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父子这次不先表态了,还得是王绾。王绾,曾经大秦的计相,他和隗状两个人配合,一直都给秦始皇维持经济,整顿粮草。
过去他们两没少在粮仓里嘀嘀咕咕秦始皇的坏毛病。
结果到最后什么也没能阻止,事情还是发展到了最坏的境地——府库亏空,民生经济的循环每一环上都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维持货币价值的是无形的东西——信用。
但是现在帝国内部哪还有信用可言。
而且大秦帝国虽然在统一货币,但是现在货币出了大问题不说,货币流通的问题更加严重。
民众有了钱,不了,不能,挣了也白挣。
难以置信,乡邑地带竟然在用物物交换的方式维持生活。
王绾想到实际情况,连嘴都张不开,因为他不知道从何说起。
末了,王绾感叹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太上皇早早听了臣的话,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冯去疾望着王绾,这倒是我的不是了。你的意思不就是,你当丞相的时候府库没问题,我当丞相的时候府库出问题了呗。
尉缭双手拢在袖子里,低着头不言语。
御史大夫之位,现在竟然由冯劫领职。
四位三公尚且没开口,上卿们自然也不好说话。一个个都低着头。
皇帝看着死气沉沉的一群人堆坐在一起,他的目光一一打量过来,望着郑国问道,“上卿国,这章台殿有这么热吗?朕看你从进门开始就一直擦汗。”
郑国腾地一下站起,“陛下恕罪,臣……臣今日来时穿的多了。”
扶苏望着郑国,心里在想,这家伙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啊?
他是不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朕的不满。
生气时,看见谁都觉得讨厌。
“坐下吧。”扶苏望向大殿房梁。
郑国是坐下来了,但是他已经是决意要递上辞呈了。
早在秦二世继位之初,他就在想自己要不要提早退位啊。
郑国很了解秦二世,他和秦二世不是一路人。
秦始皇是喜欢装糊涂,自己也有些糊涂;但是秦二世是假装糊涂,心里不糊涂。
郑国很清楚,他与秦二世这个人君臣政治见解并不相同。
秦始皇那个人是只要你给我办事,我就给你利益。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他乐意和一些不道德的人为伍。
秦二世则不然,他会很嫌弃不道德的人,但是使用它们。等到使用结束了,就把这些不道德的人给处理掉。
给秦始皇做臣子,只需要考虑一件事,完成秦始皇的意志,为他做好事即可。
但是给秦二世做臣子,那就难了。作为一个臣子,竟然要做到摒弃自己的私欲,遏制自己的权力,不仅要给皇帝服务,还要对民众负起责任。
这对自己来说,要求太高了,他做不到。
而且,秦二世对于腐败不愿意容忍,从他选用张苍、曹参这些人处理经济账务,很多臣子就知道自己要晚节不保了。
眼下皇帝缺钱,恐怕又要狠狠打一波贪官。
而他过去贪了不少钱,皇帝还任用廉吏,说是要追查旧账,查明府库里每一笔钱。
所以大殿里香薰烟味浓重,暖气腾腾,他的鼻翼上毛孔张开,汗滴直往外冒。
本来以为还能混一段日子,结果他只是好端端地坐着,就擦了把汗,居然也被皇帝逮住骂了一顿。
可见自己在秦二世心目中的地位,唉,我还是走吧。
“怎么都不说话啊?”
“哼——”
“平日里一个个不是都挺聪明的吗?怎么一到了国家有难处的时候,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别看这些大臣们今天不说话,之前给秦始皇找乐子,乃至于想办法镇压庶民的时候,那可是鬼点子一个比一个多。
说秦始皇是被他们怂恿去疲民弱民的也没错。
这个时代,从上到下,都充斥着一股强烈的不安感。君王不信任民众,民众不信任同阶级的人,基本上都在互相伤害。
臣与民之间的矛盾,那可就是最严重的了。
大秦帝国的臣子,除了少数几位留下来的忠臣,大部分贤良都被逼走了。
他们出的主意永远都是一个主题,怎么把民众弄得越来越弱,没有反抗之力。
但是等到换了一个话题,他们就不说话了。
“真不知道,朕养你们有什么用处?”
冯去疾、冯劫父子两个也是汗颜。
虽然早就知道这就是扶苏的本性,但是这话说出来,他们两个人还是忍不住心里叱骂皇帝,皇帝简直是六亲不认。
宗正等臣子眼看形势不妙,一个个把帽子低得更低,唯恐被皇帝看见。
这时候,萧何提出了一个办法,“臣以为,可以让王公大臣们募捐钱款。”
诸大臣闻言,一个个眼珠子都给瞪出来了。
他们齐刷刷地望向萧何。
纷纷用眼神在说,他是不是脑子有病,还是说他嫌弃自己命太长,活的太久了。
秦二世这才望向萧何。
他总算是起了一点作用。
扶苏一直都担心萧何不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否则自己百年之后,对公众说出的那个关于沛县的梦可能就要被坏人杜撰成了自己是去寻问柳的了。
他可是去请贤能的,如果萧何证明不了自己的贤能,那可是会损伤自己在臣民心目中的威信还有神秘感的。
迄今为止,梦到贤能的丞相然后去寻找他的,只有伟大的商王武丁。
这时候,宗正站出来了。
“陛下,这怎么可以呢?”
“陛下您是知道的,臣家里一家老小一共上千口人啊,光靠俸禄本来就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而已,臣等一个个哪里有多余的钱募捐啊?”
其他臣子顿时附和起来。
“是啊陛下,是啊陛下。”
冯去疾腮帮子气得鼓起来,他真是羞于与这些人为伍,不想交就不交,多大的人了,这种谎话都能说得出口,不害臊。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