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笛声传出,悦耳动听。 瞬间冲淡了一触即发的大战气氛。 三皇子坐在马上冷笑,言语间全是不屑。 “十一,我劝你省点力气!笛音就算再动听,也抵挡不住铁骑军前进的步伐!” 他的手下,纷纷笑话十一皇子幼稚,竟然在大军面前吹笛? “啧啧,十一皇子,你到底还稚嫩,冷宫的饭再去多吃几年!” “十一皇子的笛声真不错,与倚红楼的梦蝶姑娘吹得一般好!” …… 众人心中鄙夷。 十一若持弓射箭,他们兴许还会高看他一眼。 如今这般墙头吹笛的举动,只能说明他的无能,只会让人轻视。 十一面对众人的嘲讽,依然故我,坚持吹奏笛音。 一曲终了,他才放下手中的笛子,视线定定地落在三皇子身上。 “三哥,这是你最后的机会!退出城去,永守西线,无诏不得归京,兴许还能保你一命!” “哈哈哈……” 铁骑军疯狂大笑。 三皇子横眉冷对,语气里全是嘲讽与不屑。 “十一,你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就凭你会吹笛?” 满是恶意的笑声又起。 十一笔直地站在城墙,目露悲鸣之色。 身上有一股不符合年纪的沉稳之感。 三皇子的眉心打了结。 他向来忽视的十一,却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帝王的不形于色。 他倏然发现,十一的冷宫经历,反而成了他的保护色,不论是谁,在谈到皇位时,都会刻意避开十一。 而他,却在视线之外,悄悄地成长为合格的帝王。 三皇子眯着眼,看着站在宫城上的十一,暗暗下了决心。 【哼!等会入了宫,先解决你!!!】 可,他没料到,这个宫门,他再也踏不进去半步。 倏然间,城墙上出现弓弩手。 “逆贼,服诛吧!” 下一秒,宫墙上、宫墙根、巷道里、甚至百姓的队伍里,到处都是执剑的武士。 三皇子眸色巨震,身下的马匹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不安,原地不停地踩着马蹄。 铁骑军有些愣神。 他们以为胜券在握,只入城五千骑。 而四面八方不断涌来的士兵,远远多于他们的人数。 三皇子的属下急得满头大汗,“爷,您先退,咱们铁骑军围着您,送您出城!” 三皇子额角青筋突突地跳,京城早就成了一座空城,哪来这么多士兵? 十一淡然一笑。 “三哥,你走不了了!他们是西山营的兵力!” 西山营? 三皇子眸子猛得大睁,西山营的兵力不是被薛至带走了吗? 怎么可能?! “薛大人的确带走了西山营,只是他们从北门出了京,绕了一大圈,又回了京。” 锦衣卫指挥使唤厉凌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锦衣卫和厂卫的人,去了北疆,卫所本就空着,正好能够容下西山营的兵力。” 番役和厂卫,纷纷脱去外套,露出西山营服。 三皇子脸色刷白,豆大的汗珠不断往下掉。 眼见源源不断涌来的士兵,将铁骑军围着动弹不得,四下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 马匹完全失去了作用,反倒成了他们的禁锢。 突然,远处响起悠扬的笛声。 像是应和刚才十一的笛声。 只是那笛声高亢激越,听之浑身血液都沸腾了。 笛声由远及近,一个戴着面具的瘦削身影,出现在城墙的另一边。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三皇子看得一清二楚。 见到来人,他立刻像见了鬼一样。 “你,你,你……怎么?” “太子”的嘴角微微扯出一抹诡笑,嘴唇微微开启,“托福,我还没死”几个字从薄薄的嘴唇中挤了出来。 三皇子眸光猛然缩成一团,浑身不断战栗,阵阵冷意从脊背深处向心脏涌去。 “啊呀”一声,从马上跌落,四周的马受了惊,马蹄子不听使唤地乱踩一气,三皇子当场被踩得吐血,没几下便彻底没了声息。 “铁骑军,尔等乃大乾之国威,却扬小人之恶,其罪当许。 然,尔等亦是我大众子民,故而我宣布:拆分铁骑军,以百户为单位,编入其他军营。” 铁骑军彻底懵逼! 眼见大势已去,纷纷下马跪地。 “宣十一皇子号令!” 十一身后,“太子”再度隐身。 一国无须二主! 他谨记长公主教诲,该出场出场,该退下退下,他望着十一逐渐成熟的背影,眼里的热潮再也抑制不住。 他带来的暗部,像从未出现过那样,就此隐没。 无人知晓他在何处,他就像一阵旋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可只要十一需要他,轻轻吹响那管脆笛,他立刻赶来襄助。 他是十一的影子,也只是影子!!! 永远的影子!!! 三皇子死了,一场逼宫还未开始,就落下帷幕! 明明没有自保之力的京城,突然逆风翻盘,十一皇子初现帝相,淡定自若地应对千军万马,这份镇定,堪比先帝。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家吓吓瑟瑟发抖。 皇家最危急的关头,他们没有挺身而出。 关起门来,当缩头乌龟。 现在,皇上龙体康复,他们生怕秋后算账。 一个个世家主母,急吼吼地递腰牌想入宫。 皇后娘娘一律拒绝。 问,就是不见,没有原因! 世家急得团团转,那些在皇家危急时出力的人却如鱼得水。 早朝,一道道封赏流水般地赐下。 长官加爵,不在话下。 终于,有世家忍不住了,主动上表请皇上收回爵位。 中宗收回爵位,赏下官职。 不断有人效仿,赏赐的官职,随着上表的次序越来越小。 直到,没有赏赐! 余下的世家,上表也不是,不上表也不是。 僵持中,被整个京城贵圈抛弃,从此任何宴席,无一人邀请他们。 官场上的子孙后辈,哪怕犯了一点小错,就被上峰挑刺,不是官职被夺,就是受不了冷眼,自己主动请辞。 渐渐的,家族势力却大不如前,直至名存实亡。 大乾,新的格局已然形成。 以邱元亮为代表的寒门,和薛至这样的新贵,渐渐成为大乾的中流砥柱。 宋谨央虽然离开了,但她的心愿得以圆满。 皇后娘娘开设女子科举,中举之人给予品阶,成为宫中女官。 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只要有才学,就能得到任用。 这是宋谨央当年的心愿,皇后娘娘坚定地执行,大乾女子的地位空前高涨! 哪户人家生了女儿,还会奔走相告,街坊邻里同喜同庆。 远在南岭的宋谨央听说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喜欢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