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落座后,看着众人这么热情,虽不明所以,索性也不再多想,便开始干饭。 没过一会儿,信王朱由检尝了一块土豆红烧肉,顿时大为惊讶。 又夹起一块土豆,一脸好奇地问道:“江大人,这是什么食材? 吃起来口感竟如此美妙?” 江宁微笑着解释道:“殿下,这是臣让人在庄园里种植出来的新型作物,它耐旱又耐涝,产量颇为可观,既能当作菜肴,也能充作主食。 只是目前种植的规模不大,臣便取了一些回家做菜,恰好今日有上好的五花肉,就做了这道红烧肉。” 朱由检听完,不禁赞叹道:“江大人当真是博学多才。” 说罢,便忙着往自己碗里夹菜添肉,埋头干饭。 其他众人听闻,也纷纷动筷品尝。 红薯饼、玉米羹,众人吃得津津有味。 朱由校也好奇地问道:“江兄,这便是你让陈子龙帮忙种植的那几种新型作物吗?” 江宁点头,随后笑着说道:“陛下,这几种作物不仅耐旱,而且对不挑地,随便找块地种下去就能活,产量极高。 倘若遇上灾荒之年,百姓们便多了一份活命的保障。” 朱由校身为皇帝,自然明白一份口粮对百姓的重要性,赶忙急切地问道:“江兄,这作物亩产多少?” 江宁闻言,思索片刻后说道:“臣城外的那两千顷都是上等好田,亩产差不多能有千斤。 要是土地稍次一些,或是山田,产量会减少些,但也不会少于七八百斤。” 朱由校听完,惊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说道:“江兄,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若是能够大面积推广,大明的百姓便不用再受饥饿之苦了。” 江宁说道:“陛下,臣已经着手安排推广了。 等年后开春,便先由五军都督府从军田开始推广,让百姓逐步尝试接受这种新型作物。 不过目前种子数量有限,还无法大面积推广,恐怕还得等上几年,等有了足够的种子,才能大规模推广。 不过这样也好,百姓们也能有个适应的过程。” 朱由校听完,点头表示认可,一旁的袁可立和孙承宗二人,也难掩激动之色。 朱由校转头,又对着袁可立和孙承宗说道:“孙师傅、袁爱卿,年后对于这几种新型作物的推广,你们二位也要多多关注。 毕竟此事关乎着日后大明百姓的口粮,关系重大。”二人听闻,纷纷点头应道:“臣等遵旨!” 就这样,众人酒足饭饱之后,便纷纷告辞离去。 柳若烟与柳青烟两姐妹,也分别随着孙承宗和袁可立回府。 转眼间,偌大的府邸,就只剩下江宁、田尔耕,以及吃得满嘴流油的神虚子。 江宁望着空荡荡的府邸,没再多说什么。 逛了一整天,他着实有些疲惫,索性径直回到房间休息。 田尔耕则返回镇抚司衙门处理公务,而神虚子跑到城外的神虚观去,毕竟明天神虚观正式建成,他这个观主若是不在场,那可就乐子大了。 第二天一大早,江宁便带着田尔耕前往城外的神虚观,去给师父神虚子捧场。 只见众多朝廷官员纷纷赶来,就连魏忠贤也领着一众东厂手下跑来。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百姓也都来上香。 江宁笑着与魏忠贤打了招呼,魏忠贤满脸堆笑地说道:“江大人,咱家知道今儿老神仙道观落成,便让人通知百姓们前来上香祈福。” 江宁看着身后这么多百姓,不禁暗自感慨,魏忠贤这影响力确实大,在京城随便传句话,就能招来这么多百姓,其中不少还是老魏的粉丝。 就在这时,神虚子身着御赐的紫色祥云道袍,身后领着几名道童走了出来。 他与在场众人一一打着招呼,此刻的他显得仙风道骨,全然没有之前那副吊儿郎当、活像老乞丐的模样,江宁险些都没认出这竟是自己那便宜师傅。 江宁赶忙上前,笑着说道:“师傅,恭喜呀! 徒儿在此祝您生意……”话未说完,神虚子目光扫来,顿时黑着脸,说道:“你这孽障说的什么胡话! 为师这是道观,又不是酒楼茶馆,要什么生意兴隆? 但凡京城百姓前来上香祈福,皆会得到三清祖师的庇佑。” 江宁赶忙赔笑道:“师傅,徒儿一时口误,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 今儿可是您的大喜日子,可不能生气呀!” 神虚子闻言,冷哼一声,便上前笑着与老魏寒暄起来。 江宁在锦衣卫的护卫下走进道观,开始仔细打量。 他不禁暗自感慨,定远侯邓文明、老魏和徐老六三方合作建造的这座道观,确实气势非凡。 随后,江宁在道观里逛了一圈,来到大殿之中。 他恭恭敬敬地给三清祖师上了炷香,上完香之后,便寻个由头直接溜走了。 返回家中的江宁,顿感百无聊赖。 原本还有柳若烟和柳轻颜两姐妹能陪自己说说话解解闷,可如今倒好,她们一走,自己仿佛瞬间成了孤家寡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院子里,就剩下旺财和自己带回来的大黄狗正在“谈情说爱”,江宁见状,也不好意思上前去打扰它们。 …………… 新年就这样一天天临近,偌大的府邸里,除了江宁,就只剩下几十名负责护卫的锦衣卫。 江宁整日在家无所事事,彻底躺平了。 这段日子里,徐光启、郭允厚、温体仁、薛国观等人纷纷登门探望,江宁也都热情款待了他们。 这天一大早,江宁看着满院厚厚的积雪,突然来了兴致,便亲自动手堆起了雪人。 没过多久,一个半人多高的雪人就堆好了。 江宁玩性正浓,又细心地给雪人添上五官,还把自己的乌纱帽摘下来给雪人戴上。 看着自己的“杰作”,江宁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跑来禀报:“启禀大人,东厂魏公公前来拜访。” 江宁一听是老魏来了,赶忙跑出去亲自迎接。 打开门一看,好家伙,魏忠贤身后领着一大帮人,众人抬着各种各样的礼品,还拿着红绸。 江宁一脸疑惑,摸不着头脑地问道:“魏公公,您这是要做什么?” 魏忠贤一见面,便满脸堆笑地说道:“江大人,钦天监已经帮您把日子推算出来了,年后初十,乃是您大喜的日子。 这不,皇上刚派人传了话,让咱家亲自来帮您提前布置布置。 稍后,宫里会派人来为您量身定制大婚时穿的礼服。” 见朱由校和魏忠贤如此热情,江宁赶忙将魏忠贤请进府中。 进门之后,魏忠贤一声令下,随行的一众人马便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开始帮着江宁布置府邸。 江宁沏上一壶热茶,拉着魏忠贤坐下,两人便闲聊起来。 就在这时,魏忠贤瞧见了院中梅花树下的雪人,顿时来了兴致,踱步上前,仔细端详起来。江宁见状,笑着解释道:“这是方才无聊之际,我自己瞎闹着玩堆的,让魏公公见笑了。” 谁知老魏此刻也玩性大发,当即亲自动手,打算照着自己的模样堆个雪人。 可一番折腾下来,那雪人模样实在是惨不忍睹。 最终,江宁看不下去了,只好亲自上手,帮老魏修改了一番。 老魏看着这个与自己有七分相像的雪人,满意地点点头,颇为自得地说道:“咱家还是如当年一般,英俊潇洒、气势非凡呐!” 听闻老魏如此不要脸的话,江宁忍不住轻咳几声,赶忙笑着附和道:“魏公公那是自然,如今依旧是一如既往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跑来禀报:“启禀大人,信王殿下前来拜访。” 江宁心中有些纳闷,朱由检怎么也往自己这儿跑,但还是亲自出门迎接。 只见朱由检身旁跟着王承恩,身后一众王府侍卫抬着各式各样的礼品。 江宁一看,好家伙,和老魏一样,全是给自己大婚准备的。 他赶忙将朱由检请进府中。 朱由检进府后,看到老魏带来的一帮人正在帮忙布置,不禁眉头微皱。 江宁见状,疑惑地问道:“信王殿下,怎么了?” 朱由检听完,满脸不满地说道:“魏公公,江大人大婚,这可是头等喜事,你怎么如此毛毛躁躁? 你瞧瞧那边,最少得挂十丈红绸,你竟只让人挂三丈! 不知情的,还以为江大人没钱成亲呢。 还有那边的大红灯笼,最起码得用三尺的,你居然用一尺的,成何体统?” 听到朱由检这一顿数落,魏忠贤顿时满脸羞愧,说道:“殿下教训得是,老奴这就安排人手重新布置。”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本王把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本王亲自指挥。” 随后,朱由检亲自坐镇,指挥王府侍卫和东厂番子,对江宁府邸进行布置。 朱由检转头看向一旁的雪人,来了兴趣,走上前去问道:“江大人,这个是你堆的?” 江宁闻言,点了点头。 这时,朱由检又指着旁边的雪人说道:“江大人,这个又是谁堆的? 怎么如此难看?” 江宁面露尴尬之色,一旁的老魏更是咳嗽连连,尴尬地说道:“回殿下,这是老奴照着自己模样堆的。” 朱由检闻言,笑着说道:“魏公公,其实本王看这雪人也挺别具一格的,长得丑,也不是你的错,不用往心里去。” 听到朱由检这话,老魏尴尬得僵在了当场。 原本江宁还以为朱由检也要堆雪人,没想到朱由检只是瞧了瞧,便转身指挥布置的去了。 老魏和王承恩赶忙紧跟在他身旁。 江宁左右看了看,发现自己在这儿似乎有点多余。 只见朱由检一会儿在这边指点几句,一会儿又到那边说上一番,那急切的模样,恨不能亲自爬上梯子去挂灯笼。 这可把一旁的老魏惊出一身冷汗,好说歹说,才把朱由检劝住。 没办法,老魏只好亲自爬上梯子干活。 一番折腾下来,老魏累得满头大汗,王承恩见状,赶忙接过老魏手中的活继续干。 即便如此,朱由检还是觉得不满意。 他走到江宁身边说道:“江大人,本王觉得你这府邸实在太小了,就照这样布置下去,终究还是显得不够气派。 依本王看,要不把这府邸拆了,重新往大了建造一番。 如此一来,到时候布置出来肯定气派非凡。” 江宁算是真切见识到这位后世崇祯皇帝的极端风格了。 本来是好好地帮自己布置府邸,怎么一转眼就像化身拆迁办主任,要把自己家给拆了呢? 江宁赶忙赔笑着说道:“多谢殿下关爱,只是臣觉得这府邸就挺好的,没必要彻底拆了重新建造。 臣觉着如今这府邸就十分合意,很是满意喜欢。” 朱由检听江宁这么一说,无奈地点点头,说道:“那就按江大人的意思办吧。”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天启朝第一搅屎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