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你这种态度是不行的吧?你们厂把借来的钱花光了,现在还在这装糊涂?告诉你,门儿都没有!你回去和职工们说清楚,当初那笔钱是国家拿四维机械公司45%的股份作抵押才借到的。 要是还不出这笔钱,你们想过后果吗?” “领导,我们确实用四维公司的股份做了抵押,但公司还有55%的股份是国家的,难道国家能眼睁睁看着我们不管吗?” “哈哈!王强啊,你居然能说出这话?当初工厂搞福利建设、分房子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国家呢?现在想起这个来了?想让国家再卖剩下那55%的股份来养活你们?” 主管领导非常生气地指出这些矛盾点,这使得王强内心充满愤懑。 他觉得保障职工的生活应该是工厂和国家的共同责任。 过去两年资金充足时建几栋家属楼而已,没想到引起这般不满。 而其他工厂单位之所以没能建设家属楼,并非因为他们没有尝试,而是大部分利润都上缴了。 相反,他们合资工厂几乎将所有利润留了下来,这些钱本应用于扩大经营和提高技术水平,而不是盖楼买车。 在主管领导这儿讨不到一丝许诺,无奈之下,王强只得灰溜溜回到厂里。 刚进门,一群员工围上来询问复产时间以及补偿金等问题。 “张主任,我们工厂何时可以恢复正常运作?奖金都没法拿到,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怎么得了?” 一位不满的员工质问道。 王强正在为财政发愁听到工人提出如此苛求当即翻脸:“工厂不开工,哪有事后还能补给奖金的道理!” 工人的回答更加直接。 “工厂停滞不前与职工无关。 身为管理人员就应该想办法改善,否则要你们何用?与其领这份高薪还不如养几只猪,年底好发放一些猪肉。” 当时背景下,作为厂长即便面对职工批评也不得不咽下怨气。 一番折腾之后,他回到了办公室。 沉思一整天后,他认为唯一的出路还是寄托在赵东身上。 经过整晚的自我动员,他决定不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获得赵东的帮助,即使下跪也可以理解为保工厂最后一步。 第二天清早赶往1978大厦堵门等侯。 尽管知晓这是关键时机却不料连续数小时毫无音讯直至中午。 显然,对方故意避免见面。 失望而回后王强再次找到前同事老李求助希望能够再度担任经理与沟通机会达成目标。 但此时的老李怎肯轻易接替困境下的经理职责?一旦接手必遭责难,上下不会放过他。 整个局面日渐恶化,工厂已停产超过一个月。 到了月底连薪资都不能如期发放的问题暴露出来,国有企业真的会破产了吗!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谁也没想到状况竟恶化至此地步。 尽管资产不少特别是附属的立华分公司价值高达数十亿计。 只是这企业实质上由赵东私人独资掌控。 任何强行转移其财产都将引发重大争议且不符合法律及诚信标准更可能吓退外商不再敢投入资金合作经营于此环境下有人暗自抱怨赵东之前决策失误,导致大型企业步入此境。 面对外界的指责声音甚至劝解让路于旧日情分时,赵东并未妥协坚持按照原则办事。 他希望借此向所有人展示国际市场并非无私提供援助而是需要严格遵循商业规律。 就京四机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也相当透明。 起初谈合作,后来演变为借款,以京四机股权作担保,最终无法偿还债务只得进行资产评估拍卖抵债。 此次评估清算工作进行了近一个月。 原本偌大的园区仅剩一角未被处置包括厂房设施等都划为债务还款,甚至连分配给职工的家庭住房也被列入其中。 将居住的职工迁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无论是内部管理层还是外界监督组都无力施行。 上级 ** 坚决反对使用公家资源为自己谋求福利。 因此决定所有高级管理人员退还住房选择留任或辞职两件事不可兼得。 清算出的房屋由官方安排转手变换成资金补偿给了相关方而非落入私人手中。 这次调整使立华公司在政策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但这只是起步阶段,在名义上仍然是隶属于母公司的一个部门。 尽管如今负责这个合资企业的东风厂仅剩下几间仓库,只要还有挂牌子的地方,它仍然被视为东风厂。 林大庆在清理整顿工作中进展到一定程度后,迅速展开了自己的行动。 他先联系了主管机构,表达了对公司目前闲置员工的关注。 毕竟,拥有厂房却缺乏工人也无济于事。 如何让刚刚接手的工厂快速恢复生产,成了双方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主管单位对林大庆的做法虽感不满,但这又怎能简单地评价?毕竟一开始确实有心搞合作,奈何厂方的某些领导层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合资公司难以运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模式转向了借款的形式。 然而两年后东风厂依然处于困境,这让所有人束手无策。 这种境况下,既怜悯其不幸,又愤懑其不进取的情绪,充分反映了各方对现状的看法。 即使不喜欢林大庆,也很难否认他提出解决方案的实际价值。 主管部门更关心的是几千名员工未来的出路,这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即便可以分流一部分到其他企业,但这数目太过庞大,处理就业问题相当棘手。 社会上待业的人数众多,尚未安置完这么多新人员的话,城市的就业压力更大。 “林总工程师,贵公司能接收这些工人吗?” 负责人迅速做出了决定,即尽可能由林大庆解决这些问题。 “全盘接收并不现实。” 林大庆严肃回应,“我们会尽量吸收大部分人员,但那些不利于未来发展的不会被录用。” “具体的条件是什么?” 负责人问得十分详细,他也有工厂管理经验,因此追问深入。 “我们的招聘面向社会公开竞争,优先考虑熟悉本领域的员工。 但在正式接纳前需要评估个人技术和思想素质。 所有技能和品行过关者,我们保证会接受下来。” 领导认同地点了点头,“这很合理,每个厂都要考察技术水平。” 当领导询问工龄待遇时,林大庆拿出准备好的方案文件,领导浏览了一下变得专注认真。喜欢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的姐姐何雨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