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 春去秋来。

转眼已是嘉靖四十年。

十年之期,已至。

神种现世,嘉靖颇为期许,以国子监司业张居正、江陵县侯王朝晖为首,亲自种植、督管。

如今以推广至陕西、河南、山西、江南等地,嘉靖亲临巡视。

*

马车上。

张居正唇角挂着惬意的微笑。

他端着茶盏,慢条斯理地喝着,多年官场沉浮,早已将他养得喜怒不形于色。

但神种初成,还是叫人心中欢喜。

王朝晖更是意气风发,他撩开窗帘,望着漫天的金黄,笑眯眯道:“秋收冬藏……秋收果然让人喜悦至极。”

最重要的是,神种在短短的推行时间内,已经有了莫大好处,纸面文字终究不大入心,还得是亲眼看。

田地间,农忙一片。

王朝晖瞪大眼睛,望着黝黑的百姓。片刻后,皱起眉头:“他们穿着破衣烂衫,竟还如此穷困?”

张居正也撩开车帘,往外看。

“在江陵,我们张家村,纵然有人富裕,却还是很多人都种地,他们会在种地时,把破衣烂衫拿出来,这样弄脏了、弄坏了,也不至于太心疼。”

他温和笑着解释。

王朝晖点点头,看向地头蹲着的一个小孩,头发寸长,不辨男女,正捧着长长的杆子在啃。

“这能吃?”他呆住。

小孩却吃得很香甜,嚼一嚼,又将碎屑吐出来,他便猜测,是跟吃甘蔗一样。

就算穿得破烂,但精神面貌明显精神很多,那是一种肚子吃饱了的昂首挺胸。

车队停下。

朱厚熜穿着寻常衣裳,白龙鱼服出宫微服私访。

面前身形佝偻的老者正拿着小钉耙,将收过的地,再挖一遍,若是能找到拇指大小的红薯,便觉心中分外愉悦开怀。

他面前有一小框,已经有半篓了。

朱厚熜看着老者脸上灿烂的笑容,也跟着笑了笑。亲眼所见,千里沃土,收成极丰。

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秋阳依旧热烈。

朱厚熜晒得鼻尖出汗,入目皆是色彩浓丽的秋,而红薯藤的绿,却让人心中快活。

“猪羊都爱吃红薯藤,这么多,够吃三四个月,刚好杀了过年。”不时有人嘀咕。

张居正眉眼微弯。

朱厚熜更是心中快意,跳出修仙的坑以后,他面前摆着一条康庄大道。

“神种不愧为神种,产量高,好伺候,今年年景并不好,麦稻各有减产,神种亦是,架不住实在产量高。”

“红薯玉米粥,吃起来真的很香甜。”

朱厚熜感慨万千。

最重要的是——多吃一斤红薯,便能多卖半斤麦稻,资产流转,就是这么来的。

张居正望着忙碌的农人,跟着微微一笑。

田间地头,总是充满希望。

有人在挖红薯,有人在挖土豆,有人在玉米地里掰嫩玉米吃。

王朝晖压低声音道:“我们偷偷掰一个玉米回家吃?”

张居正满脸深沉地点头:“好,我给你望风。”

王朝晖堂堂江陵县侯,下了马车,进了玉米地,手刚搭上玉米,就听见一声低喝:“有人!偷!玉米!”

王朝晖顿时吓得一激灵。

他三两步窜回来,满脸惊慌:“你干啥呢!”

吓死他了!!!

张居正满脸无辜:“别人瞧见了。”

不是他喊的。

王朝晖捂着脸,钻进了马车。他红着脸,半天回不过神来。

张居正:“哈哈哈!”

*

朱厚熜离他们远,正在观赏这一番国泰民安。

海瑞立在他身旁,恭谨道:“是啊,圣上英明,才有这国泰民安。”

其实前些年,乱象已显,皇帝沉迷修仙,严嵩把持朝政,两个老年人将王朝也带向暮年。

海瑞陷入回忆,很多话,能想,却不能说。

那时——

天空蒙蔽,百物凋零,积雪覆盖,路有冻骨。若再持续些年头,大明走向覆灭将是必然。

车队停下,开始支起大锅,做饭。

这是赵云惜想出来的法子,将神种的吃法告诉大家,明确地做出来,这样更方便传播。

红薯粉——可以做酸辣粉,也可以做蚂蚁上树。

猪肉剁碎,炒成酱,和些粉条一起炒,吃起来特别香。

再有酸辣土豆丝、红烧土豆片,土豆炒肉、土豆炖鸡,这都是家常的吃法。

而玉米……光是水煮便已足够清甜。

林林总总,数十种吃法。

就连嘉靖都吃得格外兴起。

他随口感叹:“赵恭人此番不在,未经了她的手,终究差上几分。”

于是——

赵云惜被锦衣卫火速打包带来。

“土豆丝卷饼、炸土豆、狼牙土豆……”赵云惜挽起一截袖子,迅速出餐。

朱厚熜吃着熟悉的味道,这才放心。

最新小说: 被迫修仙?她靠挖宝开荒成大佬!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氪金仙尊:首先6元即赠绝色剑仙 洪荒之大巫师 旧日音乐家 狼王为皇 紫府仙缘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