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想了想:“要不我给伱取一个?”“全凭主公做主。”
典韦心中一喜,顿时答应下来。
王景虽然年轻,但是官职却是卫将军,又是大汉祁侯,这等尊贵的身份,确实有资格给手下取表字了。
更何况典韦刚刚加入王景的麾下,就看到同阵营里居然还有关羽和张飞这种级别的猛将,他正愁着该怎么和王景拉近关系呢。
“君本明珠,蒙尘已久,今日一战得以大放光明,不如就叫君明好了。”
“谢主公所赐。”
君和明,都是寓意美好的字,前者多指品行正直之人,更隐含着封侯的期许,而明也暗喻着典韦此前“明珠暗投”之事,暗合典韦心意,因此他对君明这个表字,欣然接受。
荀攸和郭嘉看见典韦的魁梧身材,还有他所表现出来的忠直个性,顿时作为见证人上前祝贺王景说道:“恭喜主公,又得一员猛将。”
张飞这个大老粗更是自来熟地上前,拍了拍典韦的胸膛:“好家伙,长得这么结实,想必很能喝酒吧?”
典韦对张飞这个豪迈的黑脸胖子也很有好感,咧着大嘴笑道:“那是自然。”
两人相视一笑,他们都从对方身上,闻到了同道中人的气息,那是老酒鬼才能散发出来的味道。
王景哭笑不得,赶紧出来提醒他们:“翼德,君明,战时不得饮酒,这条铁律连我都不得例外。若想开怀畅饮,还需等到大战结束方可,待到庆功之宴,我与诸君不醉不归!”
“好,一言为定。”
张飞虽略有不满,可王景作为三军统帅尚且以身作则,他也没啥好抱怨的。
随后张飞又想起了王景那里有不少珍藏的美酒,顿时双眼发亮:“将军,那可说好了,我就要喝那烧刀子酒,没别的,够劲。”
“好好好,到时候我亲自陪你喝,叫上云长和君明,你我一醉方休。”
“哈哈哈,说得好,一醉方休!”
两个酒鬼的相遇,让张飞和典韦相逢恨晚,实在是他们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了。
而对于张飞来说,唯有美酒和兄弟,不可辜负。
不过貌似自己还有个兄弟来着,想了半天,张飞愣是没想起来是谁。
拿下酸枣县后,王景准备继续进兵。
而熟悉豫州情况的郭嘉,则是在一旁提醒说道:“主公,陈留城高墙厚,非酸枣可比,若想拿下,恐怕并非易事。”
郭嘉的本意是想说攻心为上,希望劝说王景答应本地的世家豪族一些条件,再由自己出面,以换取他们的倒戈。
哪想到王景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奉孝放心就是,关于攻城,我有特别的方法。”
好家伙,郭嘉直接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无奈地笑道:“那属下就静待佳音了,希望主公此战能大获全胜。”
“哈哈,必须的。”
王景非常自信,只因为他确实准备了一张王牌,一张足以改变未来战争格局的王牌。
陈留,太守府。
张邈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赵宠战死的消息传回还是小事,王景亲自领军东征,这才是真正要人命的大事。
“事情为何会演变至此?公台不是再三保证过王元旭绝不会东征的吗?现在该如何是好?”
如此性命攸关之事,张邈心里那叫一个愁啊,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张邈麾下的文臣武将,比如董访和刘翊等,亦都因为北军的东征而深感不安,面露惊惧之色:“太守,北军数日内便已连破三县,如今更是兵临城下,我等应当早做打算才是。否则一旦城破,以王元旭此人霸道的作风,吾等兖州名门怕是有倒悬之危。”
这时候,也就张超还稍微冷静一些,他站出来向张邈提了一个建议:“大哥,为今之计,只能去请求渤海太守前来襄助了,他既为联军盟主,如今吾等遭受北军侵攻,他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虽然联盟早已解散,但袁绍盟主的头衔,却没有丢掉。
张超深知自己是张邈之弟,兄弟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他身为广陵太守,却在酸枣会盟结束后,就一直没回去,而是带着从广陵征召来的士兵,停驻在陈留。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击退王景的进攻。
实在是王景威名太盛,他们自知不是对手,而张超之前在广陵征召的一位名将臧洪,此时正在袁绍手下效力。
张超与臧洪关系莫逆,自然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因此主动请缨:“大哥,事不宜迟,我这便亲自去河间一趟,请子原率兵来救,定可解陈留之围。不过在援兵到来之前,还请守住城池不失。”
张邈当即大喜,如同落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叮嘱张超说道:“孟高,你速去速回。”
随后董访向张邈建议道:“我们的一些士兵正追随孟德在东郡与黄巾军交战,是否要派人召回他们?”
这话让张邈非常头疼,引曹操入主兖州,本就是他和陈宫的谋划,目的在于联合多方势力,集两州之地的人口和资源,对抗王景这位大敌。
毕竟王景推行的新政,无论是度田还是遗产法,都大大不利于世家和豪族。
可是现在计划刚执行到关键的一步,王景就动手了,这让张邈非常蛋疼,但是灭亡的危机近在咫尺,他已经没什么心思考虑曹操和陈宫会不会失败的问题了。
左右权衡之后,张邈自然选择死道友不死贫道,做出决断:“召回吧,守不住陈留,万事皆休,哪还有什么以后。”
寿张城外,曹操军大营。
陈宫收到了一封信,看完之后表情阴沉,正好进攻不利的曹操回到军营,看见陈宫的脸色不对,当即问道:“公台眉间愁容不展,可是遇上了什么难题?”
“王元旭东出虎牢,兵锋已至陈留城外。”
“为何偏偏是这个节骨眼上!”
曹操气得想拔剑砍人,刘岱刚刚战死,整个兖州喜迎自己入主,眼看着就能扩张地盘,可偏偏在这最关键的时机,后方却被人给爆了菊。
陈宫也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让他忍不住心生疑窦:“巧合太多,就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暗中设计。这次进攻,王景来得太快了,而且时机也选得太过巧妙,否则为何偏偏是我军进攻兖州正好到一半的时候?”
曹操闻言悚然一惊,看向陈宫的时,更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目光:“你的意思是,王景一直掌握着我军的动向?”
陈宫满脸无奈地叹了口气:“虽然我也不愿意相信,但是目前就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没理由啊,就算对方真的派出探子,侦测到我军的行动路线。但是这么远的距离,消息的传递总不能不需要时间吧?须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难不成北军不需要任何准备就能即刻开拔吗?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事实就在眼前,由不得我们不信。”
陈宫如今事后推敲,哪里还看不出来,自己攻略兖州的计谋早就被王景看破,还被王景来了一回将计就计,半渡而击。
如今曹操军主力深陷兖州战场,与黄巾军激战正酣,根本不能退兵。
可若是不退兵回援,陈留一失,没了大后方,曹操麾下一众文武,乃至普通兵卒,许多可都是兖州人,他们还能保持斗志吗?
有多少人能抛妻弃子继续跟着曹操走?
“现在我们该如何破此困局?”
曹操的心中,愈发感到不安。
陈留一旦被破,他就等同于失去了返回大本营许昌的退路,这样的结果,对他而言是毁灭性的。
陈宫凝眉细思,随即建议说道:“陈留墙高城深,又有数年的存粮,只要严阵以待,足以抵挡北军的进攻,为今之计,当先击破青州与黑山黄巾再说。”
曹操也是有决断之人,此时退兵意味着占据兖州的计划前功尽弃,因此他当即做出决定:“那就先击溃青州和黑山黄巾再回师陈留,与北军决战!”
陈宫闻言点了点头,可已经对局势的演变忧心忡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捧杀刘岱的计谋为何会被王景看破。
若非提前准备,北军又如何能如此迅速的介入这场关乎兖州未来命运的大战之中?
莫名的,陈宫心中已经有种不好的预感。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