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东,你这官虽然小,但毕竟也是官,当了官就更得为人民服务,老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郑长军告诫道。
“东哥,你这个股长跟爸的主任谁官大啊?”秦玉茹成好奇宝宝了。
“我这是最小的,差着爸两级呢,你说谁大。”
“那东哥伱要加油哦。”
秦玉茹的话让三人哈哈大笑,大家都是真心替他高兴,一顿饭有说有笑吃得很开心舒畅。
“向东,好好干,接下来就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表现要突出要有成绩,然后就是尽量争取获得进修的名额,提升自己,那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就很大了,就比如你刚接手这个押运队,你得。。。。。。”
郑长军饭后就跟王向东提点了一些今后该注意的事情,他是过来人,说出来的都是经验之谈,王向东认真听着,确实是受益匪浅啊。
郑长军还特意找来一个小笔记本,再配上一支钢笔,让王向东把平时遇上的人和事都记上,没事多翻看翻看,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嘛。
这就是所谓的小本本吗,王向东有些悟了,是不是当官的都有这一手啊。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王向东看了看时间,还有事情要办,赶紧先告辞离开了。
刚到小院子,就看到那三已经等在门口了。
“上车,直接去你家看看。”
王向东让那三坐自行车后座,依着他的指引来到了魏家胡同。
这里果然不愧是显贵居住的地方,胡同依旧是青石条铺地,宽度更是达到四米多,可容两辆马车并行,两边都是高深大院。
那三住的也是一个三进四合院,前院的几户都是租住在这里的,因为这边的院子大多是私宅,响应政府号召后把空闲的房间托付给街道办拿去出租,这样也能给大院原主人带来些租金,缓解这些遗老遗少的困境。
一路进来也没有人打招呼,连个点头示意都没有,那三带着王向东经过穿堂直奔中院,看来这邻里关系也不咋的,应该是因为成分的问题使得他们相互间不好交往吧。
“大哥您稍等一下。”
到了正屋门前,那三抱歉的说了声后进屋,片刻后出来把王向东请入屋内。
“大哥,这是家父。”那三指着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年人介绍道,这人戴着毡帽,棉袄外头套着马褂,正盘腿坐在炕上抽着旱烟。
“伯父好,打扰了。”王向东拱手说道。
“嗯,后生你先随三儿进去,不过可得瞧好啊,我那些字画可都是名家名作,想当年也是花了真金白银掏来的,你可不能欺负三儿没啥学识啊。”那三父亲上下打量着王向东后说道。
“呵呵,我看了再说。”王向东随口应道,昨天看到的三幅字画都是他不认识的画家,所以对他的话不大相信,也没抱太大希望。
“大哥,这边请。”
走进左边的书屋,屋内比较空荡,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太师椅,桌椅倒是老式的,书架上零星放着几本线装古籍,博古架上也只有三个不起眼的小摆件,最后只剩下墙角的两口木箱了。
看来他家的藏品卖得也差不多了,没了经济来源,再大的家底也会被为了填饱肚子给掏空的。
“大哥,您先看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