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做过老师的优点。
连强哥都有点意外,跟他对视了好几秒:“你在想什么?”
秭小伟的回答更让他意外:“我本来是学文科的,文史哲接触得比较多,那时唯一一次有机会跟老师到平京参加学术活动,听过一个段子。”
这几年堪称是无数段子嘲讽主角的强哥眯了眯眼,也静静的看着。
秭小伟就自己讲:“我老师的导师,是个还算出名的逻辑主义哲学大佬,研究培根的专家,曾经有次到高校去开讲座,结果一帮学生学者准备跟他辩经,校方觉得会出乱子,就请他回避了,那几年涉及到这种思想文化碰撞的话题很敏感嘛。”
强哥慢慢把眯起来的眼放松,但眼神却更加凝聚,如有实质的凝集。
其他七嘴八舌的杂音,仿佛都消失了。
当然也可能是这些高层高管,好像发现人家两人根本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就悻悻的住嘴。
一起看着这俩。
秭小伟自顾自:“一两千人的阶梯大教室,坐满了人,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等了好久,这位专家也没出现,那些前排准备辩经的青年学者们很失望,有个当时的在校生站起来说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脆弱?然后问这些青年学者,你们怎么也这么脆弱,最后对赶来通知取消的校方工作人员说,高校为何这般脆弱?问完他就出去了。”
周围那些人简直莫名其妙。
看这俩男人就这么静静的对视着。
还是曾经的屠龙少年先开口,露出个追忆缅怀的笑容:“因为我在外面批发的一堆牛仔裤要到货了,没法跟这些谈经论道的书生们耽误时间。”
秭小伟也笑:“所以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本来想留我做研究生,那时我已经是个优秀的教培老师赚得挺不少,没法在故纸堆里咬文嚼字,投身进了以为会永远红火下去的教培行业。”
强哥仿佛忘了自己是几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创始人。
只像个师兄般在分享:“补课培训这事儿吧,真的像前排站起来看电影,都站起来,彻底抹掉了天赋过人的普通孩子出头机会,因为有钱就能抹平这个天赋差距,徒增普通家庭开支,只肥了教培,做法有待商榷,但大力度限制也说不上错,总比啥都不做光看着撕裂拉大要强?”
秭小伟嘿嘿笑:“老常就没你这种辩证思维,他被政策收拾过造车资质,就有点井绳怕蛇咬,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持观望态度,但放手让我来试试看,输了不影响他的论断,赢了就是长江汽车的布局成功。”
强哥表情完全放松下来,甚至有点戏谑:“他才读过几年书啊?”
那是,作为八十年代的退伍军官富二代,老常中学都没读完,和强哥这种农村子弟进顶尖名校,还能保持那种屠龙少年心性的家伙比。
文化层面的鄙视简直懒得掩饰。
秭小伟哈哈哈大笑:“我们江州有句话,杀猪捅屁股,各有各的路数,还是不要瞧不起偏科的同学嘛,能请您去参观下这个刚刚独立起来的汽车研发中心吗,我没事儿就呆在机修车间,虽然我现在学的是农科,园林园艺是我的主业。”
强哥已经起身了:“走,去看看,哈哈,我也是!”
这点倒是出乎秭小伟的算计了。
但气氛已经彻底改变。
不是什么上市公司创始人,来接触商谈什么大项目。
而是同样从文科转入商业的两代屠龙少年,相互都能看到灵魂的那种心知肚明。
秭小伟跟着起身收平板电脑到背包里,自己拿了保温杯出来经过丁丽娟的时候还给她:“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再买几个,让戴老板、常老板、高老板惦记上,这份工作都保不住。”
丁丽娟惊惶了下,但双手接过去低头说好。
强哥都站在旁边看他撩妹,还露出个卧槽的揶揄神情。
秭小伟跟他下楼也解释了这个售楼中心和商务园的来龙去脉,甚至连自己在购置款项上和长江汽车做手脚都没隐瞒。
气氛就更好了,强哥皱眉摇头:“不要再这么干了,你已经不需要为了省几个亿,去干这种容易被陷入围猎的事情,不值当。”
秭小伟说好:“我也有从赚几百万、几千万到几十亿的巨大心理冲击,这一切都发生在几个月之间,太难适应了。”
这话给其他人说,妥妥的装逼。
强哥却点头评价:“你的心态调整肯定比我艰难,但局面没我凶险。”
如果说老常给了秭小伟一种带头大哥的领路人气派。
强哥就好像是很容易肝胆相照的朋友。
特别是那种文化水平类似谈得来,又不迂腐成老学究,很适合一起勾肩搭背去喝花酒的轻松。
只是下楼来,跟在周围的安保、助理就太多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