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2 / 2)

“我看陛下心里肯定有疑惑,不过现在已经解开了吧。我以钱大善人的名义,到处散粮食,仓库都堆满了。真要是有什么灾祸,咱们也能迅速救济百姓。”李清歌故意这么说,其实心中却在叹气:“李世民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该自己拿主意了,别啥事都问我。我虽然有点本事,但也不能随便说啊。你不懂隐忍的苦,还是少问为妙。”

李世民收起笑容,淡淡地说了一句:“最近观天司的人说,天上有异象,说大唐两年内会有灾祸,我心里头挺担心的。”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李清歌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焦虑。

“陛下别担心,天象这玩意儿,谁说得准呢?它也就只能给我们提个醒,具体是吉是凶,谁也说不准。您就别太放在心上了。”李清歌安慰着他,脸上带着笑,心里却在嘀咕:“灾祸?哼,岂止是灾祸,大难临头了你都不知道。我这粮食,可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不是随便什么灾都能捐的。”

李世民听了她的话,心情好了不少,微笑着说:“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好,就算刚才说话有点冲,那也是因为心系国家,可以原谅。”他的声音温和而诚恳,让李清歌心中涌起一丝暖流。

“观天司还提到火星坠落、母鸡变公鸡这些事,不知道预兆着什么灾祸?是旱灾、水灾还是地震?”李世民眼里带着期待,其实也是在试探她。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对这件事极为重视。

李清歌苦笑了一下,心中暗自腹诽:“李世民啊李世民,你这问题也太难了吧?我又不是神仙,哪懂这些玄乎的东西?推背图之类的书,看了又能怎样?知道得越多,烦恼越多啊!”她摇了摇头,故作无奈地说:“陛下,这事儿我可就不知道了。天象之事,玄妙难测,谁又能说得准呢?”

李世民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站起身,拍了拍李清歌的肩膀,说道:“算了,这件事也不急在一时。你为大唐做了这么多,我心里有数。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李清歌点了点头,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个男人,肩负着整个大唐的命运,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百姓。而她,虽然只是一个女子,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唐尽一份力。想到这里,她不禁感到一阵自豪和满足。

夜色渐深,李清歌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五味杂陈。李世民的出现,让她意识到大唐的局势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而她,作为一个女子,能在这乱世之中为大唐尽一份力,也算是不枉此生了。想到这里,她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沉入了梦乡。在梦中,她仿佛看到了大唐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之景。而她,也在这盛世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她早已洞悉了世间的法则,大唐李氏的未来,在她眼中就如同掌心的纹路一般清晰可辨。对于那些诸如推背图之类的占卜术,她只视为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李清歌,这个看似平凡却蕴藏着不凡力量的女子,总能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洞察世间万物的变迁。

此刻,她站在李世民的面前,目睹他脸色骤变,心中不禁暗自窃笑。李世民惊讶地呼喊道:“此人?竟能预知未来?”但很快,他的惊讶被一种释然所取代,喃喃自语道:“难怪他能如此精准地预测我们大唐的种种事务,这实乃我大唐之福啊!”

李世民的表情恢复了平静,他温和地对李清歌说:“你尽管直言,为朕分忧解难。”言罢,他的笑容更加灿烂,那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期待与鼓励,让李清歌忍不住想多言几句。

她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显得恭敬有加,但心中却在暗暗嘀咕。她开口道:“陛下可知?天上的火星突然闪耀,拖着长长的尾巴,人们皆视为不祥之兆。然而,如今它已消失,我认为这实则是灾难消散的象征。”

她故意顿了顿,观察着李世民的反应。果然,他被她的话深深吸引,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好奇与期待。她继续说道:“再者,母鸡变公鸡,阴阳颠倒,冬天变暖夏天变凉,这些都是大吉大利的预兆!陛下洪福齐天,引来吉祥之光,真是可喜可贺!”言罢,她再次行礼,以示恭敬。

李世民听了这些话,惊讶得无言以对。他心中暗想,此人的恭维之术真是一流,让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即便知道她是在故意恭维,也忍不住感到骄傲。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欣喜也有疑惑。

就在这时,一个神秘的声音突然在李世民的耳畔响起,向他传达了关于未来的预言。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来自天际:“帝王皆喜听好话,此乃通病。但历史不会欺骗人,未来两年,黄河将泛滥成灾,连绵的大雨将使沿岸州县苦不堪言。紧接着,黄河又会突然干涸,土地裂开,庄稼枯萎,百姓颗粒无收。异族将趁机入侵,长安城外将遍布饿死之人,景象惨不忍睹。”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仿佛被雷击一般,整个人僵立在原地。李清歌轻轻拂过衣袖上的褶皱,心中不禁叹了口气。她知道李世民虽然功勋卓著,但终究只是凡人,非神仙。人皆会犯错,而她所做的,只是尽力去弥补这些错误。

她望着李世民,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不安。他用手捂住胸口,喃喃自语道:“我竟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城外到处都是饥民,而我却因虚荣心作祟,张灯结彩地迎接异族使节?此举实非我所应为。”他扪心自问,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懊悔。

李清歌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李世民紧握双拳,坚定地发誓道:“我发誓!此生绝不再犯此等荒唐之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仿佛是在向天地宣誓。

接着,他又想到了黄河的泛滥问题。他长叹一声道:“这黄河之患,实乃棘手之事!它就像一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无奈与忧虑的光芒,仿佛是在向天地诉说着他的无奈与忧虑。

虽然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但李世民还是强颜欢笑地对李清歌说:“程卿所言极是,这是大唐的幸运,是大吉大利的征兆!”然而,他的内心却像被针扎了一样痛。李清歌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与沉重,因为他知道灾难即将来临,却感到无力改变什么。

然而,李世民并未放弃希望。他咬紧牙关发誓道:“黄河之患必须根除!虽然粮食可以暂时缓解危机,但泛滥的洪水却会让无数生灵涂炭。我们必须治理黄河以绝后患!”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是在向天地宣誓。

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站起身来准备离开。李清歌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沉重与复杂,因为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立即召集百官商议治河之事。他转身对李清歌说:“程卿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歇息吧,朕这就回宫去了。”言罢,他便匆匆离开了李清歌的房间。

李清歌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心中感到有些愕然。她想,这李世民每次来都会让她展示厨艺或才艺,怎么今天却突然没了食欲?难道他真的预知到了什么灾祸,或者观天司真的察觉到了什么异常?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然而很快,她又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抛诸脑后。她认为那些观天司的人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哪里能真的通过天象来预测国运呢?或许是自己多虑了。想到这里,她不禁撇了撇嘴,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与忧虑,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此时,李清歌的嘴角轻轻上扬,她那鲜艳的红唇仿佛初绽的花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她没把刚才的小插曲放在心上,李世民没留下来吃饭,倒也确实省去了不少麻烦。她轻盈地转过身,双手悠闲地背在身后,脚步轻快地走向后花园,打算去探望那些她亲手栽种的作物。

后花园里,一片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最真挚的馈赠。无论是蔬菜还是庄稼,都沐浴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滋润。嫩芽们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一片片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欢歌。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心情大好,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望着这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李清歌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奥秘。“这些种子很快就能长成一片,不过,就算有了千亩良田,好像还是不够啊……”她低声自语,眉头微微皱起,开始盘算起万亩良田的计划。千亩的收成已经足够大唐所需,但若是能有万亩良田,那丰收的景象,她简直不敢想象。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金色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真希望最近能有点大事发生,让我有机会展示才能,说不定还能得到李世民那小子的赏识呢。”她心中暗想,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他要是高兴了,说不定会让我自己挑选奖赏,到时候万亩良田,我志在必得。”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属于她的万亩良田在眼前缓缓展开。“不过,这跟我那‘无为躺平’系统的奖励机制好像有点冲突,还是等机会再说吧。”她轻轻叹了口气,知道这事急不得,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

而此时,皇宫之内,李世民已经召集了文武百官到大殿。大殿之上,气氛严肃而庄重,百官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写满了疑惑与不解。这么晚了,除非有紧急事务,否则陛下是不会轻易召集大家的。但看陛下的神色,又并不像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众人都感到困惑不已。

“各位爱卿,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商议一件关乎大唐未来和百姓福祉的大事。”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抚着胡须,豪气冲天地说着。“这件事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懈怠。”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的辉煌未来。

“敢问陛下,所议何事?”一位大臣忍不住开口问道。“莫不是要西征西域?我大唐国富民强,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定能让那些异族归心。”百官们一听,立刻振奋起来,以为是要打仗了,都跃跃欲试,想要为国效力。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与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的军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勇身影。

李世民当年可是马背上得天下,今天这架势,大家不难猜出他的心思。大唐疆域辽阔,周边的小国自然不敢小觑。但他们也时常觊觎大唐的富饶和强大,现在正是收拾他们、扩张版图的好机会。这是百官们的心愿,只是没人敢直接说出来。他们都期待着陛下的命令,期待着为大唐的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将们更是激动得呼吸都粗重了几分,脸颊泛红,心潮澎湃。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国家安定,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上过战场了。这次机会难得,自然是满心期待,想要再次驰骋沙场,为大唐的荣耀而战。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勇敢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世民身上,等待着他的命令和指示。房玄龄见状,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了忧虑之色。大唐乃是万邦来朝之地,无缘无故去侵扰邻国,似乎并不明智。他担心陛下的决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让大唐陷入困境。

“好,朕知道你们一定会全力支持。”李世民宽慰地一笑,抚着胡须说道。“既然如此,朕决定,从明天开始治理黄河。”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坚定与决心。

“治河?”百官们一听,顿时愣住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们都以为陛下要扩张疆土,没想到竟然是要治理黄河。治理黄河固然是大计,但……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不知道陛下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陛下,臣斗胆直言。”长孙无忌尴尬地笑了笑,站出来欲言又止。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出自己的担忧与顾虑。

“你但说无妨。”李世民虽然不悦,但也知道无忌要说什么。他挥了挥手,示意无忌继续说下去。

在那个春风拂面却暗藏挑战的春日里,长安城的大明宫内,一场关于国家命运与民生福祉的对话正悄然展开。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为这场议论增添了几分庄重与神圣。

无忌,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面容沉稳,眼神中透露出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睿智。他身着一袭深蓝色的官服,衣襟随风轻轻摆动,仿佛每一道褶皱都藏着他对国家深深的忧虑。再次露出一抹温和却意味深长的笑容,无忌拱手向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说道:“陛下,黄河,那条滋养了无数生命却又时常带来灾难的母亲河,时而干涸如枯木,时而泛滥成灾,历代王朝无不深受其害,无数无辜百姓因此丧命于洪水之中,家破人亡,景象惨不忍睹。”

李世民,这位大唐的帝王,正值壮年,眉宇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英气。他的双眼,如同深邃的夜空,闪烁着决心与勇气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黄河在他的治理下,从凶猛的野兽变为温顺的羔羊,两岸沃土千里,百姓安居乐业。他眉头紧锁,声音坚定如金石,回响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正因为如此,朕才要治理它,何错之有?黄河,是大唐的命脉,也是百姓的希望,朕不能让这条河流继续成为悬在百姓头顶的利剑。”

无忌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那是一种毅然决然的表情,仿佛内心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化作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陛下所言极是。黄河不治,百姓危矣。必须治理!”他的心中,对李世民的敬佩与敬仰如江河般汹涌澎湃。他知道,这位陛下,是为了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祉,才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

然而,无忌的眼神中却也闪过一丝忧虑,他话锋一转,叹息道:“然而,治理黄河,岂是易事?千百年来,多少英明君主,耗尽心力,却最终未能如愿。那黄河之水,时而温柔如丝,时而狂暴如兽,非人力所能轻易驾驭。”说到这里,无忌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那眼神中既有无奈,也有期待。他继续说道:“此举势在必行,但耗资巨大,尤其是粮草、物资,以及人力,皆是难以估量的开销。臣担心,一旦治理不当,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大唐陷入困境,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大殿内,百官们闻言,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或忧虑、或沉思的表情。他们之中,有的人眉头紧锁,显然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有的人则低声叹息,似乎对治理黄河的前景并不乐观。大殿外的春风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吹过窗棂时,带起一阵阵轻微的呜咽声。

李世民的脸色在这一刻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自己一时的冲动或许过于轻率了。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黄河两岸百姓在洪水中挣扎的画面,以及那些因干旱而颗粒无收的凄凉景象。他的心,被深深触动,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回想起李清歌——那位曾深入黄河灾区,亲眼目睹百姓苦难,归来后向他泣血陈词的官员的心声,心中不禁热血沸腾。

沉默片刻后,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望向大殿中的百官,他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充满了力量,仿佛能穿透每一个人的心灵:“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治理黄河。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为挑战就放弃。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懈怠。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

李世民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百官们的心田。他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的光芒。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们愿意付出一切努力,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

这时,大殿外的一缕阳光恰好穿透云层,洒在了李世民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是天神降临,给予他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百官们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彼此的信任。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将携手并肩,共同面对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与无忌,以及众多官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们派遣使者四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资料,邀请水利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同时,他们还积极筹措粮草、物资,动员百姓参与治理,整个大唐上下,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在这个过程中,无忌更是倾尽全力,他不仅亲自深入黄河沿线,了解实际情况,还与百姓同吃同住,倾听他们的心声,将他们的需求与困难一一记录下来,反馈给李世民。而李世民,则是夜以继日地审阅方案,听取汇报,不断调整策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终于,在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后,黄河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洪水不再肆虐,干旱得到了缓解,两岸的百姓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与丰收。他们欢呼雀跃,感激涕零,纷纷称赞李世民与无忌等官员的英明与功绩。

而李世民与无忌,站在黄河岸边,望着那奔腾不息的河水,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他们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对黄河的治理,更是对国家与百姓深厚情感的见证。他们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大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 ')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