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难啊,”阿敏仍旧盯着那支火把。“明国在辽东聚兵二十万,各处城防充盈,毫无虚弱之处。辽阳那边更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出五六万可以灵活调度的援军。而且从辽阳城到凤凰城一路通畅,即便我们能悄无声息地抵达老墙,辽阳方面的援军也最多四天就能到。”
“四天时间,要突破老墙,拿下被群堡拱卫的凤凰城和镇江城,并阻击至少和我全军等量的明军援军,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更别说,岫岩、旋城等辽南地方还有数量未知的明军,只要凤凰城和镇江城点火报警,这些地方的援军立刻就会北上。退一万步讲,就算我军真能打下这两座城,也挡住了来自辽阳和辽南的援军,又怎么能拦得住来自海对面的明军?别看今天下午议得这么火热,但我其实根本不觉得能打胜。”
吴尔古代深深地看着阿敏。“既然您知道这些事情,那为什么还要‘好好打’?”
“不然呢,未战先怯?率部向明军投降吗?”火光覆在阿敏的眸子里,既掩盖了目光,又照出了血丝。“就算镶蓝旗能听我的话,镶红旗、镶白旗,还有两黄旗会听吗?你也看见了,他们一个一个的战意正高涨着呢。这番话说出来,他们不会听的。”
“他们听不听话都无所谓吧。我们可以直接引明军进入宽甸,让明军帮着我们弹压镶红旗和镶白旗。”吴尔古代说道。
“你是认真的吗?”阿敏甚至都没看吴尔古代。
“我当然是认真的,您方才要我给高邦佐写信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吴尔古代解释道:“只要能让明军将镶红、镶白两旗弹压下来,您立刻就能获得朝廷的青睐,说不定皇帝还会召您进京进贡。”
“想的挺好,但不切实际。”阿敏说道:“且不说熊廷弼会不会相信我们,就算他真的愿意相信我们,并且派兵进驻宽甸,但在明军进驻之前,我们要怎么挡住镶红旗、镶白旗,以及两黄旗四个牛录的联军?”
“还有镶蓝旗,别看他们现在听我的,可真当我们因为叛变行径而与四旗联军对立的时候,他们很可能直接就反戈相向了。到那时候我们要么被抓去受审,然后被处死,要么逃亡到明国。只有先堂堂正正地打一仗、输一场,让将领们,尤其是镶蓝旗的将领们知道自己根本赢不了,才会心服口服地在我的领导下同明军讲和。”
吴尔古代又问道:“既然您已经以战败为前提,那为什么不干脆让我把进兵方略,尤其是镶红旗和镶白旗的进兵方略告诉明军?这样一来,不但达成您的目的,也可以尽可能地消耗这些不安分的家伙。”
“我还得往远了想啊,”阿敏转过头,定定地看着吴尔古代,“为了媾和而将自己手下的士兵送去让明军歼灭。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就算日后接受了皇帝的册封,我又怎么可能坐得稳?吴尔古代,你也不希望日后的女真‘顺义王’是这么一个无情无义,毫无底线的人吧。”
吴尔古代被看得心里发毛,“您说的是。可万一这一仗打完,朝廷不愿意讲和,非要兴兵灭了咱们怎么办?您可别忘了,直到现在,明国也还在往辽东增兵啊。”
“这就得靠你了啊,”阿敏叹气般地说道,“朝廷一连推出叶赫部遗孤、哈达部遗孤、乌拉部遗孤、辉发部遗孤,明显就是想靠着怀柔羁縻的老法子将建州部打回原形。只要你这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哈达贝勒能从中斡旋,让朝廷相信我这个建州部二都督的遗孤也可以谈,也可以忠君,朝廷一定会心动的。”
吴尔古代点点头,跳下高垒的盐袋。“我明白了。我回去立刻就把信写出来。”
“夜长梦多,就在这儿写吧,”阿敏拉住吴尔古代,“笔、墨、纸、砚都给你备好了。”
吴尔古代一凛。他四下环顾,却只见到堆迭的盐袋子。“在哪儿?”
“就在这里。”阿敏取下火把,走到先前没有被火光照亮的角落。角落里放着一个凳子和一台木桌,而那台木桌上正摆着一套文房四宝、一个账本以及一个换了新烛的烛台。
“坐下写吧,就写镶红旗去朝鲜的事情,”阿敏拿起烛台用火把点燃,之后他又走回去把火把插回原位。“明天一早,就让莽库带着信去镇江。”
“好,我这就写。”听见阿敏准备让莽库去镇江,吴尔古代的心稍微放下了些。
吴尔古代拿起笔,蘸上墨,笔锋还没落下,阿敏的声音就又从背后传了过来:“写汉字。”
“明白。”吴尔古代点点头,提笔第一句:有明哈达部长王督堂敬启大明高参政。
————————
吴尔古代谢完信再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但好在阿敏把那支火把送给了他,否则吴尔古代就只能靠着挂在天上的亏凸月找寻回家的路了。
“你还没睡?”弄熄火把,走进主帐,吴尔古代立刻发现有一对儿映着月光的眸子正盯着自己。
“你不回来,我怎么睡得着。”莽古济的声音轻轻地飘了过来。
“呵呵,”吴尔古代系上帐篷绳。“还要我唱歌哄你吗?”
“阿敏跟你说了些什么?”莽古济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你还是少知道点儿.”转过头,吴尔古代发现莽古济已经走到了自己面前。“.比较好。”
“我不好‘比较好’,我要听你说。”莽古济搂住吴尔古代,像是在寻求温暖。
“也好,”吴尔古代索性将莽古济横抱起来。“如果有一天东窗事发了,你也好出卖我。”
“我不是这个意思。”莽古济将脑袋埋进吴尔古代的胸口,瓮声瓮气地说道。
“我是这个意思,”吴尔古代抱着莽古济走到被窝旁坐下。他低头看着莽古济,以长久未闻的坚定语气说道:“大事若能成,你就跟着我回老家做哈达部的福晋,若不能成,你就找个好时机出卖我和阿敏,然后继续做建州部的格格。”
“不!”莽古济回望着丈夫,泪眼婆娑。“要是真有那天,我就和你一起死。”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