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新语新编 > 第70章 世若无君子,当行小人道

第70章 世若无君子,当行小人道(1 / 1)

贺循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 我听说过你,最近风头无两的温太真嘛, 听说满朝公卿都到你的船上去问策清谈。 就是老夫这身体实在不由自己, 要不然也早就去拜见你这位高贤了。” 温峤被贺循调侃的一阵脸红,说道, “晚辈岂敢,晚辈是太急了, 一时说错了话,还请贺令君海涵。” 贺循摆了摆手,说道, “都自己找地方坐下,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接着,贺循看向和他年纪差不多的杜夷,问道, “行齐兄,你不是也一直病卧府中,怎么今天也跟着这些年轻人出来疯了。” 杜夷看了一眼司马绍, 司马绍点了点头, 杜夷直接说道, “本来哪, 我和彦先兄一样,也是老病不堪驱使, 但今天,太子殿下说要重开太学,传播教化。” 贺循听到太学两字,挑了挑眉头, 据他所知,今天的朝会里,只提了庠序,并没有谈论太学。 看来又是这太子司马绍自作主张。 看到贺循的反应,杜夷也不意外,继续说道, “我想着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年活头了, 要是能在故去之前,看到儒学再兴, 也算没有辜负这一生受得圣人教诲。” 贺循点了点头, 英雄所见略同, 他也正有这个想法, 尤其是永嘉之乱以来, 渡江的也好,还是江南吴人也罢, 都不再谈论儒学经典, 反倒热衷于清谈辩难, 在玄之又玄的争论中混日子。 见贺循也有同样的想法, 杜夷索性就放开了说, “自晋代魏以来, 浮华之风日隆,奢靡之气日盛。 世人多弃儒入玄,以清谈论玄来博取声名, 各州郡中正,选人用才,也不再以策试为凭,而只看其名望家世。 永嘉之乱,与这些清谈之士位居三公,荒废政务,不无关系。 现在,我也就剩下这一口气了, 依我看,晋朝的命数在太子殿下身上, 我就是拼上这最后一口气, 也要把该做的都做了。”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你是想让我出任太常,给太子殿下扛旗?” 杜夷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彦先兄是当世儒宗,百官敬仰, 如果彦先兄能够旗帜鲜明的站过来, 那么儒学必兴,浮华必退。” 贺循思考了一阵,问向司马绍, “这也是你所想的? 我听说你和庾元规走得很近? 他好像是推崇申韩法术。” 司马绍惊讶于贺循不出门,就知天下闻的人脉, 要知道这些申韩法术, 庾亮只在东宫和自己提过。 想来想去,看到贺循那双深邃的双眸,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反正凭自己这点阅历和见识,也骗不了对方,反而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 “是,元规常和我讲申韩变法之道。” 贺循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那你怎么看?” 司马绍正了正衣冠,说道, “先生,弟子这么看。 圣人以礼治世, 以礼约君子, 但如果王道坠地,世无君子, 则即便是圣人复生, 礼乐之道,也不足以兴国安邦。” 贺循微微一皱眉头, 他心中儒学的礼乐之教, 是根深蒂固的。 但也没急着去反驳司马绍。 而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司马绍得到了鼓励,继续说道, “礼约君子,法制小人。 礼是君子之道, 法是小人之道。 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同样, 也不可以用君子之心体小人之行。 对待君子当然要以礼相待, 但对付小人,就要以法相处。” 贺循不置可否,没有做评价,而是问道, “你现在记着要行齐兄来做国子祭酒,让我来出任太常, 是不是想借着我们二人的名望,来稳固你的太子之位?” 司马绍毫不掩饰的点了点头,说道, “是,我确实有此私心。 我也不得不有此私心, 就在刚才, 我的三弟,一把火烧死了我的二弟。” 贺循眉头皱得更紧了,说道, “这天下还没安定哪,八王之乱的故事,还历历在目哪, 这就又要开始了嘛? 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 你可以不答。” 司马绍猜中了八九分,说道, “先生请讲。” 贺循双眸盯着司马绍的反应,说道, “如果有一天,你位登九五了, 会怎么对待你那些异母弟?” 司马绍平静的看着贺循,说道, “武帝待兄弟宗亲太宽仁,才有得八王之乱, 魏文帝待兄弟太刻薄,才会让权柄移位。 平心而论,我当取其中, 不会太宽仁,也不会太严厉。”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你还算老实, 既然行齐兄那么看好你, 那我这把老骨头,也就最后拼一下。 这个太常之位, 我就接下来了。” 贺循说完了这话,就把几个年轻人打发了出去,留下杜夷又探讨了几句双方各自的病情。 谈得差不多了,确定司马绍等人没在守在门口了, 贺循才悠悠的说道, “行齐兄,你藏了一辈子, 这次终于是要出鞘了嘛?” 杜夷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本来只是想敷衍一番, 毕竟太子三番两次的来拜访, 可我看到了东海王的狠毒, 他居然敢在宗庙之外放火, 还把看守宗庙的人也都杀人灭口, 简直是无法无天, 要是这样的人, 走到了那个位置上, 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跟着受苦。”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这样的人自然不配, 但太子,也不见得就那么简单。 你听到他今天那番话了嘛? 世无君子,当行小人之道。 只怕他将来会走魏武帝的路子也不一定, 那样的话,对我们这些世族子弟, 又是一场灾难。” 杜夷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这么看,人在其所染。 太子现在身边都是一些锐意进取、一心求变的新锐, 自然就会想要变革掉旧的,才好让这些新锐掌权。 可现在,如果你和我,再加上薛令长。 三人共同辅佐太子, 太子未必不能重回圣人礼乐之道。” 贺循听杜夷提到了老友薛兼,直摇头,说道, “令长兄?比你还大两三岁吧? 我们这三个耳顺之年的老头?” 杜夷眼珠子一瞪,说道, “老头怎么了?魏武帝不是还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 怎么,彦先兄就没有这想法? 要是我们三人再不拼一回, 只怕我们三人一去, 世间就没有儒学了。” 贺循点了点头,坐起身来,说道, “那就听你的,你说琅琊王的妻子被谁接走了?” 杜夷看到贺循坐了起来,完全不像刚才就提着一丝游丝的样子,说道, “你这老东西,这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嘛?怎么不去上朝?” 贺循把眼睛一瞪,说道, “上朝去干什么? 看着王家兄弟耍威风?” 杜夷也点了点头,说道, “你还真别说, 敢在这个时候,收留琅琊王妻子的, 恐怕也就只有王家了。” 贺循附和道, “是啊,刚才你说去找令长兄, 是不是现在就去, 毕竟令长兄岁数大了, 睡得早。”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薛兼的声音, “彦先,这背后说人,可不是君子之道哦?” 杜夷往旁边坐了坐,给进来的薛兼腾了个地方出来。 薛兼刚刚坐下, 贺循就说道, “君子之道? 刚才有个小子说了, 世无君子,当行小人之道。” 薛兼听到这话,笑了笑,说道, “怎么没有君子? 这一个屋子里, 不就有三个君子嘛? 天下缺得不是君子, 而是君子容身之处。” 杜夷配合的鼓了鼓掌,说道, “令长兄应该早来一点, 就能教训教训那几个年轻人了。” 薛兼可不是什么几句话一夸就飘起的年轻人,随着杜夷的话,笑了笑,说道, “行齐这是哪里的话, 我不过就是虚长几岁, 哪能倚老卖老哪? 我家养得龟,还是家祖年幼时养得哪, 要是比年岁, 它是不是也该教训我?” 杜夷见薛兼就是不入套,忙看向贺循。 贺循笑了笑,说道, “行齐,你还不知道吧? 他们薛家两代为太子师, 宫里的、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 哪一个能逃过他的眼睛。” 杜夷故作惊讶,说道, “失敬失敬, 我以前只知道你们被称为江南五隽, 不知道令长兄家学渊源。 看来这太子少傅,是非令长兄不可。” 薛兼把眼珠子一瞪,说道, “少了啊, 你们一个个的才多大岁数,就在家装病不去上朝, 害得我这么大的年纪,还得去做什么丹阳尹, 现在又想害我当太子少傅。 我今年都六十有三了, 我不干, 你们谁爱干,谁干。” 贺循不慌不忙的问道, “那可是三世太子师啊, 这个美名可是要记在史书上, 传颂千秋万载的, 你就一点也不动心?” 薛兼摇了摇脑袋,说道, “要是早四十年,你问我, 我肯定动心, 现在嘛, 除非有人能当这个太子太傅。” 杜夷顺着就说道, “是啊,彦先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可是圣人教化。 你要想让令长兄同意, 你也得动动地方不是?” 贺循嗖一下蹦起来,两拳虎虎生风,说道, “来啊,比划比划? 打赢了我, 怎么都行。” 杜夷看着刚才还吊着一口气的贺循,现在像个跳脱的猴子一样,说道, “好,我说一件事, 这消息是从平阳传出来的, 传闻刘聪打算在今年处死皇帝。” 贺循不再玩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盯着杜夷问道, “你这话当真?” 杜夷点了点头,说道, “千真万确, 石勒在晋阳,刘曜在蒲坂,郭默在河内, 三人天天派人到平阳和河东聚拢流民, 这两郡本就遭了半年的旱灾、蝗灾, 又被石勒决了汾河、黄河,灌了汾河谷地, 一旱一涝之下,百姓根本没法活了, 都纷纷外逃。” 贺循点了点头,说道, “看来时间紧迫,不能再装病了。” 三人打定了主意,共同出任要职,辅佐太子司马绍。 司马绍这里还不太知情, 他回到府后,也没闲着, 派出左右卫率的人,去城里打听山氏和安国的下落。 不多时,左卫率羊鉴来回报—— 说有人看到, 王羲之在东海王去之前,乘一辆马车离开了宗庙。 司马绍盯着羊鉴,问道, “这个消息还有谁知道?” 羊鉴说道, “现在就殿下和臣, 殿下若是不放心臣, 臣知道该怎么做。” 司马绍摆了摆手,说道, “你可是羊太妃的亲眷,孤怎么会不信你哪? 这消息可靠嘛?” 羊鉴点了点头,说道, “臣亲自去和逸少核实过, 他没有否认。” 司马绍点了点头,说道, “好了,这件事就到这里了。” 羊鉴擦了一把汗,好在自己刚才脑子快—— 把查到这消息的那个兵丁瞒了下来, 要不然,今天就都得死了。 当然了,自己没死,也不是自己就有多可靠, 实在是按照辈分来说, 王敦都得喊他一声舅舅。 羊鉴这边庆幸自己饶了一条命, 王羲之那边把风露给太子左卫率后, 一直等在门口, 可左等右等, 等得太阳的休假了, 还是没有看到太子来王家展示一波兄弟亲深。 倒是看他等得久了, 王悦命人给他搬了张椅子过来, “你还等嘛? 依我对他的了解, 他不会来的。” 王羲之回头看向王悦, 见他就这么轻松的开口说话了, 属实是有点惊讶。 王悦倒是不在乎,说道, “嗐,现在没人会在我身上花心思了, 琅琊王都死了, 那太子和东海王的纷争也就该开始了。” 王羲之好奇的看向自己这个心大的堂兄,问道, “你觉得他俩谁会赢?” 王悦笑了笑,说道, “这还用问,看看两人从宗庙回来都做了什么吧—— 太子去了贺令君的府邸,而且还是带着杜祭酒去的, 可东海王哪? 发动了六军五校的人马, 在城里搜查盗匪?” 王羲之略微一惊,问道, “长豫兄,足不出户,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王悦笑了笑,说道, “自然是有内应了, 总不能让同样的事情, 在你身上再发生一次吧?” 王羲之望向王悦的眼神中带了些感动,毕竟当初要不是王悦把保护自己的人调过去保护王羲之,他自己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王悦看王羲之就要哭出来了,安慰道, “行了,该知足了, 我就是腿都废了,他们死了一堆人。”喜欢新语新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语新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光明世界 清穿之固伦纯悫公主 偏执反派的小爸爸觉醒后 百万倍反馈:我打造诸天最强族 就蹭蹭主角光环,怎么就黑化了? 洪荒:我以力证道成圣 超神学院:开局曝光赛博天庭文明 大司农 烂俗的狐狸(abo np) 梦幻三界之九天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