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君主和结拜兄长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而心急如焚。
相反,他心里想的却是:“你们想死,不必把我拖下水,我若活着,将来或许还有机会为你们报仇。”
最终,由于张?和陈泽两人坚决要求出兵,陈馀实在无可奈何,只得调拨给他们五千名士兵,让他们先行探路。
只要他们能够成功突围,陈馀承诺随后就会跟上。
相较而言,张?和陈泽更注重义气。他们毫不犹豫地带领五千名士兵奋勇杀出。
然而,想要用五千人冲破二十万大军的封锁,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批人马刚杀出不远,就被秦军轻松吞噬,连个饱嗝都没打一下。
陈馀在后方根本不敢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消失在秦军形成的茫茫人海之中。
看到这个情况,陈馀仔细思考后认为自己不主动出击的决定是正确的。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独自逃命。
相反,他一方面命令军队抓紧时间修筑深沟高垒,加强防御工事。
另一方面,他连续派遣使者向楚国、齐国、燕国和魏国等国家请求援助。
陈馀的计划是,如果各国的援军能够及时到达,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军。
到那时,他绝对不会退缩,一定会与其他诸侯一起救出赵王歇。
但是,如果在援军到来之前城池已经被攻破,那么他只能对不住赵王歇了。
不过,他会在未来寻找机会为赵王歇报仇。至于现在,他绝对不会冒险去送命。
在陈馀的恳切请求下,燕国、齐国和楚国的援军逐渐抵达。
这些援军的到来使得赵国的局势有所缓解,但能否成功解救赵王歇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齐国田荣因为赵王不肯杀田角、田间,本来没有出兵,但是田荣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田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胆大包天,也没向上请示,自行带了一万人马,参与了此次援赵行动。
这可把田荣气坏了,心想:“我不派军队去攻打赵国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现在竟然有人敢私自出兵!”于是,田荣立刻派人追杀田都。
此时的韩广,是武臣的部下,当初被武臣派往北方拓展势力时,他就曾对武臣说,如果武臣能称王,那么自己也应该可以。
后来武臣果然称了王,韩广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王。
由于西南两个方向有赵国作为屏障,代国一直没有受到秦军的直接攻击。
因此,当秦军围困巨鹿时,韩广并不着急,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广逐渐意识到,如果赵国真的被秦国灭掉,那么下一个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毕竟,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谁都懂。
于是,韩广派遣大将臧荼统领代国援军南下,抵达巨鹿城外。
臧荼将部队驻扎在陈馀军旁边,与其他诸侯联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此时的局势非常紧张,虽然援兵已经赶到,但没有人敢轻易对王离发动攻击,大家都效仿陈馀,选择躲在一旁观察。
而更具戏剧性的是,张耳的儿子张敖也率领着一万多人前来救援他的父亲。
然而,当他们到达巨鹿附近时,张敖同样停下了脚步,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父亲被王离围困并遭受痛击,却不敢出手相助。
四路人马在巨鹿城外相互对视,都期望其他人先行动手,试探一下王离的实力,以便自己能够决定是战斗还是逃跑。
被王离围困在巨鹿已有数月之久,赵王歇感到绝望,张耳也一样。
面对城墙破损、士兵疲惫不堪以及人心惶惶的困境,赵王歇和张耳开始动摇,他们质疑继续坚守下去是否还有任何意义。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项羽出现了。
项羽首先拨给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两万人马,让两人率领大军队渡过黄河,专门破坏王离军的运粮通道。
打仗,打得就是钱粮。王离统帅二十万大军,如果让他们吃饱喝足,对兵力过少的各路诸侯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一旦粮草供应不上,王离军必会士气低落、军心不稳,这就要好对付多了。
英布和蒲将军也都是当世猛将,两人曾随项梁征战,经验丰富。
他们渡过黄河后,在章邯开挖的河道两岸神出鬼没,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彻底破坏了王离军的粮草供应,断了王离的粮道。
自从有了粮道,王离军就没注意囤积物资。粮道一毁,围攻巨鹿的秦兵开始饿肚子了。
虽然暂时的粮道断绝并不会使王离退却,但他相信章邯不会坐视不管,自己只要安心对付巨鹿就行了。
毕竟,章邯的四十万秦军是王离的后盾,他不可能看着王离被饿死。
章邯得到报告,果然立即派出轻骑部队追击楚军。
英布和蒲将军不愧是项羽麾下的猛将,他们指挥着楚军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尽管兵力不及对方,但他们凭借出色的战术和勇猛的斗志,牵着章邯军的鼻子走,并屡屡进攻得手,逼得章邯军频频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