都得不到消息。” 王羲之也恼了, 把几案一掀, 说道, “不行就不办了, 你爱找谁找谁去。 我不伺候了。” 司马绍见要价高了 , 赶忙又往回缩了缩, 说道, “这样,湘州我也不要了, 荆州, 荆州必须得给我留一个出来, 这是底线了。” 王羲之重新坐回来, 说道, “先说好, 襄阳、南郡、南平, 不要考虑。” 司马绍一歪嘴, 说道, “那就来一个武陵郡的吧, 也算益州、湘州、广州都挨着。 那我就写了啊, 武陵太守 向硕。”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你可真会做生意, 我看哪, 宣城的沈大老板都没你会做生意。” 司马绍停了笔, 说道, “说起沈充, 他这个宣城太守, 也算你们王家的一个名额吧? 那你还得再让还我一个, 我也不贪心, 颍川太守,刘挺, 怎么样?” 王羲之捶了捶脑袋 , 说道, “你也太精明了, 沈充也要算, 豫州这些地方, 朝不保夕的, 你也要占一个?” 司马绍顺着王羲之的话, 说道, “那就把吴郡换给我, 我让元规去。” 王羲之摆了摆手, 说道, “别,就那榆木疙瘩, 去了非给吴郡的天掀翻了不可。 颍川就颍川吧。” 司马绍写下了刘挺的名字, 还是觉得有些吃亏, 刚想要开口, 王羲之就预判了他的预判, 说道, “我祖母时日无多了,到时候世儒叔父要守丧,他这个建安太守的位置, 你可以安排你的人准备准备。” 司马绍的悲痛大过欣喜, 说道, “连她老人家也要离我们而去了嘛?”喜欢新语新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语新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