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制鞋、橡胶厂、塑胶厂、食品厂,已经从之前的五十万移民,和本地居民里,吸纳了二十来万工人。
这些工厂很多是从香江转移产能就开始建立的,帮香江老板做代工,一直在稳步增长,香江那边工人工资已经达到了上千港币,差不多两百美元左右,人力成本高居亚洲第二,仅次于日本。
但也没法突然翻倍地扩大很多,工厂的建设、设备的采购(或者转移)、安装、调试、人员的培训,都需要时间,不是把人拉来就行的。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这些工厂能翻倍,就已经很不错了。
剩下的劳动人口,只能靠林场、农场、交通、城建去消化。都是技术含量有,但不太高的行业。
但这些行业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产出却比较有限。王援朝是不可能去做活好人的,这些事都要靠砂劳越当局出钱。
砂劳越当局没钱?
借啊!
拿山林、土地、港口、税收,随便什么抵押就行。
某种程度上,王援朝也算是“买”下了砂劳越。只是一般人没资格“买”而已。
也就是通过这些建设,很多沙巴的人都被吸引过来打工,也将很多上下游企业的触角,伸进了沙巴。
沙巴虽然不到200万人口,但壮劳力也就几十万的,只是高素质人口屈指可数,工业几乎没有,这年头旅游业也没有兴起,只能靠来砂劳越这边卖力气,完全是跟着沙捞越喝汤的。
其实不止沙巴,连印尼,都有人跑过来打工!海上划个船,偷渡很方便。不会说汉语的,就会被毫不留情的遣返。
毕竟砂劳越还是马来下面的一个州,虽然独立自主性比较高,但也受到约束的,不可能随心所欲。
所以这些企业的规模、工人数量,都经过技术性调整,有些企业甚至都不在砂劳越当局的名单上,仿佛成了黑户,但不妨碍他们的正常运营。
所以在马来当局那边,就是砂劳越当局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了好几万工人,仅此而已。
在西马的中心点,靠近文莱的地方,有一个小城“美里”,20世纪初这里发现了石油,然后成为了砂劳越的重要市镇,大量的石油公司的外籍员工也形成了美里社会独特的西方文化。
只是1972年,砂劳越壳牌石油公司被迫关闭美里的油井,这也让美里的经济发展陷入危机。
和老布什家族合作之后,王援朝就选择在这里兴建一座美资的石油化工厂,进行炼油工业和乙烯制造。
砂劳越近海的油气资源,砂劳越当局要求拿一定的油气分成而不是金钱分成,也很正当。等以后独立了,拿回来这部分油气资源,就更理所当然了。
而且旁边的文莱,就是产油多多的小国,砂劳越买一点石油,不应该给个友情价么?
只是这样的厂子,还在老美的技术专家们的指点建设中,明年底前能投产,就烧高香了。
这样的化工厂,能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还能带动大量的上下游产业。
光靠卖油气资源,那就太不会过日子了!
不缺能源,海上交通方便,什么买卖不能赚钱?
等到独立之后,还要建设一个钢铁厂呢!王援朝学习的就是宝钢!
想的有点远了。
为什么要到82年底?
82年底是个什么节点?
有什么大事发生?
因为80年2月,第二次海湾战争来到了白热化阶段,石油产量急剧下降,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15美元一桶,飙涨到了40美元一桶。这直接引发了美国国内高达15%的通胀。
这会美元存款利息高达20%,吓不吓人?
为了抑制高通胀,美联储就直接来了高利息,都不跟市场通报一声。对投资者十分不友好。
但高利息,必然带来经济的下行,现在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了。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它弱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81-82年,是一个经济下行的周期,特别是82年底的zhong英香江谈判,撒切尔夫人那一摔,香江经济立马崩起来。
香江股市显然也会崩。
那么,骗子公司佳宁,股价估计要灰飞烟灭。
那时候,王援朝会安排合适的机会,捅出佳宁和马来当局裕民银行上百亿的勾当,让砂劳越的人民感觉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愤怒起来,进行集会,要求公投独立!
马来当局,现在包含砂劳越和沙巴两州,人口也就一千三百多万。扣掉东马两州人口,马来半岛人口也就1000万,届时东马两州人口将有500万!
他们打不赢!
因为黑水也会在那个时候,接受砂劳越的安保合作协议,阻止马来当局派遣军队过来平息民愤。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