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金爱财,金招娣的脸上就露出了深深的恨意。那个曾经的家族败类,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出卖亲情和良知。他不仅对李清歌的父母下手,还差点害死了李清歌。这份仇恨,金招娣从未忘记。
“这个无情无义的家伙,绝对不能轻饶了他。”金招娣咬牙切齿地说道。
李清歌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她冷冷地说道:“姑母您放心,虽然念着血缘关系,我不会要他的命。但我会让他生不如死,后悔当初做的那些事情。”
说完这句话,李清歌转身走向门外。她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坚定和决绝。她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但她也相信,只要有爱在心中,有信念在支撑,她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金招娣看着李清歌的背影,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她知道,这个侄女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单无助的小女孩了。她现在是一国之君,是万民敬仰的女帝。但她也清楚,无论李清歌的身份如何变化,她对自己的那份亲情和孝心永远不会改变。
щшш? д n? ¢o
夜幕降临,老宅里灯火通明。李清歌和金招娣围坐在桌旁,谈论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她们的笑声、泪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感人的画面。在这个夜晚,她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那个充满亲情和爱的时光。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清歌开始着手处理父母的身后事。她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为父母建造了一座宏伟的皇陵。在皇陵的奠基仪式上,她亲自为父母敬酒、献花,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感激。
同时,李清歌也没有忘记对金爱财的惩罚。她派人暗中调查了金爱财的罪行,并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在朝堂上,她当众宣布了金爱财的罪行,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金爱财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李清歌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回到老宅,陪在金招娣的身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和亲情。她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自己的身份如何变化,这份亲情永远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在金招娣的陪伴下,李清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她们一起回忆过去、谈论现在、展望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李清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姑母的疼爱和支持。因此,她更加珍惜和姑母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
终于有一天,金招娣拉着李清歌的手说道:“孩子啊,你已经是一国之君了,不能再这样陪在我身边了。你应该回到你的国家去,去管理你的臣民、去治理你的国家。只有这样,你才能让你的父母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才能让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人刮目相看。”
李清歌闻言,心中一阵酸楚。她知道姑母说得对,但她却舍不得离开这个温暖的家、舍不得离开这个疼爱自己的姑母。然而,她也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于是,她含泪点了点头说道:“姑母您放心吧,我会回去管理我的国家、治理我的臣民。但我也会经常回来看望您、陪伴您。”
说完这句话后,李清歌转身离开了老宅。她骑上骏马、带着随从踏上了回京的路途。在路途中,她不断地回头望向那个熟悉的方向、那个充满亲情和爱的老宅。她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自己的身份如何变化,那份对姑母的孝心和爱意永远不会改变。
聊完了家常琐事,李清歌轻轻挥了挥手,示意苏小梅带着金招娣退下。她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每一丝力气都恰到好处,不浪费分毫。金招娣离去时,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李清歌则以一个温柔的微笑回应,那笑容中蕴含着无尽的安慰与力量。
待二人退出殿外,李清歌站起身,走到铜镜前,仔细打量着自己。她身穿一袭普通的家常服饰,朴素无华,却难掩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她伸出手,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裳,指尖滑过衣物的纹理,仿佛在抚摸岁月的痕迹。随后,她从衣柜中取出一件干净鲜亮的新装,那是一件用上好丝绸制成的衣裳,色泽温润如玉,绣着精致的龙凤图案,象征着她的尊贵身份。
换上新装后,李清歌的气质更加出众,她站在镜子前,微微侧头,审视着自己的装扮,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她转身走向大殿的门口,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而自信,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搏上。
她召见了杨天雄,这位忠诚的大臣一直守候在殿外,等待着她的召见。天雄走进大殿,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地回答道:“大炎的生产发展都按照陛下您定的规矩来,井井有条,一天比一天好。等您回朝,肯定能看到新气象。”
李清歌听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她点了点头,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天雄又笑着说:“还有个好消息,挺值得一说的。”
李清歌好奇地问是什么,天雄便说:“那个制冷厂啊,已经研发出了您一直惦记的冰箱、空调,并且开始生产了。明年夏天,老百姓就能享受到清凉了。”
李清歌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炎炎夏日中的一抹清凉。她高兴得连连叫好,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她吩咐工厂加速生产,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百姓们用着空调、吃着冰镇西瓜的场景。那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旷神怡。
“这冰箱啊,对食物保鲜可是大有好处,不管是个人还是工业,都是个重大的变革。”李清歌感慨地说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空调的好处,那就更不用说了。南方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又湿又闷,感觉上的温度比实际天气还要高,空调简直就是救命的神器。”
她想起了金陵的夏天,那炎热仿佛能融化一切。她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祖母就会用扇子为她扇风,但那微风根本无法驱散酷暑的炎热。现在,她有了能力,她要让百姓们不再受酷暑的折磨。
“金陵这地方尤其热,以前就是四大火炉之一。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也越来越多,高楼大厦代替了老房子,热岛效应更是严重。”李清歌继续说道,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百姓的关怀,“今年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好多百姓都得了热射病,有的甚至丢了性命。所以,普及冰箱、空调,真的是当务之急。”
天雄听了,深感李清歌的为民之心,他领命后,立刻就下去传达命令,让大炎的工厂都提速生产。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项生产任务,更是李清歌对百姓的承诺。
这时,苏小梅走了进来,她刚好碰到天雄离开,便走到李清歌跟前,轻声说道:“大长公主已经安顿好了,不过我刚才来的时候,发现有些小人在暗中窥视,恐怕对陛下不利。”
李清歌听了,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但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淡淡地说:“这些小人我早就注意到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他们自己要找死,我也乐意成全他们。”
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威严与力量却让苏小梅感到一阵心悸。她知道,李清歌从来都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她有着铁一般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手段。
小梅笑着说:“陛下神功盖世,谁敢来冒犯您呢?”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李清歌的敬仰与信任。
李清歌听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她知道,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身边这些人的支持与信任。她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他们的忠诚与付出。
……
边境那边,烽火连天,战鼓雷动。乾隆被李清歌的话气得暴跳如雷,他无法接受一个女子竟然敢如此挑衅他的权威。宫廷里,也因此而遭了殃。这几天,养心殿里的宫女太监,因为点小事就被杖责的特别多,还有个小太监被打死了。在皇权之下,生命就像草芥一样脆弱。
乾隆的愤怒无处发泄,他开始对那些前朝大臣下手。以前,他大多都宽恕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大臣,只要加倍罚金就能免罪。但现在,他把这些大臣当成了靶子,有的被判了极刑,有的被流放到了偏远地方。一时间,朝廷和民间都震动不已,后宫也是人心惶惶。
最让乾隆生气的是,李清歌无意间透露出来的一句诗句。那天,李清歌到京城后,碰巧遇到了被押赴菜市口行刑的人。她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因为一句诗而遭的祸。那句诗,正是她曾经随口吟诵的一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句诗,原本只是她抒发心中感慨之作,却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些人的催命符。乾隆听到这句诗后,更是气得不行。他觉得李清歌这是在嘲笑他,嘲笑他的无能,嘲笑他的失败。
然而,李清歌却并没有在意乾隆的愤怒。她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做。她不会因为乾隆的愤怒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更不会因为他的威胁而屈服。她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她站在大殿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挑战等着去克服,但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夜已深,月挂中天,银辉洒满寂静的庭院。一阵清风悄然掠过,带着初秋的凉意,穿堂过巷,最终停驻在一扇半掩的窗前。窗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本古旧的书籍,书页随风轻轻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有诗云:“清风它不认识字,为啥胡乱翻书页?”这诗句,便是缘起于这样一个宁静而略带寒意的夜晚。
写这首诗的,是一位年迈的学者,他披着一件单薄的衣裳,坐在书桌旁,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无奈与感慨。夜风透窗而入,不仅带来了凉爽,也搅乱了他精心整理的书页。他轻轻摇头,苦笑一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于是提笔,将这份感触化作了诗句,留在了纸上。
然而,当这首诗辗转传入乾隆皇帝的耳中时,其意境却被赋予了全然不同的解读。乾隆,这位大清的君主,坐在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中,手捧诗卷,眉头紧锁。他将“清风”的“清”字,与自己所统治的大清国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诗人是在借物喻人,讽刺满清作为外来政权,不懂汉族的学问,如何能治理好中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一时间,宫廷内外,风声鹤唳,又一场因文字而起的腥风血雨悄然酝酿。
李清歌,一个名字在京城中悄然传开。她并非寻常女子,胆识过人,才情出众。在一次文人雅集中,她听闻了这首诗的遭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慨。她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对这股文字狱的歪风进行讽刺。于是,她大胆地将原句改为“清君不识字,为啥乱盖章”。这句话,一针见血,直指乾隆皇帝本人。在她看来,乾隆不仅审美庸俗,更在国宝书画上随意盖章,破坏了艺术品的原貌,这种行为,无异于对文化的亵渎。
李清歌的这番改动,很快便在京城中流传开来。那些因文字狱而家破人亡的人,以及那些心怀反清复明梦想的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纷纷将这句话当作口号,四处传播,试图借此挑起大炎与大清之间的战争,以期推翻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
然而,当他们来到李清歌所住的驿馆时,却发现那里已经被白马军守卫得密不透风。驿馆外,甲胄鲜明,刀枪林立,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见状只得悻悻离去,心中暗自咒骂,却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李清歌口中的“老鼠”,正是指的这些人。她深知,自己的一时冲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但她更清楚,自己不能因此而退缩。
这句话的传播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乾隆皇帝在得知后,更是气得暴跳如雷。他从未想过,竟然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讽刺自己。他怒不可遏,下令彻查此事,誓要将李清歌捉拿归案。
然而,李清歌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无迹可寻。乾隆皇帝气得在养心殿内摔杯掷盏,乒乒乓乓的声音响彻整个宫殿。李玉总管见状,心中暗自焦急。他知道,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能够平息乾隆的怒火,那就是令妃。
于是,李玉顶着刺骨的寒风,匆匆赶往延禧宫。他一见到令妃,便急切地说道:“娘娘啊,您快跟我去养心殿吧,皇上气得不行了,只有您能让他消气啊。”令妃闻言,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她知道,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人能及,乾隆皇帝对她更是宠爱有加。于是,她乘坐着软轿,来到了养心殿。
刚踏入东暖阁,令妃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乒乓声响。她心中一惊,低声询问李玉是怎么回事。李玉含糊其辞地说是因为一首诗引起的。令妃一听,心中更加疑惑,急忙跟着李玉进了殿。
殿内,乾隆皇帝面无表情地坐在御案上,双眼微闭,仿佛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怒火。令妃心中一紧,知道事情不妙。但她毕竟是个聪明的女人,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强作镇定地走到乾隆身边。
乾隆睁开眼,看了令妃一眼,语气冷淡地问道:“你来干什么?”令妃微微一笑,说道:“臣妾好久没见皇上了,想来看看您。”她巧妙地避开了谈论皇帝生气的事情,试图用温柔的话语来安抚乾隆的情绪。
乾隆听了这话,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他叹了口气,说道:“后宫是不能干政的,但是如果都像你这样柔顺的话,朕又何必这么生气呢?”于是,他便将李清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令妃。
令妃听了之后,吓得脸色苍白。她觉得李清歌真是太大胆了,竟然敢如此讽刺皇帝。乾隆气得直拍御案,骂李清歌狂妄无礼。令妃心中也暗暗责怪李清歌不懂礼数,违反了三纲五常。但她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火上浇油,只能尽力安抚乾隆的情绪。
她柔声细语地说道:“皇上,您消消气。李清歌她毕竟是个女子,又年轻气盛,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就别跟她一般见识了。臣妾想,她也只是开个玩笑,并没有真的想讽刺您。”
乾隆听了令妃的话,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一些。他叹了口气,说道:“朕也知道,她可能只是开个玩笑。但是,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让朕无法忍受。朕是大清的皇帝,怎么能让人如此讽刺呢?”
令妃见状,知道乾隆心中的怒气已经消了大半。她于是趁热打铁,说道:“皇上,您想啊,李清歌她虽然大胆,但毕竟也是个有才华的人。如果您能宽容大度,不跟她计较,那么,她不仅会感激您,还会更加忠诚于您。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乾隆听了令妃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想了想,觉得令妃说得有道理。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朕就听你一次。这次,朕就不跟她计较了。但是,如果她再有下次,朕绝对不会轻饶她!”
令妃见乾隆终于消了气,心中暗自庆幸。她知道,自己这次又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危机。她微笑着对乾隆说道:“皇上,您消气了就好。臣妾想,李清歌她也会感激您的宽容大度的。”
乾隆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好了,你也别替她说好话了。朕知道,你一直都很懂事。这次的事情,朕就当作没发生过。但是,你要记住,以后别再让朕听到类似的话了。”
令妃点了点头,说道:“臣妾记住了。皇上,您也累了,早点休息吧。臣妾告退。”说完,她便行礼告退,离开了养心殿。
夜已深,月已斜。紫禁城中,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那阵清风,依旧在夜空中穿梭,仿佛在低语着什么。而那句“清君不识字,为啥乱盖章”,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流传了下来。
夜已深,紫禁城的灯火星星点点,宛如天际的繁星落入凡尘。令妃魏氏,身着华丽的宫装,眉宇间却难掩一丝焦虑,她急忙开口,声音温婉却带着几分急切:“皇上啊,您快消消气,别发这么大的雷霆之怒了!龙体为重,切莫让那无谓的怒火伤了您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