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过早饭,阿珍正要收拾碗筷,何婶笑着说道:“放下,我来收拾。街道开门了,你们快去吧!”
“婆婆,您这是怕到手的儿媳妇飞了吗?”岳宁打趣地问道。
何婶笑眯眯地指着小丫头说:“我盼了这么多年呢!”
范秀琴也跟着说:“哎呀!早知道我们就该从港城拿几大包糖过来,让婆婆去竹筒楼分一分。”
“我去打电话,让慧文姐姐给我带过来,她应该还没出门。”岳宁说着,立马站起来往巷口走去打电话。
岳宁活泼外向,来了两天,就把这个让粤城都忙得不可开交的展会逛了个遍。岳宁忙里偷闲,在展会上尝了几家的调味品,觉得味道很不错,回来便给崔慧文打了电话,叫她过来看看。
岳宁打了电话回来问:“他们走了?”
“楼上换衣服呢!”范秀琴回答道。
“我让慧文姐姐把糖带到交易会,你午市结束拿回来,下午陪婆婆一起去发糖。”岳宁说道,有秀琴在李家婆子只能干瞪眼。
范秀琴点头应道:“交给我了。”
何运邦和阿珍从楼上下来,何运邦身穿衬衫西裤,阿珍则穿了一件簇新的花衬衫。
何婶笑开了花:“幸亏我让阿珍做了一件新衬衫,刚好今天穿。”
“婆婆,您真是料事如神。”岳宁笑着拍马屁。
阿珍羞涩地笑了笑,何运邦推了推自行车:“走了。”
何运邦骑车,阿珍坐在后座上。这条街道是上百年的青石板路,自行车在上头颠簸弹跳着,阿珍紧紧抓住车凳。
“抱着我。”何运邦说道。
阿珍哪好意思,脸羞得通红。
“港城的男女朋友可亲密了。宁宁名气可大了,她跟对象搂搂抱抱,被拍到后放到电视报纸上。”何运邦笑着说道。
“那不羞死了?”阿珍小声说道。
“不会啊!这在港城很正常。她就大大方方的。”何运邦一本正经地说,“抱着我。”
说了半天,阿珍还是犹豫着伸出手抱住了何运邦的腰。何运邦张嘴一笑,一口风灌进嘴里,打起了嗝。
出了这条街就经过以前的家,老街坊在楼下的自来水槽洗衣服,看见他们纷纷打招呼:“阿邦,你们这是干嘛去?”
何运邦笑呵呵地回答:“我和阿珍领证去。”
阿珍看见李家婆子也在洗衣服,那怨毒的眼神往他们这边看来,她下意识地捶了何运邦一下。
穿过筒子楼所在的街,前边儿就是街道办公室了。何运邦锁好自行车,拉着阿珍进了办公室。一进去就看到李家大女婿也坐在里面,阿珍习惯性地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大姐夫。”
这位抬头看了她一眼,何运邦见阿珍叫了,也跟着叫:“大姐夫。”
这位一脸愕然,何运邦赶忙问道:“大姐夫,知道结婚介绍信是哪位同志开吗?”
这位脸色更差了,边上的一位大姐主动说道:“我这里。”
在大姐那里,阿珍拿出一张纸,这是她集体户口的证明。她从四川回来后,拿着资料想把户口迁入李家的户口本上,可李家的儿媳妇百般阻拦,她没办法,只能上了街道里的集体户。
那时候她满心茫然,户口是集体户口,工作也没个着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幸亏何婶把她带回了家,让她吃住在何家,还教她学手艺,还说一个月给她四十块工钱。能让她吃住,这已是天大的恩情,更别说还给工钱了。
何婶叮嘱她,要为自己的以后着想,总不能身上一毛钱都拿不出来。
现在看来,真是老天在帮她。要是当时落了李家的户口,现在去李家怕是要不到户口本了。
大姐仔细地上下打量何运邦,这个其貌不扬的何家小子,怎么就能让那么大的领导亲自过问这件事呢?
又看向李家大女婿,李家大女婿好不容易升到了街道主任这个位子,本想着再加把劲,以后可能还能进区里。
前天的事闹得很大,市里的大领导派了区里的领导下来调查处理。昨天区里就让人代了他的职位,他具体要怎么处理还不知道,估计这位子是没了,升迁也没希望了。
“同志,要什么手续吗?我还得去单位开介绍信呢!”何运邦催促道。
“不用,不用!这样就可以了。”大姐连忙给他们开了介绍信,盖了街道的章。
何运邦收好介绍信,拉着阿珍的手,走过李家大女婿身边:“大姐夫,我们走了。”
李家大女婿仰头看了他一眼:“我可真托你的福了。”
“我这么个做厨子的妹夫,托福是托不上的,毕竟不是我自己的本事。不过又不好惹,毕竟有能人罩着。”何运邦笑着说道。
何运邦牵着阿珍往外走,又去福运楼开了介绍信,然后去民政局把结婚证给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