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身体不会出什么事了吗?曹睿却是止住了内侍说道,“不用,朕没事。”
他的目光之中带着一种浓浓的不甘和悲哀。
他如今身体的情况他自然清楚,他的内里空虚,也许坚持不了多久了。
他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可是身体却是衰败了下去。
这上天就如此不苛责于他吗?
曹睿心中充满了悲愤,却无可奈何。
如果给他充足的时间,他有信心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可惜啊,他没有时间了。
他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几年,如今最重要的是,给大魏培养一位合格的下一代的继承人。
曹睿想到这里,招来暗卫,直接吩咐暗卫道,“去将司马家族给朕杀的片甲不留,记住,是片甲不留。”
暗卫是没有什么思想的,可听到曹睿这个命令,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司马懿大败,犯下大错,所以准备惩罚司马家族吗?
可为什么不在朝堂之上直接惩罚,而是采取暗杀的方式?
就算暗卫再不懂,也知道政治这东西,相互刺杀这可是大计,尤其是贵为天子之尊。
曹睿却没有任何解释,实际上是因为他已经收到了诸葛亮演的有关司马懿的那一场戏。
尽管司马懿这个时候已经死了,但是司马家族还在。
曹睿根据那些戏推演了一下,好像这曹魏的江山还真有可能落在司马加入手中。
毕竟,他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
如果他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天子,这个天子还压制不住司马家族。
那曹魏的大权还真可能被司马家族所把持。
这种东西,宁可错杀,不可不杀。
哪怕是曹魏亡了国,也比落入司马加入手中,再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强的多。
五胡乱华,呵呵!
被三国诸侯吊打的五胡,在后来竟然成为汉族的心腹大患,还真是可笑。
曹睿的头脑之中一个又一个想法飘过,最终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要为大魏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者,继承他的遗志,一统天下。
希望上天垂怜,让他再多活几年。
而暗卫心中虽然有疑惑,但是还是接了命令去将司马加入屠了个干干净净。
司马家族本来还没有从司马懿身死的悲痛之中恢复过来,直接就全都被诛杀了。
这个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后世五胡乱华惨剧的家族,就这样覆灭了。
东吴,建业城之中。
身体逐渐老朽,逐渐走向腐朽的孙权,同样也收到蜀汉占据长安城的消息。
孙权亦是有些不敢相信。
“什么?诸葛亮占据了长安城?竟然真给诸葛亮取得了战果?”
随着年龄的愈发增长,这一位东吴的君主,如今身上早就丧失了锐气。
或者说,在合肥那一战之后,他便再也没有了一统天下的梦想。
他只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割据一方,作威作福。
三国鼎立,曹魏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蜀汉也有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野心。
唯有东吴早就丧失了这种志气。
这些年来,坐看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孙权甚至有一种看好戏的心态。
不可否认的是,看到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孙权心中有一种诡异的幸灾乐祸的感觉。
任伱们如何嘲笑我东吴,但是我们自巍然不动。
甚至说偶尔的时候,孙权也做做美梦。
曹魏和蜀汉两败俱伤,到时候他们江东弟子直接北上,一统天下,做了那天下之主。
当然更多的时候孙权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到了如今这个年岁,孙权已经没有那么多追求了。
在这最后的日子,感受着日渐老迈的身体,他只想将权力紧紧抓在自己的手中,老老实实的享受这最后一段岁月。
等到他死后,再将权力继承给他的儿子。
当然前提是,他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才能拿。
如今看着日渐英武、年轻朝气的儿子们,孙权甚至感觉到一种威胁。
所以孙权为了制衡朝政,为了将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拉一派打一派,任由朝堂之上掀起党争。
不得不说的事,孙权在军事之上,在治国之上也许也不咋滴。
但是他所有的能力全都点在了政斗之上,将制衡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
到了现在依旧仅仅把控着东吴的大权。
不过想想也是可想,都到了这个时候,江东这一亩三分地还在内斗。
孙权一直以来都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别人瞧不起他,他还瞧不起曹操,瞧不起刘备。
曹操雄才大略又如何?
刘备民心所向又如何?
他们都死了,唯有他孙权活到了最后。
大好江山,无上权力,全都给了别人享受。
唯有他孙权,依旧是这江东之主,执掌大权,杀伐尽操控于己身。
最后这一段日子,孙权并不想出现什么意外,只想老老实实的享受。
可谁知道,这个时候诸葛亮不声不响,竟然搞了个大的。
诸葛亮竟然大败曹魏的大军,并且占据了长安城。
这对于孙权,对于东吴而言,绝对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孙权看着在场的大臣说道,“诸位,诸葛亮占据了长安城,为今之计,我东吴该如何做?”
东吴几乎所有大臣都明白,蜀汉和东吴之间,是有血海深仇的。
蜀汉的关羽直接因为东吴而死,张飞间接因为东吴而死。
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先主刘备,可以说也是因为东吴而死的。
这是血海深仇。
如果这些年来不是因为曹魏牵扯到蜀汉的经历。
如果不是面对强大的曹魏,蜀汉不得不和东吴结成同盟。
那么蜀汉必定是报这一段血仇的。
如今蜀汉占领了长安城,重创了曹魏。
本来和曹魏的对抗之中,蜀汉一直在不利的地位。
可是现在局势改变了,在场东吴的大臣不由担心。
蜀汉腾出手来,会不会对于他们出手?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东吴也绝不能坐视蜀汉实力增强,拥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孙权瞬间就想到了这一点。
根据他的了解,蜀汉之中可是有一批人,对于东吴身怀仇恨。
如果蜀汉有机会灭掉东吴,他们绝对不会犹豫的。
而作为间接导致关羽和刘备死亡的孙权,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孙权瞬间就想到,这个时候必须对蜀汉用兵,削弱蜀汉的实力。
三国鼎立,向来如此。
谁强大就打谁。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锋,讲不得半分的情义。
不过这话孙权是不会说的,这背刺盟友的骂名,他孙权可不想背上。
就如同当初吕蒙白衣渡江,斩下关羽头颅一样,这不是他的决定,他可不知情。
听到孙权的话,瞬间就有人明白了孙权的意思。
这朝堂之上,总需要为君主背锅的人。
况且当今的局势,除了背刺蜀汉,联合曹魏,也没有了第二个选择。
“大王,为今之计,唯有用兵荆州,防备蜀汉。”
“我观那诸葛亮狼子野心,对曹魏动手之后,下一个可能就是我们东吴,我们不得不防啊。”
在场的大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东吴还是有一部分是亲近蜀汉的,这些大臣当即就走了出来痛斥道。
“大王,莫要听他胡言,我东吴和蜀汉可是盟友,岂能为一己之力,背弃盟约。”
“是啊,大王,万万不可,如此行事,让天下人如何看我东吴。”
孙权听到这话脸色越来越黑,这不是在指桑骂槐吗?
主要是他孙权已经做过背刺盟友的事情,现在这些人就相当于指着孙权鼻子骂。
孙权怒斥一声说道,“够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