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也就火了那么一两年,随后大家就不不买账了。”
蔡先生一边回忆着,一边说道:“你一道菜不过加一句诗词,价格就比原来贵三分之一,岂不是拿人当猪宰?
一些‘文人墨客’嘲笑市民没有文化,不懂得欣赏,只扣着那三瓜两枣不放。
市民们自然不满意,攻击那些‘文人墨客’的同时,抵制这类餐厅,结果让一大群人关门倒闭。
反倒是那些坚持不改变的餐厅赚的盆满钵满,狠狠地发了一笔财。”
杨振兴恍然大悟,心说:‘怪不得这么看不惯那个意境菜,原来港岛早十几年就发生过类似的事儿啊!
仔细想一想的确很像啊!都是加一句诗词,然后涨价。
只不过港岛那边是请人来明示理解接受不了的人没文化,而这边是暗示。’
心里正瞎琢磨着,就听蔡先生提醒道:“杨师傅,在大董邀请我之前,我不经意间听到对方周围一些人好像提到了你的名字。”
杨振兴立马回过神来,疑惑的问道:“提过我的名字?我跟他们接触也的不多啊!
蔡先生,您听见他们都说了我什么了没?”
看样子杨振兴是真的不高兴了,连说话都变成了标准的普通话。
蔡先生想了想,这才回答道:“我没听见多少,他们见我靠近了,就停止了交谈,然后是大董发现了我,邀请我去试菜。”
解释了一句,他继续说道:“不过我隐约听见了他们要找杂志讨论新中餐,应该是想借着这届全国大赛给杨师傅找些麻烦。”
杨振兴也没关系旁边的蔡先生,有些不礼貌的撇下客人,一个人陷入了思索。
他私下里跟董师傅那群人基本没什么联系,也就参加一些活动或者会议时,偶尔能见一次。
见面也只是点点头打声招呼,或者稍微寒暄两句就各忙各的。
导致这个局面的原因是,杨振兴和对方压根就尿不到一个壶里,玩儿不到一起去。
最早的时候,因为丰泽园王师傅的关系,杨振兴和老师傅交情匪浅,董师傅是老师傅的徒弟。
杨振兴还想着年纪没差几岁的俩人能熟络熟络,交个朋友。
可后来他听别人说对方似乎有些瞧不上他,根据几次见面的观察,态度也不冷不热。
打听过后才知道,对方是厨师界里唯一一个mba学历的厨师。
厨艺水平不错,经商头脑也好,比起杨振兴厉害很多。
杨振兴现在是文泉春走精细路线,新德胜餐厅和鸿兴饺子馆走规模连锁的话,大董就是只追求专精路线。
开分店都是经过细致准备和考量过后,才开设的。
不求数量多少,只要求水平不能比总店差太多,至少保持在一个水准之上。
俩人都有厨师兼老板的身份,杨振兴没上过学,大专还是花钱买来的学历。
董师傅是自己读书努力,考聪明才智成为高学历人才。
正所谓学神看不起学渣,杨振兴入不了对方的眼,被对方瞧不起,也不是不能理解。
从那时起,杨振兴也就逐渐跟对方保持距离,成为了见面点点头的关系。
后来杨振兴继续结识上岁数的老师傅,而董师傅这边结识的多是京城有文化有实力的老板。
再就是通过自己师父的关系,或者去参加各种活动会议的时候,认识一些厨师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