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聪明”的观众猛然间想到了什么:“这部电影讲的故事,不会就是禾教习的故事吧?” “对对对,肯定就是禾教习,他不就是蒙面,组织民团吗?” “禾教习!原来你是边军出身。” “您是我的偶像,请帮我签个名。” “禾教习,您是真人不露相啊。” 程旭开始慌了:“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在那一瞬间,程旭看到人群中飞出了十几个太奶奶,身上还穿着锦衣卫的衣服,对着他露出了可怕的笑容:“乖孙,来来来……跟着太奶奶下去呀……” 那小孩的家长一把拎起小孩,啪啪啪就是一顿暴打:“你这小孩好不懂事,禾教习的蒙面巾是能拉下来的吗?他可是边军逃兵,这脸一露,锦衣卫就找上门来了。” 小孩的家长赶紧正容:“对对对,是我失言了。禾教习是边军英雄人物,岂能说成逃兵?我该掌嘴。” 观众们齐齐道:“禾教习真英雄也。放心,锦衣卫来不了高家村本村,我们见到锦衣卫就往死里打。” 第一场的观众们:“好的,我们什么也不会说出去的,我们会帮禾教习保守这个秘密。” 没有人告诉他!第一场电影的观众们,在抛给程旭无数个仰慕的眼神之后,撤了。 这一次程旭也坐进了电影院里,认认真真的看起电影来。 看到后面官兵吃人,何可纲被杀,祖大寿投降,又黯然神伤,直到最后,看到电影最后一个镜头。 程旭心里咯噔一声响,终于明白了第一场电影的观众为什么那么神神叨叨的:“啊?这……” 接着,几乎所有人都跟着一起转头,刷地一下看向了他。 “禾教习,不用解释了,我们已经懂了!” 程旭大汗:“保个屁密啊!这电影一天要放映好多场,而且高家村和蒲州城两个地方同时在放,每天会有多少人看了这个?这怎么保密?保得住密吗?” 程旭:“你们冷静!冷静!大凌河之战是发生在两年前的事情,而我禾九来高家村已经六七年了,六七年了啊,和电影里演的情节根本对不上。” 程旭松了口气:“你们理解了就好,这是编的故事,只是凑巧这样的情节安排,和我无关,真的,绝对无关。” 程旭:“你们能不能尊重一下事实!” 程旭:“啊啊啊啊啊!” “今后一定听您的话,再也不气您了。” 把关厢也搞起来 没办法,只有最老的几批村民,才知道程旭是什么时候来的高家村,而且只有高一叶、三十二、高初五这有限的几个人知道程旭真正的身份。 见到电影的情节,很自然地就将程旭往主角的身上代入。 很显然,把程旭与大凌河边军一小兵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样就足够了。 而且八卦这个东西是非常容易变味的…… 但是传了三天之后,就开始变了。 “高家村火铳术最厉害的人,难道不是白家堡的堡主白鸢先生吗?” “听张老三说……六年多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正在家里睡觉呢,突然听到敲门声,就起床来看。门外就站着禾教习,还用东北话问了他一声‘这里接纳外来人吗?’张老三点头说是。然后,第二天,高家村的民团就建立起来了。” “不对呀,这里有问题呀。高家村的民团,不是禾教习从无到有的建立的吗?怎么之前又有了民团教习?” 而在程旭走火的同时,一股新的气向,开始在高家村与蒲州两地流传。 “虽然祖大寿投降可恨,但真正可恨的是建奴吧?如果没有建奴打过来,祖大寿也不会投降,大凌河城里的老百姓也不会被当成粮食吃掉。” 对于中原地区和陕西地区的老百姓来说,东北地区的建奴是一个很遥远的影子。当时的朝廷又缺乏相应的宣传,使得老百姓大多数对建奴不甚了解。 《穆桂英》里的北虏,是早就已经进入了历史尘埃的过去,但《大凌河边军一小兵》里的建奴,却是现在实实在在的敌人,还很鲜活。 “我也要去!” 随着电影的反复播放,一场接一场的烘托气氛。高家村本村和蒲州两地,参军人数大涨。 …… 老南风这时候正在数钱呢…… 见到李道玄来了,老南风赶紧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天尊,您让女仙王帮末将做的电影,大卖特卖,末将这几天数钱都要数得手抽筋了。” 老南风表情一肃:“末将明白!天尊制作这个电影,可不仅仅是帮末将赚钱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征兵。” 老南风嘿嘿一笑:“高家村本村的分剧院,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河东道、韩城、澄城县、合阳县的分剧院,都已经快要完工,只有那个……咳……西安城那边碰到了一点困难。” 老南风:“西安城的布局太老成了,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发挥空间,属下实在找不到一块合适的空地来建设大剧院。” 西安可是数朝古都,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京城繁华地,轩盖凌晨出。” 李道玄:“主城区里搞不了的话,那就重新把关厢搞起来嘛。” 可惜的是,到了天启和崇祯年间,由于陕西大饥荒,经济崩溃,原本因为繁华而延伸出去的关厢,现在又跟着经济的衰败而一起衰败,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老南风:“天下大旱,匪盗横行,虽然在咱们的努力下,陕西现在的情况比前些年好了很多,但老百姓还是怕啊。想在傍晚时间,天都快黑的时候,把他们从主城里拉出来,到关厢里活动,还是很困难的。” 李道玄道:“所以,关厢需要拥有非常多有吸引力的东西。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再把夜市也搞起来。我去知会一声高家村委会,让三十二把高家村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搬到西安的东关厢里来卖,是时候记西安人也体验一下高家村本村的生活品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