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过带着一行人扶着棺椁北上。路的尽头,黑压压的站着一群人影。 苏迨、李格非、姜唐佐和杨元奇披麻戴孝侧立路的旁边,陈氏、李家王氏、李清照、苏林等人均是穿着麻衣,在路边默然静候。 当那口楠木棺材出现在大家眼前,悲伤开始蔓延,大宋应该说汉文明至今为止最富文采的文学宗师之一把自己埋葬在大西北。 苏迨老泪纵横拜叩之后和苏过拥在一起,苏林过来扶住自己的老爹。 杨元奇领着众人跪拜。 杨元奇脸色木然,眼中有泪光又似乎蕴含微笑“老头子,好久没见!小子见礼了!” 扈三娘大声传令:“见礼!”在场所有士兵左手捶胸“见礼……” 杨元奇从来没想过心真的会如此痛,他并不缺少陪伴,只是这个人就在眼前,他却再也见不到,冰凉的感觉袭遍全身,他全身麻木。 李清照过来抓住他的手,挽着他的胳膊把他拉了起来。声音清澈的对他说:“我们送先生回家!” 然后李清照声音响亮道“清风寨!” 战士们敲击胸膛“清风寨!清风寨!” 陈氏缓缓起身:“回家!” “回家!”“回家!”“回家!” 李格非和姜唐佐等人弯腰送行。 ……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取自《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辛弃疾)中一段。 …… 这首诗让苏家人泪如雨下,苏轼对杨元奇情有独钟并非没有道理,他们真的惺惺相惜彼此懂得。这诗似乎就是对苏轼《自题金山画像》的回应。“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真的没有遗憾吗?有!大半时间在贬谪的路上,壮志未酬!何来没有遗憾?他不过是豁达到能坦然接受自己的遗憾。 苏轼相交之人很多,赏识他的,抑或他赏识的,他的亲朋好友,最具才情的一些人哪怕故去,终究在中枢尝试过践行自己的理念,只有他,政治上最后碌碌终生,他的才能没机会得到施展。对于这批顶尖士子来说,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那两府推行自己治国安民的理念。他这一生饶是名声再显,终究没有入两府,将心中对万里江山的理解用在自己的实政中。 …… 杨元奇是以孙辈陪着苏迨和苏过扶棺回到清风寨。这几天路他走得很缓慢,就这样静静地陪着自己的先生,他在讲述西北、定边、清风明月,他对自己的先生述说他的理想,述说他的未来。他在说,他的先生在听。 李清照屏退了他身边的人,她也在听,她要是愿意就能过耳不忘哩。李清照告诉陈氏还有其他人不必忧心,他很好,他真的很好,他只是需要有个出口倾泻自己。因为他有些话能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现在这样最好,在他的先生面前,他什么都能说。他的先生最是喜欢他,会认真倾听他所有的忧思,会通盘接受他所有的想法,不带一点折扣! …… 苏轼的遗骸埋葬在清风寨后面的青山,面对的是他学生的“万里江山”。葬礼非常简洁,没去管什么时日,也没去管多少礼节,甚至都没有多少人观礼。就是在抵达清风寨当天扶棺而上,在杨元奇早已选定的位置安葬。仿佛他就是活着的,大家不过找个地方安顿一下他。 …… 杨家。 陈氏、潘金莲和苏迨、苏过正在论另外一件事。苏过想把王闰之和王朝云两个人的遗骸也迁过来,这等于在南方动土惊动故去的人。 苏迨问:“父亲有过此语吗?”扰了先人清净,这有点不吉利。 苏过摇头:“父亲没有明确说过,只是他去世前时常南望,我一直在身旁,他不敢说不能说,内心却是极度忧虑难受的。”王闰之和王朝云过世,苏轼仍在贬谪,只能在当地草草埋葬,苏轼连最后的体面都给不了她们,内心的愧疚可想而知。苏轼第一个夫人王弗去世,苏轼就曾扶棺回乡把她葬在眉州家乡。 陈氏道:“大苏先生,小苏先生一直陪伴苏老先生,有些心意老先生有所顾忌不好提出,我们这些后辈帮他做了就是。你们可以去苏老先生那里告知你们的想法,他要不反对就这么办。”这就是按苏迨的想法办了,苏轼现在不会反对,只会默认。 苏迨点头。 陈氏道:“我让杭州那边走海运然后转漕运上来,虽然路途艰险,却也不是不可行。只是起棺多少有些不吉,要如何处置更为妥当。” 潘金莲这时候说:“昨晚元奇说尘归尘土归土,魂兮归来比什么都好,何必在意其他的一些细节。” 其他几个人面面相觑,尘归尘土归土?! 陈氏看向他们欲言又止。潘金莲说道:“就让她们尘归尘土归土的归来吧。” 苏迨和苏过这才明白过来,火化后送回来,这在当时可是犯大忌讳,这更意味着她们没有了归处。 潘金莲道:“心安既是归处!”这是潘金莲和杨元奇当年初识,太原观音堂前杨元奇对她的言语。这是苏轼飘零落难时分所述的心境,这也是苏轼后半生对政治给自己的底线“心安”。 苏迨内心犹豫不决。 苏过开口道:“兄长,就如此处理吧。” 苏迨黯然一叹表示同意,苏轼最后贬谪岭南这几年,苏过一直在身边陪伴,他最懂自己的父亲。 (千年后世:清风寨苏轼陵寝成为杨元奇的先生陵,大宋风华最后的绝唱,华夏最重要的寻根之所之一。不是杨家的帝师陵,就是杨元奇的先生陵,这是杨家和官方最明确显着的记录。这里非常清净幽森。) 小编语:苏轼最后在这里落幕,苏轼把自己葬在清风寨,他的政治遗产实际就是给到杨元奇。不管怎么说,当年的蜀党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最后的选择也会让将来曾经的苏轼一系更少了一些顾忌。喜欢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