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伯颜大帅怎么办? 他可是刚刚率军前往北门啊。” 廉希宪听到这儿立刻就着急了起来。 玉昔帖木儿这话的意思中似乎是要将伯颜当做是弃子了。 “事急从权。 再者北门的敌人还要靠伯颜大帅来抵挡。” 玉昔帖木儿幽幽的解释道。 忽必烈可不知玉昔帖木儿之前竟有这种打算。 伯颜怎么说也是他的心腹爱将。 他当然不舍得就这么把他留在大都送死。 “此事不可。 立刻传朕旨意将伯颜调回!” 玉昔帖木儿眼珠转了转。 随即说道:“陛下,将伯颜大帅调回也并非不可。 只是赶往北门的大军尚需要一位能挑起大梁的主帅。 臣倒是有一人举荐。” 忽必烈挑眉问道:“何人?” “中书省平章事阿合马大人。” 忽必烈听到阿合马的名字后深深蹙起了眉头。 “阿合马文官出身,如何能够带兵打仗?” “阿合马大人虽是文官,但却极有军事才能。 只是平日不显山露水而已。” 忽必烈狐疑的看向玉昔帖木儿。 他总觉得玉昔帖木儿有什么别的用意。 倒是廉希宪似乎是察觉出了玉昔帖木儿的想法。 他虽不精于军事,但是对政治一事可谓相当敏感。 因此他觉得玉昔帖木儿之所以会举荐阿合马并不是那么简单。 阿合马那可是忽必烈极为信任的大臣。 要不然也不会把赋税、制铁这样的大事交给他处理。 然而这阿合马为人十分骄纵。 仗着忽必烈的宠信可谓是无法无天。 就连太子真金都入不得他的法眼。 玉昔帖木儿虽不是太子真金的幕僚。 但是往日却和太子第三子铁穆耳关系十分亲近。 廉希宪猜测玉昔帖木儿想要假敌人之手将阿合马这个太子的政敌去除。 将来太子继位之后,他再扶植铁穆耳上位混个从龙之臣的功劳。 事实上廉希宪还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元朝统一之后,太子真金和阿合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日渐无法无天的阿合马被真金的扈从刺杀。 不久后真金亦因禅位一事遭忽必烈痛骂,忧惧而死。 待到忽必烈病死后。 玉昔帖木儿与当时执掌朝政的伯颜共同拥立了并非太子嫡长子的铁穆耳登基。 作为这场帝位继承最大的策划者、铁穆耳潜邸时期的贴身幕僚,玉昔帖木儿被其封为太师。 地位犹在伯颜之上。 不过廉希宪并没有戳破这一点。 一是因为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并没有证据佐证。 二来他作为孤臣,从来不参与皇室的党争。 三来他与阿合马关系也并不和睦。 阿合马平日里也没少仗着忽必烈的宠信欺压于他。 对他来说,阿合马死总好过伯颜死。 忽必烈强行将心中的怀疑压了下去。 现在也不是想这些政斗的时候。 对他来说,阿合马虽然倍受宠信。 但是眼下的情势伯颜却更为重要。 最终他同意了玉昔帖木儿的提议:“罢了。 就让阿合马去接替伯颜抵抗敌人吧。 廉希宪,你传朕的旨意。 让太子真金保护好皇室家眷。 随时准备突围!” 廉希宪躬身道:“老臣这就去。” 随即忽必烈深深的望了玉昔帖木儿一眼。 玉昔帖木儿则冲忽必烈微微笑了笑。 —————————————————————————————— “哈哈哈!上位十万两白银的奖励可就归我啦!” 李文忠挥刀砍杀一名蒙古士卒后高声笑道。 一天数十次城墙攻防,明军终于是登上了城墙。 作为先登之人,李文忠这会别提多高兴了。 他虽身为朱元璋的义子、外甥,但是家里也并不算多富裕。 有了这十万两白银,他府上的生活也能改善一些了。 不过他也打定了主意。 这些钱里要拿出一大部分,请历代的名将元帅去给他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好好上上课。 省的将来那混小子再落得个什么大明战神的名号。 要知道当时他听说李景隆的光辉战绩之后,差点没羞愧的自杀了。 “曹国公,你也忒不地道了吧? 你说你都是上位的亲戚了。 还跟我们这些苦哈哈的武将们争什么啊?” 傅友德在李文忠之后登上了城墙。 白花花的银子从眼前飞走,让傅友德心中怨念很大。 李文忠嘿笑道:“嘿,瞧你这话说的。 就跟我这日子好过似的。 我家那个不成器的东西你又不是不知道。 身为他老子的我,不得给他攒点家底啊。” 傅友德嘀咕道:“谁不知道你家那小子是故意的啊。 他好歹也在燕王那儿位极人臣了。 不像我似的,生个儿子在史书中都找不到他名字。” 李文忠随手砍倒一名想要偷袭他的蒙古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这么个儿子,你以为我面子上好看啊。 实在不行我把李九江送给你得了。 将来也省的后人骂他的时候连我这个当老子的一块捎带上。” 傅友德打了个寒颤道:“那还是别了。 我儿默默无闻也挺好的。” 李景隆的纨绔之名整个应天城谁不知道。 他傅友德可承受不住这么大的“福气”。 还是你曹国公自己留着吧。 “真是奇哉怪也,怎么城墙上的蒙古人少了这么多?” 李文忠的副将、朱元璋的义子徐司马跟在李文忠身后嘀咕道。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 方才数十次都没办法登上城墙。 怎么突然他们的人就少了这么多?” 李文忠被徐司马这么一提醒也察觉到不对味了。 “是不是都被忽必烈调去北门防守魏国公去了?” 傅友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不可能,除非忽必烈想要舍弃南门。 否则不会把兵力全部都派往北门镇守。” 李文忠摇摇头说道。 “兄长快看,蒙古人在那儿!” 徐司马居高临下看的正清。 城中正有大队的蒙古骑兵聚齐。 似乎都是从东西南三门方向撤下来的守军。 傅友德奇怪的说道:“忽必烈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是要跟咱们在大都城中决一死战?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李文忠沉默片刻突然一惊:“不好! 忽必烈要跑!”喜欢我的餐馆通古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餐馆通古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