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探花以及大部份的名列前茅者,仍旧是那些江南人士。
这个问题,老朱正愁不知道该当如何解决。
而好大儿又甩出了这么一个可谓是相当阴损的招数。
“老大啊,你可真是能耐啊,这一招可真是够阴损的,哈哈哈,不过咱喜欢。”
听到亲爹那肆意张扬的狂笑声,朱标白脸不由得一黑。
你这是夸自己亲儿子的态度吗?
“不过,你这一招,虽然损害了江南读书人的利益。
换来的,却是我大明诸省读书人对于朝廷的齐心拥戴。”
“爹若是觉得好用就行,孩儿主要是觉得如此一来,我大明诸省的读书人,也算有了机会为朝廷效力。”
“不然,三五省读书人以治天下,不但容易结党营私,更容易动摇国本。”
老朱亦是深以为然,频频颔首不已。
好大儿的想法是对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再怎么慢工出细活都不过份。
朝廷的官吏想必又会叫苦连天,甚至还有可能,那些朝廷重臣们为了自己私心,又会各种阳奉阴违。
不过对于一辈子都勇于挑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绝不回头的天下第一执拗朱元璋而言。
越是有难度,越是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就越感兴趣。
更何况,自己好大儿就站在自己这一边,父子齐心,天下何事能拦得住我们父子?
老朱此刻已然将那些政务抛在了脑后,此刻开始兴致勃勃地跟好大儿仔细地商议起了这种更先进的科举制度的各种细节。
例如,各省之前的乡试应该不需要动,但是会试和殿试,又该怎么来解决多榜问题?
毕竟那么多的状元郎,该当怎么处理,授官的职级是否也需要调整。
父子二人聊到茶壶中的水都倒干了这才意犹未尽地暂停了这个话题,让人去送吃食大快朵颐。
哪怕是嘴里边吃着东西,父子二人也没有停止讨论的意思。
不过,哪怕是马仲良这样的心腹宦官也都被赶到了文成殿外不许听到他们父子的言谈。
吃饱喝足,老朱抄来了那已然加满了热水的茶壶,又给自己沏了一杯玉兰花茶。
看着那茶杯上飘着的玉兰花,嗅着那提神醒脑,舒缓了自己头疼的茶汤香味。
老朱这下子总算是反应了过来。
自己最开始跟好大儿聊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不就是想要把常二郎那个觊觎自己掌上明珠的混账小子给扔得远远的。
结果倒好,好大儿的灵感,让自己都把正经事快忘得一干二净。
不过嘛,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自己也正好顺水推舟。
把常升这位算起来应该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国家级状元,扔到地方上去作贡献。
省得这小子成日冲自己爱女朱宝贞眉来眼去,闹得自己心神不宁。
“老大,经了咱们爷们这么一讨论之后,咱总算是明白了你之前的那一片苦心。”
“倘若日后每岁科举皆有十余位状元,不经州县,便入中枢,绝非好事。”
“所以你之前建议咱让那常二郎出仕地方,咱准了。”
“啊?!”喜欢我岳父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