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津镇(后世的天津),汉武帝,便在这里的武清设置盐官。到了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辽朝占据这里之后,便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到得元延佑三年(131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而现如今这里被称之为海津镇,其实其人口规模足有万余户,而且在近几年来,兴建了巨大的码头之后,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
码头的繁荣,海上贸易之路的通畅,让这里的人口飞速暴增。
就在距离这码头约三十里之外的南边,这片十分辽阔,但是又渺无人迹的地方。
一座城寨,此刻不知何时已然出现,进进出出,全是大明的骑兵精锐。
只不过,这一只骑兵的穿着明显有点问题,身上披挂的并非是大明骑兵的制式铁甲,只有胸甲是铁甲,而肩、臂、腿部,皆是更轻便灵活的皮甲。
并且这些骑兵都没有配备着骑弓,以及各种长兵器,他们只是在战马的肩胛位置,左右各放置一个皮套,将一把长长的,宛若烧火棍一般的燧发枪插在那里。
而且每一位骑兵都是一人双骑的配备。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一直都在这一片辽阔又荒芜之地训练。
此刻,蓝玉这位主帅,正安然会坐在城寨内的中军大帐之中。
坐在那热气腾腾的铁炉子跟前,看着那份来自于北平留守徐达的亲笔手书。
。。。
徐达详细地向蓝玉讲述了这一段时间以来,那狡猾的元蒙兵马的动向。
对方兴大军十数万众,在行进到了那好陈察哈尔一带之后,便在那里滞留,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
若是过往,元蒙的兵马,敢靠到那么近,徐达绝对会第一时间挥师北进,杀气腾腾地直扑过去。
现在,他龟缩在北平城内,只是派遣了几支骑兵,对那些南下而来的元蒙骑兵,进行了几次短暂的接触,很快便缩回了那些城塞之中。
摆出了一副老子现在不跟你玩野战,准备守到天荒地老的架势。然后就是等,等着看那位元蒙兵马的主帅会不会上当。
总之,徐达就是一句话,蓝玉小老弟,这一仗,老哥子我准备摆乌龟阵,而手里边,只有一把致命的尖刀,那就是你和你麾下这一支精锐的火枪骑兵。
蓝玉看罢了这份来自魏国公徐达的书信,面容沉肃地坐在铁炉子跟前良久,这才站起了身来向一旁走去,吩咐了几句之后。
很快,那张摆放在这里的巨大沙盘上,又多出了几面代表着元蒙骑兵的旗帜,蓝玉站在沙盘跟前,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城寨、兵力布置。
目光最终落在了自己所在的营盘,也就是在这海津镇这边。
“来人,擂鼓,召集众将议事。”
“诺!”喜欢我岳父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