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6日,周四,小雨。 倒计时,114天。 机械厂,杨小涛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发现外面飘起了小雨,透过窗户看向雨水中的机械厂,仍旧忙碌。 隔壁办公室里传来开门声,看看时间就知道是鹏总起来了。 这几天的相处让杨小涛对鹏总熟悉许多。 晚上十点前会准时关灯,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 活动下身体,杨小涛穿上凉鞋跟着打开门。 身后小薇从床板上冒出来,一脸的疲惫。 杨小涛能够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身体还能充满精力,这里面除了年轻身体强壮,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小薇每晚的帮忙。 正是在小薇的帮助下,杨小涛才能保持精力,将各个方面都牢牢掌握住。 等杨小涛离开后,小薇飞出窗外,看着天上阴沉的太空,小脸上有些不开心。 这没有太阳,咋办? “鹏总!” 杨小涛对着出门的鹏总打招呼。 “起来了?昨晚什么情况?” 鹏总甩着胳臂往楼下走去,杨小涛跟在后面。 “昨晚去江陵的同志打回来电话,路上火车碰到山洪,堵在半路了。” “当地部门呢?” “当地正在紧急救援,具体情况我们不太清楚。” “不过昨晚上已经重新规划路线,就是有点晚,得明天傍晚才能到。” 鹏总点点头,南下的道路就那么几条,想要绕路就得走其他地方,甚至还要爬山过河,现在这时节,南边可是雨水不断的啊。 “会不会影响进度?” 鹏总再次询问,这不到一个周的时间,让他有种过了一个月的感觉。 因为紧张,时间紧张,在这机械厂里都能感觉到每个人身上的那股子压力。 鹏总清楚这股压力的来源,一个是上级的命令,另一个,就是每个人心里憋着的那把劲。 所以,这把劲不能压,甚至不能泄,要一鼓作气,冲到底。 所以,杨小涛这么拼,他也没说什么。 “应该没问题。” “江陵那边的制造厂也是老工厂了,实力雄厚,而且我了解下,一直都是飞机起落架的供应厂。” “晚个一两天,不是问题。” 听杨小涛这样说,鹏总也松了口气。 两人来到楼下,外面的雨水已经将地面打湿。 好在机械厂里大部分都是水泥路,这点倒是不影响行动。 门口的警卫打开伞上前,鹏总挥挥手,自己接过后就走进雨里。 杨小涛紧随其后。 两人在机械厂里转了大半圈,路上也聊了一些,半小时后才来到食堂。 此刻,食堂里的饭菜已经准备好,只是来吃饭的人不多。 杨小涛领着鹏总来到后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天早上鹏总都会抽空查看后勤的准备工作。 所以这里干活的食堂人员对两人早就熟悉。 “鹏总,杨总,您们来了。” 食堂李主任这段时间也没了往日的清闲,几乎每天都在食堂里待着。 负责做饭的师傅更是分成了两拨,确保一天到晚四顿饭都能有人做。 而且为了防止人不够,陈宫还从各个分厂抽调厨师、帮厨前来帮忙。 “嗯,你们忙,我们看看。” 鹏总招招手,然后在后厨里面转悠起来,李主任在后面跟着。 看着一个个切好的青菜,看着一群人正在忙着蒸馒头,看着不远处案板上正在切的猪肉,不时的点头。 “后勤工作一定要做好。” “前线的同志们在奋斗,咱们不能让他们空着肚子干活。” “要补充营养,要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李主任听了立马点头,“杨总您放心,我们杨总早就知会了,所有来帮忙的工人,都是咱们的同志,一视同仁,所有开销我们机械厂一力承当。” “还有我们陈厂长特意去丰泽园请了几个大师傅,这两天就会过来,他们会帮我们制定饭菜,合理保证膳食营养。” “还有杨总曾经说过,要给学生每天保证一杯奶,牛奶羊奶豆奶什么的,我们已经让人采购了。” 李主任在一旁讲述着,鹏总听了很是欣慰。 “李主任,你们先去忙吧,我们随便看看。” 杨小涛在一旁说着,毕竟这些事情是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好的,杨总。” 李主任高兴的离开,食堂的其他人忙的更加起劲。 “给学生提供牛奶,是你的主意?” 两人看完走出食堂,鹏总开口问道,杨小涛点点头,“对,只是想要做到这点,也挺难的。” 鹏总点点头,牛奶之类的物资是算在副食品里面的。 这些东西想要买到,不容易。 两人出来的时候,食堂里已经有了不少人。 学生、工人、技术人员已经坐了不少,众人都在低头吃饭。 两人来到窗口前,拿了一个馒头,一碟咸菜还有一碗粥,走到一旁坐下吃饭。 这边两人刚坐下,刘怀民跟杨佑宁就端着盘子过来做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鹏总!” 打过招呼,几人吃饭。 “昨晚做了最后确定,除了江陵那边的突发事故,其他工厂技术人员都已经到位。” “快的已经组织人员开始研究设计图了。” “各个攻坚组传来的消息都在预料之中。” 趁着吃饭的功夫,刘怀民将现下联络的情况说了下,杨佑宁也在一旁补充。 杨小涛将粥喝完。 这才点头说道,“老刘,各个攻坚组还是要积极联络,掌握各地的动态。” “我知道,现在看来各个攻坚组对咱们的工作非常支持。” “那就好。” “老杨,这方面你在行,我就不管了,你来做。” 杨佑宁点头,“放心吧,绝不会出问题。” 几人吃饭完,鹏总去了指挥部。 杨小涛要去一车间看看,众人各自分开忙活。 来到一车间,就看到有人正在调试机器,不少人也在一旁做着准备工作。 杨小涛来到张冠宇跟前,对方手里拿着设计图正在跟人讲解。 站在一旁看了会儿,没有打扰走到一旁。 如今机械厂这边的生产也算是步入了正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设计图上的部件正在快速变成实件。 看了一会儿,二车间的常明杰找过来。 “杨总,我们的水星做出来了,您过去看看。” “这么快?” 杨小涛脸上露出惊喜神色。 常明杰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又有种自豪,“其他同志们都在拼命,我们二车间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我们这几天白天干,晚上也干,费了些功夫,总算是按照要求加工出来了。” “就是这组装需要您帮忙看看。” 杨小涛听了拿起伞就往外走,“这个好说。” 来到二车间,就看到一群工人站在那里。 不少人还揉着眼睛,尽显疲惫。 更有人脸上的汗水快赶上了雨水了。 见到杨小涛过来,众人的目光立马转移,然后眼神中多了些精神。 啪啪啪 杨小涛一边走着一边鼓掌。 身后常明杰也跟着鼓掌。 再然后,周围的工人都鼓起掌来。 “干得好,干得好!” 杨小涛走到跟前握住周洪的手,上年纪的周洪刚刚站起来,此刻脸上的疲惫是怎么都遮掩不住的。 “杨总,我们不会给工厂拖后腿的。” 身后传来工人的声音,接着是更多人的呼喊,“杨总,我们也是一份子,我们也要尽一份力。” 杨小涛看着众人,不断点头,不断说着,好好~~ 中午时候。 机械厂的宣传大喇叭中突然响起刘丽雪的声音。 “机械厂的各位同志请注意了。” “下面播送一条好消息,请大家注意倾听。” 这一刻整个忙碌的机械厂都仿佛被按了暂停键,一个个都仔细听着大喇叭上的声音。 “就在今天,我们的二车间同志,经过艰苦奋斗,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努力后,终于再次完成一台水星机床。” “这是我们机械厂的第二台水星,也将会成为完成攻坚任务的助力!” “二车间的同志们说了,他们跟所有人一样,都是机械厂的一份子,都会支持完成攻坚任务。” “同志们,加油。” “同志们,一起加油。” ...... 一车间,抬头看向大喇叭的工人们,哪怕耳边机器声轰鸣,但仍旧听得清晰。 “加油!” “同志们,加油!” “一起加油!” 里面的声音传出的瞬间,一群人举起了手臂,怒吼声从胸膛里传出,随后转身走向自己的岗位。 “邵主任,赶紧让人将机床搬过来。” 陈冲汉在一旁喊着,邵广平听了就要转身,可下一秒就看到大门口处,一圈工人正抬着机床的部件走进来。 “常主任!” “小邵!” 两人走到一起,郑重握手。 “你们放心干,我们保证,半个月一台机床。” “你们干到什么时候,我们奉陪到什么时候。” 常明杰说完,车间里的呼喊声更加响亮。 杨小涛在让刘丽雪宣传后,就回到了指挥部。 刚进来,鹏总就让人端来一杯热茶。 “那就是水星机床?” 杨小涛点头,“对,就是水星,有了这个,我们加工各部件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鹏总听了点点头,然后又问道,“这种机床不容易做吧。” 杨小涛笑着,“在没有做出第一台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数十台晨星机床跟十多个大师傅,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做出来。” “这代价,要是按照王老的话来说,就是得不偿失啊。” 鹏总听了也是点头,晨星机床他见过,说是当下国内最适合的机床也不为过。 毕竟高精尖的机床对标的工作就那些,更多工厂还是用大众型的晨星跟启明星。 可这次,鹏总却是有了新的改观。 如果没有这水星机床,那想要制造出更好的飞机,难! “还是要发展机床产业啊。” 杨小涛放下杯子,走到窗前看着仍旧淅沥沥的雨水,“是啊。” “如果按照设计图上的要求,用晨星来做,确实有些困难啊。” 杨小涛感慨着,眉头也皱起来。 机械厂这边拥有充足的机床还面临如此大的困难,那地方的工厂... 这一刻,杨小涛有些后悔,后悔水星做出来的有些晚啊。 要是再早半年,这种情况就会有大大改善。 鹏总像是看出杨小涛的心思,在一旁宽慰道,“世事无常,我们谁也不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强大起来。” “强大到,没人敢招惹!”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