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她的手,徐良笑道:“没想到我还找了一个贤妻。” “我可不是你妻子。” 高兴之余也有几分幽怨。 “嘿嘿,我说是就是。” 徐良一用力,在姜晓阳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抱进了自己怀里。 “哎呀,快放开我。” 徐良不仅没放开,反而扛着她向二楼走去。 “别叫了,我妈可在二楼。” 姜晓阳瞬间安静下来。 徐良翘着脚来到自己房间,把门反锁后,把姜晓阳扔到床上,整个人扑了上去。 “你快下来,万一被阿姨发现我丢死了!” “放心吧,你一会叫的小声点。” “我,呜呜……。” 虽然这么说,但后面看姜晓阳实在担心,他也没强迫。 腻歪了一阵,晚上在家里吃完晚饭,徐良把她送回了家。 第二天,来到公司。 “徐总,这是米高梅公司的资料。” 接过吕慧手里的文件。 “还有事吗?” “谢总说,明天晚上公司准备举办一场B轮融资的庆功会,让大家热闹热闹。” “可以啊,这段时间为了融资大家都很辛苦。现在事情办完了,是该高兴一下。对了,谢总说在哪里举办了吗?” “还是京城酒店。” “行,我知道了。到时间记得通知我。” “好的。” 吕慧转身离开了。 拿起桌上总裁办搜集的米高梅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米高梅公司成立于1924年,由米特罗公司、高德温公司、路易斯·梅耶公司三家合并而成。 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 葛丽泰·嘉宝、克拉克·盖博、珍·哈露、斯宾塞·屈赛、罗伯特·泰勒、琼·克劳馥、瑙玛·希拉等等,导演如埃立克·冯·斯特劳亨、金·维多、弗里茨·朗、乔治·库克、维克多·弗莱明这些大名鼎鼎的角色,都是米高梅旗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堪称米高梅极胜时期。 把派拉蒙、华纳兄弟等压在身下。 但好景不长,米高梅也没能逃脱盛极而衰的定律。 进入50年代,米高梅逐渐走向衰落。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对派拉蒙公司耗时多年的法案作出最后裁决,规定电影公司必须卖掉他们的戏院。 派拉蒙法案的通过,直接导致了制片厂制度的瓦解和经典好莱坞破败的开始。 大公司不得不缩减每年影片的拍摄量,提高单部影片成本并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在1950年,美国电影的收入只占娱乐产业的12.3%。而在过去,这个数字高达25%左右。 米高梅也被迫放弃了自己放映业务,从而断了自己的主要财源,再也无力维持从前的高产量和稳定质量。 除了派拉蒙法案,这时候电视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 新型娱乐方式的兴起,分走了大量的观众。 到五十年代,电影观众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独立制片人及经纪人也开始兴起。 最后,带领米高梅走向辉煌的梅耶在1951年被迫离开了米高梅。 他的电影主张是娱乐大众,而公司董事会对他的怀疑却与日俱增。 到五十年代初,他与自己的助手道尔.夏里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最终董事会决定留下夏里而让梅耶走人。 内忧外患之下,尽管在50年代米高梅拍出了《一个巴黎人在纽约》和《雨中曲》这些口碑极好的卖座歌舞片。 但到了1957年,公司还是第一次出现了亏损。 1960年,米高梅被迫与所有的签约演员解除了合同。 这一时期,米高梅最成功的影片是歌舞片《琪琪》,这部影片是米高梅最后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歌舞片。 1959年,米高梅翻拍了史诗片《宾虚》,这部由查尔斯·赫斯顿主演,耗资1500万美元,耗时四个小时的巨片也大获成功,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这一记录至今没被打破。 但《宾虚》也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就是米高梅从此每年只能拍摄一部超大制作,包括《王中王》、《启示录四骑士》和《叛舰喋血记》,而任何一部的失败就将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大制作只能偶尔为之,在随后的10年里。 米高梅虽有《西北偏北》、《青楼艳妓》、《洛丽塔》、《日瓦格医生》等佳作,但仍连年亏损。 不断走下坡路的米高梅已经不是非卖品。 所以在1967年,来自加拿大的投资商埃德加·布隆夫曼买下米高梅,但他不善于经营娱乐事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又把米高梅,转卖给了拉斯维加斯的赌业大亨的百万富翁科克·柯克里安。 在布隆夫曼手里,米高梅还是好莱坞顶尖的电影公司,但在科克手里,米高梅只是赚钱的工具。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这个赌业大亨之所以收购米高梅,不是为了进军娱乐事业,而是看上了米高梅的地皮。 他一接手公司就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都统统拍卖了,并把资金投入拉斯维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上。 他甚至在1973年关掉了米高梅的发行部门,而把发行事务交给了联艺。 1979年,科克·柯克里安更宣布,米高梅已经成为一家旅馆公司。 在科克手里,只剩下制作部门的米高梅空有好莱坞八大的名头,实际上已经奄奄一息。 也许是从收购米高梅这件事上尝到了甜头,1981年的时候他又故技重施,买下了每况愈下的好莱坞八巨头之一的联艺。 两家合并后,诞生了一家新公司——米高梅联艺。 好莱坞也由八大变成了七大。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联艺。 联艺由卓别林、范朋克、壁克馥、格里菲斯于1919年共同创建。 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 公司制作发行的影片有卓别林的《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走向东方》以及《疤面人》、《桃色公寓》、《西区故事》、《007》、《洛奇》等非常着名,甚至在世界影史上留下名字的佳片。 可惜辉煌的联艺也摆脱不了盛极而衰的规律。 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馥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 之后,联艺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并入米高梅公司。 本来收购联艺对米高梅来说是一个转机,但屋漏更遭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几乎倾联艺全部资金的大制作影片《天堂之门》拍出来却是一个大烂片。 其烂的程度可以跟陈馒头的《无极》媲美。 不同的是,《无极》把大家成功忽悠进了电影院,票房上亿;老美电影看得多,资讯发达,不好忽悠,《天堂之门》票房惨不忍睹,直接拖垮了联艺。 这个案例到现在还是豪华大片造成电影公司破产的最着名案例,常被电影公司老板拿出来‘鞭尸’。 收购联艺的科克,这次没有收购米高梅时的好运气。 没赚到钱。 这厮也干脆,爷不玩了。 1986,14.5亿美元的价格,把米高梅卖给了的特纳。 后来,资金紧张,他又从特纳手中买回了大部分资产。 但特纳的保留了300部电影,其中就有《乱世佳人》。 被时代华纳收购后,这300部电影就成了时代华纳的资产,华纳通过发行这些影片的DVD(米高梅经典系列)挣了不少钱。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米高梅的影片却是由华纳发行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米高梅4000多部电影和多个电视节目,并没有被卖掉。 被卖掉的只有特纳手里的300部电影。 而米高梅的版权每年仍然可以给公司带来至少5亿美元的净收入。 这也是米高梅垮了,但他仍然会有那么多公司感兴趣的原因。 不过科克虽然买回了米高梅,但并没有让他起死回生。 眼看赚不到钱后,很干脆的卖了。 1990年,以13亿美元卖给以吉安卡多.帕瑞蒂为首的意大利财团。 2年后,由于帕瑞蒂被指控以欺诈手段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米高梅被法国银行拍卖。 1993年,弗兰克.马卡索入主米高梅,他的团队随后发行了《矮子当道》、《黄金眼》等卖座片。 1994年,米高梅推出的阿诺、斯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全球票房达到了3.65亿美元,基努·李维斯主演的《生死时速》也创造了2.8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虽然米高梅赚钱了,但经过反复的所有权转让,外加数次盲目的收购扩张,米高梅背上了承重的债务。 弗兰克.马卡索无力回天,便有了退出的意思。 但米高梅这个烂泥坑,接盘的人并不多。 乔老板二入烂苹果,赌科克三买米高梅。 没错。 他又来了。 1996年,科克以13亿美元的代价,再次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 13亿卖,13亿买,如果算上通货膨胀的因素,科克无疑是赚了。 接下来的几年,米高梅勉力运营。喜欢我的1999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1999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