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9章 沈乐:所以我还要去学打铁吗?
“师兄救不了你。”
博士师兄特别残忍地告诉沈乐。沈乐整个儿呆了:
“什么?”
你们就是修复古船的!
你们把海底捞上来的那艘古船,拼了个大概,放在博物馆里给人看!
你们甚至在博物馆里,做了一艘仿品古船!
现在你告诉我,搞不定那些钉子,帮不了我?
“师兄你们没研究过这些钉子啊?”
“当然研究过啊!”博士师兄理直气壮地告诉他:
“我们研究哪方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研究这些铁钉是什么成分,研究怎么把锈烂的铁钉保持住、修复好——”
我们并没有去研究,这些铁钉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打进船里去的,一艘古船要打多少钉子,要怎么把它们固定住啊!
“那你们拼接古船——”
“拜托,你又不是不懂。”师兄干脆利落地翻了个大白眼:
“海底捞上来的古船,到现在为止,船板脱水脱盐还没脱完,都泡在水里呢。拼了个大概,那都是放在架子上,谁也不指望它的强度。”
至于仿品古船?
仿品古船要什么复现原有工艺!
有胶水用胶水,有螺栓用螺栓,怎么便宜怎么来!
博物馆也是有预算的好吧!
不是为了写论文,不是为了出成果,谁纠结这些东西!
“你慢慢把所有木板重新扫描一遍,仔细做好测绘吧。”师兄叹了口气,开始指导他:
“这些船上都有钉孔的,测绘做完,所有钉孔标注出来,再根据钉孔里残存的钉子,大概就能比对出来了。
——要补充船钉的话,我给你几个联系方式。现在,闽地还有用传统手艺做船的,他们那边有船钉卖。”
当然,船钉要买多少,要买什么尺寸的,要怎么钉进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查资料,不做扫描,不做统计,要买都无从下手!
沈乐唉声叹气,默默去干活。手机叮咚一响,师兄给他发了大批文件过来:
《宝船厂遗址—南京明宝船厂六作塘考古报告》;
《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
《蓬莱三号古船的测绘及复原研究》;
《蓬莱古船的结构及其建造工艺特点》……
全都是扎扎实实的大部头,除了业内人士,谁都不会去看的那种。
沈乐随手点开《蓬莱三号古船的测绘及复原研究》,只看了一分钟,就有点头昏眼:
这种测绘,真的是从总体到局部,从零件到结构形式,每一个构件的三视图,都仔仔细细测绘出来的啊!
他以前跟着导师,做古建修复,都没有精细到这个程度!
当然,那也是他们做的古建筑,等级没有高到需要一个个木构件拆下来,加强了以后再拼回去,他们不配……
没办法,沈乐只好卷起袖子,把之前没有补过的课,重新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