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啊,小叶这一点说的很好!”
作为带队参加过两届大赛的老资格,李师傅在叶师傅说完后,站出来赞叹道:“当年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时。
因为什么都不懂,规则、流程之类最基础的信息都懵懵懂懂,所以决定索性放开手去做,拿出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菜肴,并取得了成功。
等第二次参赛时,自以为第一次大赛已经搞清楚了比赛规则和流程,便自以为是的添加了许多烹饪之外不相关的内容。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第二次参赛铩羽而归,其中有评委针对的原因,更大的问题还是出自我们自己身上。”
杨振兴这时候接过话头,说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过那么多次国际赛事的经验吧。
在国外,一提到我们中餐,歪果仁想到的首先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融合菜。
其次则是在国外中式饭店常见的瓷器餐具;用于餐厅装饰的水墨画、书法;还有颇具特色的中式玻璃旋转餐桌。”
他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继续平静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这些世人所知的文化符号?
宣传我们国家的元素,最先拿出来宣传的,不应该是认知最广泛的那部分吗?
这些都是菜肴之外用于装饰和衬托的部分。
至于我们拿去比赛的菜品,我认为应该呈现中国独特的高品质食材,并且要在菜单设计上,把这些食材写得非常清楚详细。
尤其是我们选择的本国食材,产地、质量等信息,必须标注清楚。
国外其他厨师,在比赛时都是如此,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操作,这一点非常重要。”
作为在场唯一一位实际参加过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的厨师。
葛师傅立刻点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赞同了杨振兴的话。
“我是国家首次派队伍参赛队员里的其中之一,当时我们就没有这个意识和习惯,导致评委在品尝作品时,根本不敢动手。
按照他们的话来讲,就是绝对不会把来源不明、分不清到底是什么的东西吃进嘴里。
哪怕后来通过现场翻译,结合提前上交的菜单菜谱设计,跟那些评委解释了用料和制作技巧。
但有些裁判只是听过其实并不了解我们国家的食材,甚至有些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在这一点上吃了大亏。
最后还是通过新鲜的口味,还有恢弘大气、宛如艺术品的装饰,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
‘西餐教父’侯师傅,等葛师傅说完,对她的话进行了证实和补充。
“一般有其他国家队伍参加国际赛事,第一次总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原因自然是因为那些欧罗巴评委从没有接触过那个国家具体的文化,对其不了解,因为新鲜所以才会给出高分。
但是当他们再一次参加同样的比赛,评委们新鲜感已经过去,不再拥有额外附加的分数,成绩便会立刻打回原形。
因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罗巴国家,他们在口味、烹饪方法、食材选择和搭配、装盘方式等方面,早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那一套固有认知。
尤其是西餐和中餐,在审美上有很大差异。
西方的评委们,更喜欢几何线条、非对称的美,而我们的传统美学观,讲究的是对称美,是菜肴整体融合的美。”
侯师傅说的一点也不假,其他人对此都有过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