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爹在胡家也受了牵连?大姐岂不是也要受牵连?” “那二姐现在家?” 玉漏待要起身去看,秋五太太拦着不许,“叫我锁起来了,你别去给她开门。” “不锁她她竟发癫要去寻那个鳖犊子!”秋五太太气不过,几步走到楼梯那里嚷,“我看她是做梦!要么那姓夏的小王八蛋现拿一百两银子来给我作聘,不然连梦也休想!” 上头也没动静,没人存在一般。玉漏想,以她娘的脾气,二姐即便没在陆家挨打,回来也少不得给她娘收拾了一顿。 秋五太太又气笑了,捶了她一下,“净是鬼扯!平白的咒你爹做什么?” “就你鬼机灵!今晚上和我睡。”秋五太太赌气说完,往卧房内取了钥匙来,“要是不见了你二姐,先把你打死!你去劝劝她,不许瞎和她说!你爹明日回来还有话对你说。” 玉漏握着小药瓶子,倏地觉得里头的药膏子抹进了她嘴里似的,回头看她娘那粗肿的腰背,感到点心酸,心酸得她直泛恶心。 楼上房间一向是三张歪歪斜斜的架子床,用几副竹屏隔开,她们姊妹自幼睡在这里。先是大姐送去了胡家做小妾,拆了一张,实在坏得不能再做他用,只好劈了烧柴。 如今玉娇那张床又铺上了,靠在支摘窗旁边,还是旧年的被褥,洗得看不出最先的颜色,灰朴朴的一片。但阴白的光从窗户外透进来,还是把上头一块泪浸湿的地方照得发青。 玉漏笑了声,她自己那张床还没铺上,又冷又硬的木板上垒着三个又冷又硬的漆红箱笼。她只好坐到对过玉娇床沿上来,“你有出息,连个小裁缝也瞧得起。” 玉漏仍是鄙薄,“那裁缝铺子也不知多早晚才开得起来——别说远的,方才娘讲,叫他此刻拿一百两银子出来,就把你许了他。你倒是叫他拿来呀。我看别说是一百两,就是十两他也未必拿得出。” 样坏,年纪又是二十的年纪了,哪还经得住耗? 她没别的路走,心里也再没有别人,只是个姓夏的小裁缝。她吸吸鼻子,自嘲一下,“一百两银子,亏他们想得出来,我哪值一百两?” “那你去替我告诉小夏一声,就说爹娘要一百两银子的聘,他自然会去想法子凑。” 玉漏劈头盖脸一问,给玉娇问了个懵。她倒未细想过这点,也来不及去想。好不好的,先要从眼前这笼子里逃出去再说。 她念头打得坚定,笑得却很轻,午后有点太阳出来了,从窗上钉死的木板中间漏一片在她唇边,像在唇角结出朵微弱的,绚丽的黄花。 玉娇以为她是在嘲笑,不服气道:“我至少还有梦可做,哪像你,生来就只会听爹娘的话。倒是会顶几句嘴,也不过是嘴上硬,身上又有哪根骨头是硬的?你要是真是个有主意的,也不至于叫唐二白送了人。” 得到一个男人的钱,比得到一个男人的爱其实要简单得多。何况她也不想要爱。 “我也没指望你有钱,你纵有,也不过几两散碎体己。” 玉漏待要拔腿寻去,那老掌柜又将她叫住,上下扫量她好几回,“你是哪家的姑娘?找小夏有什么事?” 那掌柜没好气,“学点手艺也不踏实学,日的这事那事缠身,学得了什么能耐?” 寻到已是正午,天还沥沥下着雨。史家也是仕宦读书人家,不敢冒然擅入。自然了,人家也不肯叫她进去,只得转到在角门上,在一棵梧桐底下远远站着等。 多半是没有的,一个乡下小子就是倾家荡产也拿不出这些钱来。可她就是隐隐不死心,好像是替她自己来问一个从未问出口的问题。 可巧这时池镜走到史家角门上,向看门的小厮说:“烦你到正门去,叫我的小厮把马车牵到角门上来。” 那小厮得了东西,忙不迭往正门去传话。另有个小厮慇勤请他,“三爷不如到门房里坐着等?这里冷。” 他也是傻,竟看了人半日,实在也没有别的可看的风景。那姑娘穿一条单薄的霞红的裙,点缀在阴冷潮湿的天里,仿佛是遗落在梧桐底下的一点太阳。 小厮笑道:“不是,是来我们家找人的。” “也不是,来寻个裁缝,晨起进来给我们老太太屋里的丫头量尺寸裁衣裳的。” 小夏裁缝朝那头看看,看不见伞底下的面孔,忙跑出去。跑到玉漏跟前,一眼便知是玉娇的妹子,她们姊妹相貌有几分像。 玉漏歪着嘴笑了笑,“你可是小夏裁缝?玉娇是我二姐姐。她从陆家出来,回家了,你晓不晓得?” “晓得你怎么不往我们家去?”她又笑了下,“我娘打了她一顿,把她锁起来了,要她嫁人,她不肯,她在等你。” “还没定。”玉漏没所谓地笑着,“左不过是些有钱有势的老头子。你也清楚,她和你闹出这样难听的话,年轻的少爷们,谁肯要她?” 她又说,嗓子不知是笑的还是冷的,有细微颤抖,“但她不肯。她在等你。” “一百两银子,你拿不拿得出来?” “那你拿得出多少?” 那表情简直写满了“没办法”三个大字,可他根本没花功夫去想一想。他是想也不愿意去想,也许是觉得没可能,也许压根懒得费这个神。 言讫就走,走出两步,忽然想到玉娇,想到她昨日在阴沉的房间里唇角结的那朵小黄花。她心上一片牵痛,悲从中来,又掉回头把伞塞到小夏裁缝手里,喉间咕哝了一句“窝囊废”。 池镜远远看了半日的哑戏,得到这么句总结。 男人是这样子的,池镜自己也是男人,十分了解。他横抱着胳膊笑,笑着笑着,脸色慢慢冻结起来。因为认出来那姑娘是玉漏! 他好像是吃了凤翔多年的哑巴亏,终于一朝报复回来,兴奋得站不住,忙抬腿赶出去。 雨丝细柔缠绵,池镜戴着貂皮帽走在街上,永泉给打着黄绸伞,另有三四个小厮在后头架车跟着 市井嘈杂,永泉眺目望去,见前头那姑娘穿得单薄,又没有伞,池镜似乎也没有要上去搭讪的意思,心里着实摸不着头脑,因劝道:“三爷,上车吧,车上暖和。” “不大认得,瞧着倒有些眼熟。” 永泉恍然想起是见过几回,“上回跟着二奶奶到过咱们家的那位姑娘,那日还是三爷送她回的凤家。怎么今日这样阴冷的天在外头闲逛?” 永泉听他说得暧昧,近前一步来,“可别是背着凤大爷在外头偷人?可惜凤大爷那么好个人,无非是如今家道中落不如从前了些。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妇人又勾上个裁缝做什么?” 可要不是有这么个污点,凤翔的完美简直能刺伤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