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陆景云回转玄渊福地,一口气支取了三年的修道资源,再入洞府。
“三年,足够我突破到炼气六重,将水行真光修炼至小成境界,炼神之道约莫能看到‘初窥’境的门槛……”“风波将至,或许又是一场乱局,任何身份头衔都是虚的,唯有修为才是根本。”
陆景云眸光微凝,挥袖关闭洞府,心神入定,修行玄功。
……
一年半后,某日。
晨光熹微,天边大日初升,一抹紫意流落人间。
数万里天下,无数妖族遵照血脉秘法,吞炼朝阳紫气,洗练肉身,感受着血肉肌骨在大日精气的滋养下缓缓蜕变。
陆景云端坐在云台之上,如妖族一般引动天日之华,以玄妙晦涩的法门炼化入体。
肌骨生光,内有滚滚雷声,气血如奔龙,陆景云曾参习过陆氏族中最顶尖的炼体法门《五象搬山功》,将两族法门取长补短,做到互补同参。
人族的炼体修行法,尤重药补,玄物灵砂,灵丹大药,不管是药浴还是吞服,总之都是借“地”道之物弥补炼体亏空。
而妖族,大药稀缺,灵丹更是罕见,唯有仗天赋秘法接引日月精气,以“天”之物供养修行所需。
陆景云则二者兼得,一边学妖族一般接引日精月华,一边以丹师调配的炼体外药滋补肉身,再以人族精细玄妙的气血运行法门将天地精元彻底炼化。
放眼整座天下,或许也唯有他一人能如此修行,一个人族能掌握妖族秘法,本就有悖常理。
而这种有悖常理的修行路数,自然也会有难以揣度的结果。
紫气消弭,陆景云从每日的炼体修行中睁开眼。
眸中精光照晦,洞府都为之亮了一瞬。
“那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从半年前起,随着自身日月食气法修行的逐步深入,陆景云就一直有种奇妙的感觉。
自己的血脉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喷薄欲出。
“道书有言,妖族之道,以血脉为重,鱼妖擅水,鸟妖长于飞,拥有饕餮血脉则可吞天噬地……”
“那如果人觉醒了天赋秘法,会是什么?”
陆景云隐隐有种感觉,自己站在了那玄之又玄的血脉之门前,轻轻一推就可看见生命的史书,看见人体的秘藏。
“古籍中记载,在太古时代,人和妖族并无不同,人就是天地万灵中微不足道的一支,或者说就是妖族的一员。”
“后来天地大变,人族先贤走出截然不同的一条升华路,炼精化气,碎丹凝婴,元神亘古不灭,真正有别于妖族之道,人妖两分。”
“所以……我这是走了人族旧路,要觉醒人族血脉秘法?”
陆景云抬起指尖,如婴儿般的肌肤流淌玄光,只消轻轻一点就可将玄铁化为齑粉。
炼体之道,发掘本我秘藏,旧路则是追寻血脉之秘。
道书言妖中古族,穷奇饕餮,白泽烛龙,个个都有天地莫测的血脉传承,后代若觉醒其血,分断阴阳,搬山拿月都是等闲。
可人族……究竟能觉醒出个什么,钻木取火么?
陆景云摇摇头,这种问题,哪怕是元婴天君也难以回答他,或许挖出一具太古年间的先贤尸骨回溯一遍,倒是有可能得知其中秘辛。
罢了罢了,暂且不去想它,等到功行到了那一步,觉醒天赋秘法后,自然也就分晓了。
陆景云再度沉入修行之中。
……
又一年后。
天地皆为黑白两色,白衣黑发的年轻道人执剑而坐,冥冥中有山水的虚影盖压于身。
年轻道人衣袍微微颤抖,仿佛有什么莫大的压力横贯上下。
时间静静流淌。
终于……年轻道人缓缓睁眼,山和水都消失不见,梦碎神醒。
“这次坚持了一个时辰,进步显著。”
食梦貂妖的炼神法门《梦炉》搭配道骨修行法《山水观照图》,陆景云在梦中存想山水世界,磨砺神魂以及道骨。
观照法本身就有缓慢提拔神识的效果,再加上食梦貂妖一脉专修神识的法门,陆景云参修多年,终于隐约能摸到炼神第一境的门槛。
“炼神之道,果然比气体两道修行慢多了。”
炼神之道的修行速度,全看神魂根底。
人族神魂根底大同小异,除非是传说中的特殊体质,否则基本都是一样的龟爬。
只有炼神境界上去了,根底深厚,修行速度才会快起来。
陆景云倒是不指望此世能把神识修炼出什么名堂来,只求把神魂根底积累得更深厚些,来世炼神也就不至于如此缓慢。
“都是长远投资啊。”
……
又是半年过去。
陆景云盘坐玉台,气息如金风烈火,衣袍震震。
他修炼三年,元真满溢,气躁如狂龙,已然站在动关之极,静关门前。
只差临门一脚。
乾坤芥子镯光华一闪,一枚白色丹丸被他吞服而下。
定气丹,玄门修士从动关破入静关的辅助丹药,陆氏炼丹师从初春炼到秋暮,方炼得一枚上品,加急送来玄渊福地。
陆景云炼化灵丹药力,只觉得体内元真大震,恍惚间仿佛撞入无边虚寂中,如火收歇,渐渐平复。
炼气六重,静关。
“闭关三载,炼体迈入初境小成,炼神距离初窥也是不远,炼气则功至六重境,离那后期仅有一步之遥。”
至于道法修行,更不必说。
陆景云面露微笑。
此番闭关,当是圆满。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