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4章 野外考古:我带了房子出来,你们要不要住?
沈乐身后,隔了两道山梁,确实有人急得连连跺脚,就差直接冲出去了。
跟着沈乐过来的考古队,人人踮脚,个个伸头。
眼看着沈乐三步并作两步,当场就跑得不见人影,看上去像是发现了什么东西的样子,年纪最大的带队老师瞬间抢出几步。
眼看就要跟着狂奔上山,脚下一滑,几乎趴在山坡上,被虬髯客一把架住:
“于老师!于老师您慢点儿!沈乐不是会擅自动手的人,他肯定会传消息回来!咱们慢慢过去!不着急!”
“小章,你不知道。”于教授甩开他的手,昂头望着山巅,眼神灼热:
“这片地方,我们一直觉得应该有唐代驻军的痕迹。烽燧啊,武库啊什么的。可是,没有找到,一直没有找到啊……”
这位教授已经快到退休年龄,头发白,身材瘦瘦小小,满面风霜,一眼看上去,和当地的老农民也没有区别。
只是回望城市,再看向周围山峦的时候,那股无形的气势,才让人呼吸一紧,肃然起敬:
“如果我们有足够人力物力就好了,就能一寸一寸,搜遍周围所有的地方。可惜,并没有……现在,难得有点线索……”
“那您也稍微等一等。这山爬起来不容易,有当地人领路,带着我们走现成的道路,会好走很多……”
于教授慢慢站直身体,哀叹一声。和田附近发现的遗迹,有古城,有佛寺,有庙宇。
但是,他们最想找到的,唐代驻军的遗迹,发掘出来的却是那么少,那么少……
正在叹息,虬髯客手里,手机嗡嗡震动,铃声大响。接通电话,屏幕上,立刻现出沈乐尴尬的脸:
“呃……老师,我真没动手,是那些残片自己钻出来了……”
这是什么鬼话?
这到底是什么匪夷所思的理由?
虬髯客胸口气息一堵,满心想要吐槽,却不知道该怎么吐。手臂一歪,于教授已经掰过他的胳膊,盯住屏幕:
“自己钻出来就自己钻出来!别管那么多!你在哪儿?——立刻带我们过去!”
“呃……”
沈乐左右看看,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我在哪儿”这个问题:这儿又没有路标,又没有门牌号。
他想了想,一拍脑袋:
“这样,我插一面旗子在地上,你们把无人机飞起来,确定一下定点。然后我再让老黄带你们过来——老黄!”
“来了!”
胖胖的土拨鼠妖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奋力跳了一跳,让自己的脑袋伸进镜头:
“知道了!我去带他们过来!这一块的路我熟,我知道该怎么走,保证稳稳带过来,脚都不让他们崴一下!”
沈乐向他笑了笑,点头挥手。土拨鼠妖猛然往地下一扑,冒出一股黄烟,立刻消失不见。
沈乐吓了一大跳,三步并作两步挪到上风向,用手往鼻端扇了扇,确定没有臭味,才放下心来:
谢天谢地,土拨鼠不是黄皮子,不臭,要不然,这身衣服就没法要了!
哪怕清洁术能够清理,他也不想要!
回头望望,距离车辆停驻的那个山坳,大概要翻两三个山头——步行的话,没有几个小时,绝对上不来。
沈乐就不急着开掘,先从包里拿出一面红旗,拴在登山杖杆子上,往地面一插;
再举起手机,四面八方拍个视频,再“咔嚓”、“咔嚓”拍一圈照片。地面上冒出来的金属块要有,周围的环境也要有。
只恨没有整片山区,自上而下的俯拍镜头,不过,既然大队人马带了无人机,想必不缺这种照片……
他一口气拍完,把视频和照片打了个包,给虬髯客发过去。手一松,手机顺着腕带自然挂下,他摸出笔记本,开始画草图:
山峦走向,下面的溪水,哪里山势陡峭,哪里山势平缓,哪里多少还像是能有条道路,哪里就不用指望走车、走马,只能让人勉强通过……
画完一遍,对附近地形大概有数,便找了块干净平坦的石头,坐下来闭上眼睛。精神力展开,默默感受大地的力量:
只是简单地冥想一下,无穷无尽的灵气,立刻潮涌而来。和田地区,本来就在昆仑山北麓,矿区集中了天地精华,更是和昆仑灵脉直接关联;
沈乐的精神力稍稍一展布,这块地方的灵气,顿时被扰动起来,向着沈乐奔涌。
沈乐甚至来不及吐纳,铜片已经轻轻一亮,开始大口大口,饕餮一般吞吸灵气:
“小章啊,是我老眼了吗?”两道山梁之外,于教授盯着无人机屏幕上的画面,怔怔询问:
“这个小沈……身上怎么有个光圈?”
“也许是无人机镜头的成像有点问题?”虬髯客也不太敢相信,却并不敢指认老教授的眼睛开始老,只能拼命甩锅:
“您知道,摄像什么的,到底和人眼不一样。角度对了,光圈、快门合适,很容易在人身上拉出一圈光来的……”
“唉,可能是吧。”于教授心知肚明,大概率并非如此,却也不打算去深究。左右看看,紧紧身上的登山包带子,长吸口气:
“我们还是看看怎么过去吧。沈乐发过来的照片,明显有东西,我们得快点儿到了……”
“跟我走!”不远处的山坳拐角处,响起一个精神抖擞的声音。老黄三步并作两步绕过拐角:
“这里我熟!我带你们走!有一条小路,很难走,但好歹也是路,可以上山!”
于教授不疑有他,立刻迈开步子,向他走去。前面人影一动,两个特事局小哥已经快步过去,拦向那个土拨鼠:
“老黄啊,咱就是说,下次用土遁过来,离人群远点儿。”一个拿着长杆探头的小哥压低嗓门,语速又急又快:
“差点儿就吓到普通人了!吓到他们,违反隔离规定的!”
“知道啦知道啦!我这不是特地在拐角后面冒出来的吗?”老黄不在意地摆摆手。
一扭头,远处的考古队伍里,一个小伙子两眼发直,死死地盯着他,嘴唇哆嗦:
“妖……妖怪……”
“哪里妖怪啦?”他身边,一个年轻姑娘俯身把登山包上肩,按了按帽子,登山杖腕带结结实实地向下压了压:
“你看错了吧?那是老黄啊!我们的向导!快跟上,老板已经出发了!”
“可是他……”明明就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我看见了!小伙子又哆嗦了一下,抵不过师妹催促,只能跟上队伍。
幸好他也不用离那个妖怪太近,老黄一马当先,走在队伍最前方,一个特事局小伙子跟在后面,再往后是于教授和搞甲胄修复的章教授;
接下来,是他们这一支考古队,和特事局派过来的人员,三五错杂,交织在一起。
保障车上,下来两个背枪的小哥,走在最后给队伍收尾。这片地方挨近矿区,路是真不好走:
也不能说没有植被,然而,仅有的一点绿色,匍匐在山坡上,死死抓住仅有的一点儿泥土,看着让人心惊胆战,总觉得一脚踩上去就能滑倒;
没有绿色的地方是大片岩石,上面道道裂缝,目测你给它一镐子,它就能“哗”地塌下来一片。
哪怕不去触动它,下面像是道路的地方,也是大石头迭小石头,碎石和碎石堆在一起,一脚没踩实,就能跟着石子儿流动出去……
“这边走,这边走。”老黄倒是走得如履平地,一边引路,一边还能在队伍里来回奔走,扶这个教授一把,扶那个教授一把:
“您小心脚下——哎,当心,这边要踩稳了,登山杖插在石缝里,确定不晃了才能发力……”
几个学生走得磕磕绊绊,唉声叹气。一抬头,老教授已经走到了前面,还回头来吆喝他们:
“快点儿!快点儿!都像你们这样走,还没到位置,天就黑了,又要撤回来!——那我们今天来干嘛来了?!”
“唉,老师,我们真的不敢走快啊!——哎哟!”
一个分神,直接扑倒在地……
“唉,老于你也别太苛责他们。刚入行的学生,确实没经验,走惯了就好了。”队伍里,另外一位教授双杖在手,一步步走得慢而稳当:
“想当年,我们刚开始田野考古的时候,不也是天天让导师骂么?”
“老赵你开玩笑!我们当年可没这么吃不起苦!”
“别这样,别这样。”赵教授悠悠笑起来:
“我们那个时代穷,学生要吃苦,现在大家都有钱了,学生还要吃苦,那经济不是白发展了么?”
“……”
于教授默默扭头。他跟在特事局小哥后面,亦步亦趋,踩着前人踏足的石坡,努力往上走。
山坡不算高,目测爬升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但是,海拔本来就高,又不好走,只爬到坡顶,一群人就气喘吁吁,不得不坐下来稍事休息。
于教授把沈乐发过来的视频再翻了一遍,努力起身,继续艰难前行。这一举步,顿时觉得脚下全不一样:
地面看着还是碎石,却坚实了许多,再也不会打滑;
向下的山坡依然陡峭,一步步走下去,却感觉有一股莫名的承托力量,让人走得更加顺畅;
再走快一点,大地似乎自发地波动起来,像是化作波浪,把他托举在浪尖之上,围拥着他向前。
他自己感觉没用多少力量,已经轻飘飘地走到了山脚,再迈几百步,脸不红,气不喘,又已经到了下一个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