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布局以大门、天井、堂屋为中轴线。
堂屋两边是两个次间,两个次间外各有一个短廊,连接两侧的梢间,短廊通向后院。
天井两侧是东西厢房;大门的两侧的布局同堂屋两侧一样,只是少了两个短廊,两个梢间更大一些。
灶房、茅厕、冲凉房等都在后院。
短廊连接灶房和西梢间;东梢间后直接连着冲凉房和厕所。厕所下方做的吊脚楼式的结构,搭了个猪圈,猪圈下方用青石做了个水渠,日常倒的污水从天井和后院汇聚于此,流向坡下的粪坑。
除了冲凉房和天井是用青石板铺的地板,二层阁楼是木地板,其它地方全是用砂石夯实的泥地。
后院右侧开了个门,可通向竹林,菜地和鸡鸭院还有牛棚羊圈的位置没有动。
赵大匠在完工后,来给陈舅公和何氏算了总账。
建房倒是没花太多钱,主要是人工费大一些,材料费也挺贵,拿给赵大匠用于买材料的五两银也所剩无几。
人工费和伙食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也有二十余两,加上先前给赵大匠用于买瓦和石灰的五两银,建整座房子的花销,约摸是二十五两到三十两之间。
站在大门前,看着气派的房屋,陈舅公觉得就算是三十两,也颇值!
在男人们忙着给房子做收尾工作时,女人们把荞麦地给犁了一遍,把荞麦杆子全给犁进地里,当做底肥。
最后把红薯垄给挖上,又去割了红苕苗,这才把三亩地全给种上了晚熟红苕。
小暑前,陈舅公和陈大舅陈二舅提了礼,去了趟李张覃赵三家,让他们帮忙一同运一下家具,几人欣然接受。
老头儿们驾着牛车去拉家具;青年们在屋里给柱子横梁刷桐油;老奶们则带着孩子在后山脚下制陶烧陶。
先前夯院墙的黄泥还剩下不少,赵大匠在后院外的下风处,给他们起了个简易的炉窑,自己烧陶,已经是溪江村的老传统。
几个孩子特别喜欢制陶这个环节,这可是他们的老本行!捏起碗、盆来,甚是像模像样。
给炉窑塞够了足够木材,几人返回屋里,帮忙漆桐油。
舅舅们做的简易家具已经搬进屋里,几个孩子还有自己的单独的竹床,让几个孩子满意得不得了,围着几个舅舅鞍前马后的,狗腿极了。
拉家具的几人在饭点过后才回来,除了陈念留下帮忙看着冬至,一大家子倾巢出动帮忙搬家具。
好家伙,牛都被累得大喘气,可把陈舅公心疼坏了,亲自去河边割了最嫩的紫苜蓿,背了满满一大背回来喂牛。
光是摆放家具就花了半天的时间,帮忙的几人固然也被留下吃饭,何氏几人连忙做饭。
李张覃赵四人也没闲着,在前院帮着绩麻。
吃晚食时,天光还是大亮。
赵大匠建议陈大舅在附近挖一个水井,免得到时候碰上汛期,河落的水会变得浑浊,无法食用,再者,如果碰到干旱的年份,不管是河落还是村里的小溪,都会断水,所以还是挖口井要保险一些。
陈大舅连忙应下,赵大匠则打算过两天去帮忙找挖井人问问,听闻他还在邻村带人掘井呢。
挑了个好日子,几家人也开始迁居。
陈舅公夫妻二人住堂屋右侧的东次间,左侧的西次间,他们预备当做粮仓。
连接灶房的西梢间则充当饭厅。
柳外公一家子则住两个西厢;林守义夫妻带着冬至住的东厢,陈家和和林夏至两兄妹住东梢间。
陈大舅一家住前厅的东次间,陈思思和林秋缘住东梢间;陈二舅一家则住前厅的西次间。
在新居收拾了两天,陈舅公带着俩儿子提着礼去了趟赵大匠家,让他帮忙邀请一下来帮他们建房的几户人家,来吃暖房宴。
又提了礼去村长家,让村长帮忙带他们去村里吆喝吆喝,六月初六他们家办暖房宴,邀请大家来吃席,好生热闹一番,村长欣然应下。
徐村长带着陈舅公走村子的这头,徐大郎带着陈大舅和陈二舅走村子的这头,互相通知着。
徐大郎第二天一大早,就给他们送了一份拟定了的名单,上面是应下要来吃席的人户。
他们是外乡人,很多事情都不懂,村长的老妻夏氏还特意跑了趟,给几人细细讲了他们当地的习俗。
赵大脚也带着儿媳妇来帮忙拟定菜单,好让他们着手做准备。
菜式还得跟着村里人走,不然不合胃口,剩着也是浪费了。
几个女人家商量了半天,最终敲定了十二道菜式,四凉八热,象征一年十二个月的四平八稳。喜欢逃荒被丢下,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