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好,虽然简单,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成本、进度、计划的偏差来,还真适合文化不高的人用。”
“唉呀,这个风险源可概括得太完整了,风险识别方法和处理方式也很齐全,居然保留和放弃都是处理方法,长见识了长见识了。”
“.” 这几天,领导但凡有一点时间,就捧着这本书,爱不释手,一来,是书真好,二来,他有一种这个宝贝疙瘩是自己亲手挖出来的亲切感。
这个时候,有人敲门,领导请人进来。
进来的是郑秘书,他拿着一个本子:“领导,京城里部里的下属单位,还有其他机部的人,都向机工出版社打听《项目管理体系》这本书的事情,机工出版社也不清楚,就都转到我这里来了。”
领导喝了口茶,饶有兴致的问道:“噢?都有些什么说法?说来听听。”
郑秘书翻开笔记本,逐条汇报。
“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普遍反映,觉得这个书很好,条理分明,内容完整,覆盖面广,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和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能解决当前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甚至是燃眉之急。”
领导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识货的人还是很多的嘛,哈哈。”
郑秘书继续汇报:“不过,大部分人都反映书虽然很好,但是自学还是有些吃力,想打听作者的联系方式,向作者请教。”
领导哈哈一笑:“这估计就难了,振东工作那么忙。”
不过领导笑完,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就让大家这么自学,的确是有点浪费大家时间,这个工作也不能不做,还得让振东先带一批种子出来才行,不然推广太慢。”
郑秘书出了个主意:“领导,您看除了下属单位,其他机部,我们直属的大学是不是也可以开展起来?”
领导一敲桌子:“对!小郑,你这个想法好,大学是摇篮。”
他抬头闭眼,想了一会儿,睁开眼睛:“小郑,你记录一下。”
“通知下属各单位、以及部属高校,并通报其他机部,我们准备进行一期《项目管理体系》的培训,由该书作者亲自组织授课,询问一下他们的参训意向。”
“联系第三轧钢厂高振东同志,请他根据他的工作情况,尽量调整出一段时间,并准备授课材料,由他亲自授课。”
“明确了高振东同志的时间之后,根据通知和通报的反馈,结合他的时间,制定一个《项目管理体系》的培训计划,通知各单位按计划参加培训。”
郑秘书一一记下,出门办事。
京城某地,一位威名赫赫的归国科学家,也在翻看着高振东这本书,一边看,一边和自己的随行人员感叹:“这本书不错,是基本上把科研项目的管理说清楚了的,是在科研项目管理方向上,对系统论某种程度上的实现。虽然有些东西我在外面也看到过,可是在国内,把这个事情成体系的讲得如此清晰完整的,这是第一个。”
随行人员汇报道:“老师,听十七机部的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才二十多岁,十七机部准备请他开个培训班,让各单位、高校有兴趣的同志们参加培训,帮助他们更快的掌握和推广这个体系。”
科学家惊叹:“这么年轻?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埃如果不是工作太忙,我都想去听听了。你要去参加,对你日后工作,帮助很大。
说完,又笑道:“这个培训班一开,他这就算是开宗立派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