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后宫对手(1 / 2)

(' 坤宁宫前院。

长春宫的两个太监和四个侍女此刻默不吭声,低头站着,包围了跪在地上的宫女采薇。

他们主要负责为惠妃造势,因为行刑的太监还没赶过来,等待的间隙有些让人尴尬且紧张。

采薇是邓姣身边最得宠的宫女,自然也是最忠心的。

一个宫女敢为了皇后的一口吃食,跟小皇子拉扯。

可以想象几个月前的妖后邓姣有多么猖獗。

好在老天有眼,邓姣的靠山驾崩了。

站在前院里的随便一个小宫女,家世都可能高过入宫前的邓姣,但都被得势后的邓姣给过下马威。

好消息:邓姣飞速得势,又飞速失势了。

不需要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才半年,机会就来了。

邓姣走出正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眼神里没有对皇后娘娘的诚惶诚恐,有的只是期待的、幸灾乐祸的兴奋。

期待邓姣吃不了兜着走。

邓皇后几乎把整个后宫都得罪了。

跟赵嬷嬷闲聊中,邓姣大概知道邓皇后具体做了哪些事。

原主并不能算是纯粹的恶毒,之所以在得势后对所有人冷酷刻薄,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家世的自卑。

如果换成十年后的邓皇后,她能更游刃有余地把控人心、恩威并施。

但此时的她才十七岁,一进宫就受尽冷眼打压。

即便得宠,她也怕别人瞧不起她,迫不及待摆皇后娘娘的谱。

她的刻薄冷酷,是她尚且青涩的立威手段。

如今整个后宫被她得罪了,烂摊子砸在邓姣的肩上。

即便在后宫,也不是顶着个皇后头衔,就能秒天秒地。

皇帝还在的时候,谁得宠谁说了算。

皇帝没了,就到了拼家族的环节。

这个环节,瑜贵妃获胜,传闻她的儿子可能会取代小太子,登上皇位。

惠妃从前跟瑜贵妃也不算和睦,但她被邓姣打压得更狠。

敌人的敌人就是战友,她果断投奔了瑜贵妃。

此刻她故意纵容儿子欺辱邓姣的贴身宫女,就是为了报复邓姣。

惠妃恨邓姣的原因很简单。

事情发生在四个月之前,刚当上后宫之主的邓姣“新官上任三把火”,跟尚宫局要了近些年后宫开支账本,一页一页的查账。

这可不是做做样子唬唬人,第三天傍晚,邓皇后就查出了账本上十四处疑点。

太监每月采买的货款可疑,骗不过邓皇后这个几乎从平头百姓选进宫的小姑娘。

所以一查一个准,太监吃回扣的大案,当时波及后宫四十多名侍从。

她处置了几个牵头的大太监,剩下的涉案侍从名单,被她捏在手里,算是一下子拿住了后宫权势较大的一群太监。

这事儿办得可是被写进正史的。

要说邓姣有政治天赋呢,十七岁一进宫,她就靠这次查账,拿住把柄,备好了大棒加胡萝卜计划,恩威并施收买人心,预备培植自己的势力。

只可惜计划还没实施到胡萝卜这一步,皇帝就驾崩了,属于是光得罪人没收买人心了。

但另一件事办得有些次。

邓皇后还查到惠妃的月俸,还包括布匹、炭柴这些供给,比同等级的其他后妃高出一点五倍。

邓皇后也没有轻举妄动,先打听明白这多出的供给,是否是太后或者皇帝对惠妃的优待。

调查结果,是否定的。

惠妃有一个八岁的儿子,皇子满十岁前,月俸供给也打到母妃账上。

但按照这么算,她的俸禄应该也就比没孩子的妃子高百分之五十。

之所以高了百分之一百五,是因为惠妃三年前诞下过一个小公主,公主没活过周岁,就夭折了。

这件事导致惠妃那段时间状态极差,命悬一线。

那时候,第一任皇后还没驾崩,也就是小太子的生母,这位可是个真正的菩萨心肠。

得知惠妃失去女儿后重病不起,皇后亲自去尚宫局,说要从自己月俸里拨出一部分给惠妃,让惠妃用最好的药材养好身子。

皇后都发话了,也没有真从皇后兜里掏钱补贴其他妃嫔的道理。

内帑按照皇后的意思,直接给惠妃拨放双倍的月俸,外加上惠妃的皇子那一份,刚好就是其他妃子的二点五倍。

惠妃在病榻上休养了两年才好转,但加倍月俸这事,皇后没有新的命令,也就一直延续下来。

直到前任皇后驾崩了,邓皇后一上位,头一件事,就是要追款。

起初邓姣是要求惠妃退还去年半年多拿的月俸。

最新小说: 疯批美人有小岛,年代大佬宠上心 HP觉醒之黑魔王,我们当定了! 秦时明月之煌良一梦 星铁:虚无星神为她睁眼怎么可能 凹凸:我乃雷震之妻,雷皇雷则天 一笔带过的时光 虐文,但是发疯文学 嫁给豪门植物人大佬后 夫君,给我摸摸腹肌 穿成土匪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