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启是个实干派。
既然辛屈这边准许他对一些绵羊进行买卖,第二天他就上了市集,开始调查北平府附近的一些暗地里私下交易。
这些绵羊虽然是辛屈从西域带回来的。
但这几年乌桓属国也有进行留种,就是他们的豢养方式比较粗糙,也没有跟辛屈这样专门安排留种、饲育、筛选。
所以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往返两地的商人,将北方的绵羊带进来,打一个时间差。
既然接下来要垄断绵羊的贸易,他自然不可能让关外的绵羊流进来。
走了一圈,看到了好几个势力的摊子,确实挂着绵羊的招牌。
都说这是关外来的好羊,可以养大采毛织布。
但阿启调查了一圈发现,这些商人的羊圈里,没有母羊,全是公羊。
而且小户基本没人来采买,只有一些听到风声的贵族,比如以前各个部落的嫘们,他们的家人在货比三家,其他人都不想冒这个风险。但就算是这样,成交的单数也很少,因为没有母羊用以交易,买来的公羊死了就没有补充了。
很明显,乌桓属国的那些贵族也不是傻子。
母羊才是财产积累的根基所在,公羊留下最健壮的几头就行,这样他们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产出。
走了一圈,阿启微微挑眉。
看来他之前卖老迈母羊的计划,可以停一下,专门发卖公羊就行。
至于原来的老迈母羊,可以卖给国内的一些贵族,进而从他们手里弄来自己需要的东西。
比如,劳动力、试验地。
辛屈要他研究一下水利建设的工程,这个玩意儿肯定得有一些试验地。
官家的产业现在基本上是水利最好的。
想要研究水利建设,以及一些种子的配合推广,不给点好处,那些贵族不见得会同意。
毕竟农业社会就是这样,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改换作物。
因为对于规模有限的自耕农来说,换种作物,万一绝收,税赋交不起倒是其次,关键是会饿死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小户一般是不会搭进来的。
“到头来,还得跟这些大贵族合作。”阿启微微皱眉。
用老迈的母羊去跟他们合作,然后用司农府的名义,帮忙驯养的同时,也强制控制他们买卖流向。
让他们享受一定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他们不会轻易伤害司农府的利益。
权衡片刻,他吐出一口浊气。
若是十几年前,他或许会对自己生出的想法,感到厌弃自己的举止。
但现在,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前两代有辛氏族长了。
他是燕国的大贵族之一,更是司农府的大司农,需要为了整个燕国的发展规划走。
相较于绵羊的普及,这个能吃个三五十年就顶天了。
总有一天,南方各个势力在见识了绵羊的好处,定然会有想法,有想法总会开始尝试驯化与繁衍。
更重要的是燕国能从西边弄来这些绵羊,没道理他们弄不来。
如此,阿启彻底下定决心。
既然屁股已经坐在了位置上,他就不可能继续跟以前一样别扭。
转身回到司农府,以大司农的名义,对京城附近的大小勋爵,发了照会,让他们集中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