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看着也有些后怕:“祁侯这举动,虽不杀人,却是诛心啊。”
名声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很多时候是比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一旦丢了,那真是生不如死。
除非崔烈能像董卓一样,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才可无视掉一些上流圈子里的潜规则。可崔烈和崔家,有这样的本钱很能耐吗?
之后的判罚,乏善可陈。
不过百姓们得知崔烈并不会被砍头之后,都有些失望。
别以为他们残忍,实际上这个时代,是文明与野蛮并存的时代,底层百姓的生活大多苦不堪言,而惟一的娱乐项目也不过是偶尔能在菜市场看到有人被砍头或者腰斩了。
而这年头最流行的“弃市”,就是在人潮聚集的闹市区,对犯人执行死刑,以达到震慑的目的。
死的往往还是大人物,一般人可没这种待遇。
但也就百姓失望罢了,人群中诸如司马懿这样的权贵子弟,一个个却是看得头皮发麻。
崔烈和整个博陵崔氏被整成这样,简直颜面扫地,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还不如刚才就死了呢!
士孙瑞看着昔日的同僚,如今的案犯,心中也是感慨颇多,宣读了最后的判罚:“依照陛下最新颁布的法令,崔家侵犯了奇巧阁的相关专利权,限期半年之内,赔偿一千万钱。”
在现场旁听的百姓们,刚听完这句话,当场直接沸腾了。
“苍天在上,一千万钱?我没听错吧!”
“疯了疯了,这是什么世道啊!”
普通三口之家,年收入也不过一万二千钱左右,这还得是自家有地的自耕农才能获得的待遇,替大户人家种地的佃户那是想都别想,连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
但即使是自耕农,除去生活销之后,其实真到手的也没多少钱,遇到灾年甚至必须抵押土地借贷才能生存下去。
种田人就是这么惨,比打工人还要惨。
可王景通过此案,让老百姓明白了专利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太复杂的名词解释,大字不识一个的贫苦百姓他们或许听不懂,但是当专利等于钱,等于一大笔钱,等于一千万钱。
只要把专利和钱联系在一起,百姓们再傻也都秒懂了。
还有什么宣传,比得上这种方式?
想要发家致富,是人的生存本能,而王景只通过一个案子,没费什么劲,就让专利的概念深入人心。
就算眼下没什么用,可当这个意识在百姓心中扎下了根,就会对他们乃至对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毕竟人一出生,就会有阶级属性,会被分出三六九等。
以往世家和豪族永远高高在上,普通人的晋升通道被死死卡住,纵然才华横溢也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无论是举孝廉还是做官,没点家世背景,你是想都不要去想!
可专利就不一样了,搞发明搞研究,比的是学识和才华,靠的是能力和运气。
你只要努力,只要奋斗,运气也不错,便有机会改变自身卑微的命运,不仅能摆脱贫穷,甚至说不定还能通过朝廷的考核,成为工士!
“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祁侯这一手,玩得很是高明啊。”
人群中,司马懿年纪虽小,却是目光深沉,看到了许多同龄人都看不到的东西。
司马朗也是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祁侯的目的,此前我还以为他只是借机报复崔烈和崔家,看来是我格局小了。”
司马懿幽幽叹气:“此例一开,大势难挡,之后祁侯无论是要推行专利保护法令,还是创立帝朝天工院,都再无人能够阻挡了。”
利字当头,有的是奋不顾身的人来拼命。
更何况这其中的利益,就算是世家豪门见了,也难保自己能不心动。
司马朗看着自己这个聪明过头的弟弟,小声询问说道:“那之后我们司马家该怎么办?”
司马懿歪着脑袋,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既然打不过,那自然只能加入啊?滔滔大势席卷而来,司马家想要延续荣光,最不能做的就是逆势而动,应当顺势而为。”
“唉,也不知道这种改变究竟是好是坏。”
司马朗虽然也在孟津书院求学过,甚至一度对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本质上,他还是传统的士族,心中摆在第一位的,也永远是司马家的家族利益。
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
家族,朝廷,天下百姓,在士族眼中,究竟孰轻孰重,看看这个排位,其实就已经表现得很明白了。
喜欢新事物,不一定就代表司马朗喜欢世道被改变,尤其是原本世家豪族为尊的社会体系,一旦发生了改变,就代表自身所处的阶层,很快就会被强大的外部力量所打破。
就如同当初春秋战国,贵族高高在上,结构秦朝一统,皇权之下,人人皆成蝼蚁,而后才有天下皆反的格局。
曾经六国合力都无法推翻的暴秦,在一群六国余孽的奋死反扑之下,居然就这么二世而亡了。
究竟是曾经的六国太弱,还是余孽太强?
只能说,不到生死关头,人是不会豁出去一切选择拼命的。
眼下的格局也是一样,王景最初推行改革的时候,就有人起身反对,例如种辑和王服,他们甚至阴谋起兵造反。
然而大多数的世家豪门,都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观望,他们还没有拼命反抗的觉悟。
因为王景还给了活路,只要他们肯低头,依旧有利益,有好处。
司马朗却是担心:“等哪天祁侯真要图穷匕见的时候,吾等士族,还有反抗之力吗?”
司马懿轻声一笑:“大哥居然还担心这种事?昔日暴秦,何等强横?最后恶了天下世家,不也转眼消亡吗?一家一族之力,又怎及得上天下世家大族之间的齐心合力?如今王景势大,司马家万万不可与之对抗,否则博陵崔氏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唉,也唯有如此了。”
司马朗收拾心情,显然是接受了司马懿的这番安慰。
司马懿却提醒他说道:“大哥,接下来你还是要如以往一般,多去墨家书院,多与王景走动,你有才能,他又求才若渴,这就是机会。一切都是为了家族利益,还请大哥委屈一二。”
“唉,这算得什么委屈?我去就是了。”
司马朗没有拒绝,毕竟司马家还不够强大,想要生存,就得左右逢源,两边下注。
无论是站在士族的立场上,还是追随王景推行改革,只要司马家还有人站在关键的位置上,就注定不会没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这,才是成大事者应该有的格局。
司马家从来都不会为大义奋不顾身,因为大义只是司马家用来谋求利益的工具,他们就像爬山虎,看似柔弱,实则生命力极其顽强,最擅长的便是攀附强者,然后暗暗汲取养分,壮大自身。
等你注意到他们的时候,司马家的势力已经遍布朝野了,就如同爬满了高墙厚壁的爬山虎。
司马懿一点也不急,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属于他的时代,年轻如他,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耐心。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