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点了点头,看向王导,说道, “茂弘,尽管说来。” 王导起身,走到殿中间,看了看左边的倒霉蛋戴渊,又看了看右边的卫展,说道, “现在天下动荡,正是大王争取人心之时, 征华轶、除周浚、灭杜弢、驱杜曾, 有太多无辜之人, 被卷进了这些谋逆大案之中, 让他们不得不远遁山野, 又或者山野无食,只能投靠了胡羯。” 晋王捋了捋胡须,仔细考虑着王导的话, 王导的话,只说了一小半, 最重要的一句话,王导留给了晋王自己考虑。 晋王自然也体察了出来, 华轶这些和他们正面开战的对手, 就算还剩下一些亲信子嗣藏在大山深处, 也没有几个人了, 更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作为总理朝政的王导,不可能为了那三五个人,来特意说上一番。 他真正的用意,还是义兴周家。 周玘父子的叛乱,虽然都流产了, 没有在行动上造成大的伤害, 但却像一块大石头一样, 始终压在所有吴人的胸口, 不知道什么时候, 晋王想起来了, 就会顺着周家这石头追查下去, 这要是真查下去, 整个吴地的那些世族巨商, 又有哪一家和义兴周家没有亲密关系? 再加上, 晋王当年刚刚渡江的时候, 吴地的世族给晋王甩得那些脸子, 想一想, 就没个好。 晋王点了点头,又问道, “还是茂弘知我, 我一直都想着解开这个心结, 但又怕大家觉得,是我太过软弱。” 王导微微的行一个君臣礼,说道, “大王, 臣听闻华轶的故吏高悝, 将华轶的两个儿子隐匿在山中, 如果大王能够将华轶的两个儿子赦免, 那天下人就能看到大王的心胸。” 晋王点了点头,看向倒霉蛋戴渊,说道, “若思,你要多和茂弘学学, 你看看茂弘, 能从小事之中,看到大问题, 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哪像你, 一个刺杀太子的案子, 查了两三年了, 案子没查出来, 当年替太子受伤的琅琊王, 倒是先不明不白的死在火中。” 戴渊也郁闷啊, 让他怎么查? 他不过一个护军将军, 就算他知道山氏和安国, 就在乌衣巷, 他也不敢派兵进去搜上一搜。 戴渊实在觉得难受,把心一横,说道, “大王,臣查出了一些事情, 只是这其中牵扯到了骠骑将军, 还请骠骑将军回避。” 听到这句话,王导转身就要走, 但却被晋王一把拉了回来, 晋王这气就不打一处来, 心想—— 好你个戴若思啊, 我这边想着怎么能够拉拢群臣,聚拢人心,让江山社稷起再起稳步攀升。 你可倒好, 一上来, 先把我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给拆了? 说句不好听,但却很现实的话—— 就连我司马睿,也比不上他。 晋王赶紧给找补, “茂弘和孤,行同一体, 可以对孤说得, 没什么需要向茂弘隐瞒的。” 戴渊心里直骂娘, 这个案子怎么查? 好不容易查到点线索, 晋王亲自出手给掐断了。 戴渊还在想着,就听王导问向身后的王羲之, “逸少,你是不是有事要和大王讲?” 王羲之走出来,行过了礼,说道, “大王,臣昨天去过宗庙, 见过琅琊王, 还从宗庙带走了琅琊王妃和世子安国。” 晋王也愣了, 心想—— 这事,我能不知道嘛? 我这不是给你打掩护嘛, 你怎么还自己暴露自己哪? 晋王面露难色的问道, “这么说来,你和这次纵火案, 是脱不了干系了?” 王羲之摇了摇头,说道, “臣去的早,没赶上火起。 家里伯母想看看安国世子, 吩咐臣去将琅琊王妃请到家里做客。 没想到, 后来又出了这事情。” 晋王一直盯着王羲之的嘴, 当王羲之说道家中伯母的时候, 晋王就怕他的嘴一瓢, 把伯母的姓氏荀也带出来, 好在, 王家的子弟, 各个都是装糊涂的高手—— 自从虞妃死后, 太子和琅琊王本来就一直养在王家, 他们俩对待王导的夫人曹氏, 那就和对待母亲是一样的。 当然了, 他们哥俩的感激之情, 也包含着, 王家从王宫里,把他们母亲荀氏保全了下来, 藏到了府中, 这一直是晋王的一个心结。 而且现在变成一个巨大的麻烦—— 要说,母凭子贵,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现在司马绍是太子, 扶正荀氏,是一点毛病没有。 但问题就在于, 这个荀氏, 不是颍川的荀氏, 而是鲜卑的荀氏。 晋王担心王羲之说出荀氏, 但看王羲之还算识相, 自然也要帮他遮掩一二, 咳了两声,说道, “若思,你看, 这是你没问呐, 怎么能说是茂弘藏私哪? 曹夫人抚养阿绍、阿裒, 安国就和她亲孙子一样, 祖母想见孙子了, 还要和你报备嘛?” 戴渊有很多不可描述的话想说, 但碍于脑袋是自己的, 只能忍了又忍—— 这叫什么事嘛, 有嫌疑的,都不让查。 这个案子,神仙也破不了。 戴渊索性就撂了挑子,说道, “大王,是臣无能, 还请大王另择贤明。” 晋王一听这话就急了, 这朝廷上下,好不容易找了这么一个肯干又肯背锅的, 要是放走了,那这闷气不是只能自己留着了? 又咳了三声,说道, “若思,不要急嘛, 孤不是也没有罚你嘛, 你的工作大家都看得见, 知道你最辛苦, 这样, 这个纵火案, 你就先不用管了, 都交给道舒, 你专心侦破两年前的刺杀案, 怎么也该给个交待了。 不然, 阿裒死不瞑目。 ” 戴渊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 好家伙, 总算是把这个破案子推出去了, 且看看卫展要怎么审。 晋王翻回头来,和卫展说道, “道舒,这谋逆的案子都停下来, 不再过问胁从,择机赦免。 你把这个纵火案的事情抓一下。 有什么困难,和孤讲。 不管涉及到谁, 一查到底。” 卫展也没含糊, 来得路上,他就想好了, 王导把华恒的信件交给自己, 多半就是让他做恶人,晋王做好人, 把之前的谋逆旧案一下都了结了。 事情果然和他想得一样, 甚至连纵火案, 最终落到他头上, 卫展也提前想到了。 卫展当场就问向司马冲, “东海王, 既然你说是石勒奸细纵火烧宗庙, 为什么, 宗庙里没有过火的痕迹, 反倒是宗庙外的那间茅庐被火烧了哪? 难道石勒的奸细, 消息已经灵通到了, 上午琅琊王才被罚去守庙, 下午奸细就能从几百间房子中, 找出琅琊王的行踪?” 司马冲也没想到, 他放完了火后,自以为一切做得很彻底, 为了保险,他甚至还亲自去见了戴渊,对他一顿威逼利诱。 可没想到, 父王竟然拆自己的台, 把这差事交给了卫展。 一时间慌了神的司马冲,露出了孩子天性,本能的看向晋王。 好在晋王反应快, 要不然焚杀亲子的罪名,可就落他头上了。 说时迟那时快, 晋王不等众人反应过来, 已经一脚把司马冲踹翻在地, 跟着一顿父慈子孝鞭就抽了上去, 打完了一顿后,又补了两脚,说道, “好你个不孝子啊? 裴太妃的谆谆教诲,你当耳旁风, 四书五经,礼乐春秋你不学, 偏偏学什么刺客列传, 阿冲就算是犯了错, 那也还有祖宗家法在, 还轮不着你来插手。 你这逆子, 看我不一剑…… 哎, 阿绍,你不要拦我。” 晋王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给众人都看傻了, 以至于,他拔剑要砍司马冲的时候, 司马绍还在上一个环节回味, 一听到父王的呼唤, 司马绍知道又该表演父慈兄友那一套了, 咔嚓一下脆生生的跪到晋王面前,夺剑就要往自己脖子上砍, “父王,弟不贤,兄之过, 罪在儿臣, 是儿臣没有领会父王微言大义, 没有教好冲弟, 才让他犯下了违逆人伦的大错, 父王, 要杀就杀儿臣吧, 千错万错, 都是儿臣的错。” 司马冲一边感激,一边骂娘, 心想—— 卫展只是怀疑, 太子倒好, 直接把罪名给踩实了, 把案子挑明了。 晋王一看,台阶差不多有了,也就顺着下来了,说道, “念在你年幼, 故东海王又有大恩于朝, 他如今绝嗣,香火不继。 裴太妃孤苦, 孤实在不忍她再受丧子之痛。 夺去东海王都督中外军事之权,六军五校你是管不了了, 给你留一个长水营, 看着些东海王府, 无明旨无大赦,不许出府。” 司马冲直接就懵了, 虽然这活办砸了, 但这事情可是父王让办的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倒像是自己擅自行动? 司马冲往前跪行两步,哀求道, “父王,儿臣冤……” 枉字还没出口, 晋王的大脚就又到了, 司马绍还特意往旁边窜了窜, 又是一顿殿前训子后, 司马绍看着火候差不多了, 这才慢慢的扑到司马冲身体上, 哭着喊道, “父王,要打就打儿臣吧, 都是儿臣管束不严, 今后儿臣天天给冲弟讲读论语, 让史官给冲弟解读春秋大义。” 晋王顺着司马绍给得坡,又把驴脾气给下了,说道, “太子这个提议好啊, 阿冲干出这种违背祖宗、忤逆人伦的事情来, 都是教化不够, 依孤看哪, 是时候, 置史官,明大义, 兴太学,传王化。 茂弘以为如何?” 王导眨了眨眼睛,说道, “大王英明,太子仁德, 依臣愚见, 既然令长兄、彦先兄也在场, 那就把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事情, 也一并定了吧?” 晋王点了点头,说道, “茂弘之言,甚合我心。 令长兄、彦先兄, 这次就不要推辞了吧? 你们看, 这逆子要是再不受些圣人教化, 还不知道干出什么事情来哪?” 薛兼看了看贺循, 贺循点了点头, 看来今天也只能到这个份上了, 薛兼站起身来,把太子和东海王都从地上拉起来,说道, “太子殿下,你可要想好了, 老臣教学向来严厉,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司马绍多聪明的人哪,立马就给行了弟子礼,还拉着司马冲一起拜过贺循、杜夷, 甚至连王导都没有落下,可以说把人情世故都玩明白了。 王导自然是连连拒绝,连忙表示自己的学问浅薄,政事繁忙,担不起教导太子重任。 司马绍也不含糊,说道, “父王常和学生说, 他和茂弘师父、处仲师父,是布衣之交, 江南的基业开创,全赖二位师父, 内事不决问茂弘师父, 外事不明问处仲师父, 让学生多向二位师父学习, 学生一直以来, 都是以二位师父为榜样, 不管二位师父认不认学生, 但学生心里, 二位师父早就是学生的师父了。” 王导眼睛一亮,心想—— 这倒是个好对手, 看来, 再过几年, 别说什么司马冲、郑阿春, 这个耀宗,那个耀祖的了, 就怕是司马睿本人, 都得避其锋芒了。 王导自然是客气了一阵,才说道, “琅琊王不幸亡故, 他的遗孀孤儿, 臣看还是太子殿下带去东宫吧。” 司马绍听到这话,真是恨不得抱住王导亲一口, 这哪里是什么遗孀孤儿,分明是拿捏东海王的利器。 司马绍还没说什么, 只听王导又说道, “家里还有几个老仆人, 伺候人很上心, 太子殿下也一并带到东宫吧。” 司马绍听到这句话,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 几个仆人而已, 权倾朝野的王导自然是不能看在眼里, 但他偏偏又在这里说了, 那么仆人就不可能是仆人, 不是仆人,又在王家, 还和太子有关, 那不就是太子的生母荀氏嘛? 王导这是要把自己最大的短处也交还给自己。 司马绍的眼泪都快飙出来了,还没来得及感谢,就听王导说道, “大王,臣这么做,没问题吧?” 晋王自然也听出了王导话中之意, 以及话外之意—— 如今,太子羽翼已丰。 之前那种派人来行刺荀氏的事情, 就不要再做了, 省得大家都难做。 晋王咳了四声,说道, “还是茂弘考虑的周全, 这仆人之前把阿绍、阿裒都带得很好, 要是别人,孤还不放心哪。 孤刚想开口, 又被茂弘想到了前面。”喜欢新语新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语新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